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馬拉松2021

T.H. Schee
TH Schee
Published in
Dec 20, 2021

完賽時間和預估差了三秒

可說是今年最後一場路跑比賽,也是第一場。年初報名了六七場路跑賽事,最後幾乎全部取消。這次台北馬是第二次參賽,距離仍然是半程馬拉松(約21公里)。最後完賽時間比設定目標多了三秒鐘,半馬進入總排名前8%。算是達成。

今年由於三級警戒,整個運動計畫都被打亂。五月中開始混合訓練, 幾萬字的紀錄都放在這裡 ,但發展「在家運動」的邏輯宰制了整個訓練主軸,好玩是好玩,體態也越來越好,但運動表現如何,還是要上場才知道。台北馬拉松堪稱是台灣最大最知名賽事之一,規格也高,但報名不易。今年抽籤有上,就不假思考,報了半馬的距離。

我雖在賽前六個月,每個月平均約有百公里的月跑量,但實際到11月才穩定達成180公里。加上今年中之後,主攻開放水域游泳訓練,第四季前半段,幾乎一半的時間泡在開放水域。考量到混合訓練的目標雖然是健體舒適,但這次半馬只是第二次的經驗,賽前八週還是要調整訓練計畫。

相較於2019年底生平第一次參加路跑比賽,這次半馬的距離也是第二次。賽前設定目標:

  • 心率穩定/配速穩定
  • 行有餘力完賽
  • 平均心率比兩年前完賽(氣候條件類似)降低8次/每分鐘,而且完賽成績快了將近10分鐘

這三者都達到。尤其是終點衝刺按表那一刻,看到和預期時間差了只有幾秒,在這個層面可說是很順利達標。不過和2019年的經驗比較,這次在賽事可以改善的部分是:

  • 配速配得太保守,所以跑出 negative splits
  • 起跑還是太晚去集合區,排隊人跨過起跑線感應,已經鳴槍超過兩分半
  • 最後五百米平均步距已超過身高,配速到了 3:05mn/km — 3:10mn/km 分速。很明顯太晚加速,保留體力太多。未來要專注在短跑跑姿的自體感覺和長跑之間抓到平衡
  • 鞋底太軟,觸地時間較2019年明顯提高。可能因為是舊鞋,雖然只有比賽穿,但購買超過兩年,下次要換掉

至於馬拉松的距離我就興趣缺缺,頂多有機會跑一場就好。我的體能素質還是以田徑場的短跑為主,這幾年路跑練下來,短距離速度變慢,長距離說要練到多好也會很有限。但身體狀況和體態保持了高標準,以這樣的心態繼續玩玩10–21k的路跑,這也是不錯的發展。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blog.schee.info on December 20, 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