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三級運動日誌 — Day 30

T.H. Schee
TH Schee
Published in
Jun 14, 2021

在家運動連續30日當然是一個里程碑,今天很明顯的身體開始出現疲勞累積的狀態。而且近幾日的高熱讓疲勞的感覺來到了夏季的慵懶。但三級疫情警戒還沒結束,我怎能放鬆身心意志軟癱在家?今天(6月13日)小試身手,運動也切開兩次,每次只有半小時,堪稱這一陣子最輕鬆之舉。不過,事情有所變化……

萬能的跳繩又來了

早上很快的在院子做了跳繩。今天是這一系列的第四次,不過外面實在太熱,本來是想要一樣先上5000下,後來發現出汗量比預想中還多。並不想太累,三十分鐘緩慢達到3000次,草草結束這一段。

這次的跳繩我一樣有拍影片,但拍影片的目的是什麼?跳繩是一個高度技巧的運動,也只有透過影片,才能修正本體感覺和動作的差異。我本來以為我兩手外垂離身體的距離是一樣的,後來才發現因為左肩的傷勢,左手申的比較出去。這代表左手和右手的旋轉力道的運用顯然有極大的差異,主要著肇因出在手腕,肩膀也有若干影響。一般來說,慣用手的手腕運用本來就比較有效率,例如球類運動:打球(羽球、桌球)等,大量使用慣用手,也讓另外一手的手腕旋轉比較弱勢。

純粹力量的訓練大概還可以彌補,但球類的訓練技巧性高,沒有球友也不好訓練。這個年齡層要找到球友通常不容易,訓練的時間也不會很長,頂多就是與籃球、羽球、網球比較可行。左腕的訓練不知道在短期內有什麼好的方法?如果知道的朋友也不妨分享一下。

暴虎馮河的下午

這成語用得不太對,但下雨到了河邊,今天輕裝便行,沒打老虎,但有涉水。

本來是要踢短蛙3000米。不過發現情況不對,第一是,這雙短蛙鞋本來是泳訓所購入,適合游泳池的環境。長度非常短,我沒用過這麼短的。我原本猜測應該是有些推力,不過到了河裡才發現,根本不合用。

我另外一雙是九十公分以上的長蛙,攜帶不便,適合在開放水域(海洋)自潛用。拿來河裡用又太長,河裡流速瞬息萬變,穿長蛙轉彎動作會比較緩慢。我看在河裡用的要挑一下,不然沒有蛙鞋要玩「水上三鐵」踢3000米,會事倍功半,不太可能完成。

今天遇到的第二個變數是:上游放水。放水之前通常水域管理單位會廣播,警告流域下游釣客適時注意水面狀況。我們這邊即使放流,水量也不高。我今天在水面觀察,流速頂多從一秒30公分提高到60公分,對於有經驗和安全確保意識的人而言,風險極低。不過水放流廣播之時,我離播音喇叭比較近,所以還聽得到。這一河段的播音設備可能缺乏維護,所以真要警告下游釣客,這些人大概也是聽不到的。台灣的各水域適合遊憩的雖然不多,但在遊憩資訊的提供上非常分散甚至是只能靠運氣到現場看,這和進步國家鼓勵負責任的水域活動管理制度和文化,還有非常大的差異。

第三個變數是下雨。在河面運動對於下雨會有很高的警覺,這邊下雨的狀況不代表上游也是這樣的雨勢。正確的做法式避開為吉。不過我每天都會觀察這段流域和上游降雨情形,今天是短暫的山區陣雨,河面的起伏不會因為這樣就有所巨大變化,所以雖然短蛙踢的不順利,但能在冰冷的河水裡享受疫情夏天的奢華恣意,看著水面滴滴,還是很幸福的。

另外因為上游放水,眼前形成了飄然水氣瀰漫河面的美景。我沒帶手機,所以拍不下來。遠遠觀之,類似一片雲霧有生命的沿上游而下,從眼前大片緩慢飄過。如果光影合適,那拍起來會非常夢幻。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blog.schee.info on June 14, 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