保護 PTT 的「美」的代價是什麼

T.H. Schee
TH Schee
Published in
3 min readNov 6, 2017

談 PTT 主要分幾個層面,談的有層次才好處理(或是練習怎麼處理,如果你是負責 TANET 的單位)。有層次的談不一定會導出好的推論和結果,但沒有層次的談可能不容易累積處理的經驗。

保有跑在學術網路不商轉的宗旨

  1. 學術網路畢竟是公共財,商轉不商轉都屬於第二個該談的。如果不商轉那就表示願意保持一定的「中立」,但「中立性」這概念在網路成為實質媒體的時候(詳見美國國會對臉書、推特上有俄羅斯資金資助的帳號嚴重影響到美國大選的討論),討論的範疇就會脫離美好的校園生活。
  2. 既然用到公共資源,ptt 是怎麼治理 (governance) 的就應該要談得更清楚,要有能交代的對象,也必須要交代要交代的對象是誰,例如是什麼單位,什麼人等,因為總不可能是 AI 吧?例如說,其中一個對象就是 TANET 學術網路管理的機制,但這個機制現在是怎麼一回事我沒有去看,但如果「描繪」的不清楚就會導致下一個「問題(課題)」。可能 ptt 有很清楚的結構,但我找不到(也可能本來就不用對大眾交代)。
  3. Meritocracy、公共利益、衝突排解和發展選擇:以 meritocracy 為導向的決策流程和組織可能是一種技術圈子的美,我的猜想是,這種美留存在 ptt 很容易讓人「著迷」也放不下手的。長期保留這種「美」可以往透過信託,基金會,或是其他也算成熟的治理模式來發展。有些非美國的網路體系和生態應該也有不少以公共資源支持,但仍保有良好運作文化的具體例子 — 這部分需要多點研究。但 meritocracy 的意思就是會綁在人的身上,尤其是幾個人的身上。當然綁在人身上可能也是一種「選擇」,可是這非常容易造成「名實不符」「權責不符」或是 ”buddy-buddy” 形態的治理,發生問題時就只能祈禱拜媽祖求看不透的機制來處理(例如本次無法連線好幾天),後門 (backdoor) 人際管道作為第一時間的反應 pipeline 等。

保有網路文化和匿名性

這點沒什麼好談的,保有網路文化和匿名性與商不商轉沒有直接相關。商轉不商轉也不是正確的問題,問題都在於「如何 (how)」和是什麼 (what)。而誰 (who) 能決定這些,在這個階段要不要先描繪清楚。

技術面發展

很多高手談了,但我認為 ptt 的 governance 才是關鍵,誠實面對 governance structure 才是成長的開始。但如果在挹注一點公共資源的前提之下,要保留這個亙古彌新的網路文化和輿論平台,那麼這些「公共資源」是如何被決策要投入的,最好要明晰化。

小結

基本上我覺得 ptt 沒有「長大」有一種古典美,但為了要保護這種美(無論是匿名性還是輿論風聲雲起地,還是其他的)會有代價的。有些美是要保護的,有些美只會繼續超越時空存在某些文化圈,在這點我非常同意,但代價要越談越清楚。我不是使用者,因此代價是什麼我也沒有什麼「權利」要求,但總要有人比較清楚,而且最好每一個時期都不太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