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對施振榮脫口而出

T.H. Schee
TH Schee
Published in
2 min readNov 13, 2017

今天上午的一場座談,雖然知道「微笑曲線」很久了,但算是第一次聽到施振榮親口談這個想法。我問了個問題,但不多廢話,花三十分鐘,先把一些想法記下來。

  • 我覺得微笑曲線如果目的是創造價值,那麼看事情的基準點要修正到更右邊去,因為價值的世界遠遠大於「微笑曲線」本所勾勒的邊界。線的兩頭不是鏡像相對的。
  • 30年可以做一個大循環,所以既然目的是提高價值,那麼整個邊界要往右,但也不用畫到最右端,因為台灣在世界的體系裡不需要,也不用到最右邊去。
  • 台灣受薪階層多以中小企業為主,所以曲線的邊界往右拉的時候,無論是「產業策略」還是「政策工具」,都要以靈活的中小企業為主體。至於業別是什麼,網際網路是當然的一環。
  • 有不少台灣的年輕人力,是可以直接從「價值曲線」的右邊走回來的,不要讓他們往舊邊界的產業聚落一直靠攏,因為這是浪費整個世代的能力。原因是只要你把邊界的想像往右框,你就會知道其實現在需要的,是投注和拉攏右邊走過來小型產業聚落,但目的是把舊的微笑曲線往拉成價值曲線,而不是把絕大比例的資源往應該外移、退場或是淘汰的產業聚落挹注。
  • 在新的「價值曲線」,右邊有能力走過來的台灣年輕人,通常走不到舊的微笑曲線邊界,就被外商和外地的機會給切走了,這其實才是我根據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驗,想請教施振榮的問題。

當然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公務體系和立法體系的慣性,他們應該是走不出價值曲線的最大阻力之一。換個比喻就是,既沒有好好看過自己,而大海的味道也沒嗅過,那怎麼能靠他們來「引領」走出價值?

要解決還真是需要智慧和耐心。

2012/0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