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的高雄政策(數位社會發展)

T.H. Schee
TH Schee
Published in
7 min readNov 9, 2018

只看狹義的數位部分,其他不論。

“areal photography of building near street” by kinsey on Unsplash

(三)打造智慧城市,發展應用產業

這部分的寫法看起來是為了「承接」現有蔡政府《前瞻》計畫項目而有所鋪陳。沿襲度很高,應該是政策團隊內就有經手前瞻之人。不過《前瞻》的眾多問題,尤其在執行面部分不在此贅述,有機會再聊。這是陳其邁在政策面的安全打法。

在我的經驗,只要在政策說帖有「產業」和「應用」兩詞,即脫不開用「製造」和「工業」思維。什麼是台灣地方政府政策的製造思維呢?也就是我地方政府因應國際潮流Z,所以要做A,然後走到B,最後C可以帶出產業和應用化,A到C的過程,再多加幾個和地方治理或是人文文化有關的名詞,就是整套政策說帖的骨幹了。這套到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4.0等,多半八九不離十。

以城市領域來看,若加上了台灣的製造工業思維,那會誕生出什麼樣的政策呢?例如,我們要「打造」數位環境,促進投資,改變智慧生活型態,提供就業云云,但數位環境不是一個在城市治理疆界可以精確框定範圍的空間。這是什麼意思呢?例如交通類的公共工程,一個都市和另外一個都市可以把投資和維護權責分得很清楚,地界就是走到這條線,所以橋的這邊我負責,河的這岸我負責,中間河道就中央吧。但數位環境的部分,尤其是牽涉到網際網路者,以高雄市甚至是台北市這等規模的亞洲都會區,影響數位環境發展的主要因素,很多不是這個城市本身可以「控制」甚至是「治理」的。也因為如此,「打造」和「建設」等動詞,是不適合用在數位社會發展的場域。這個動詞本身就隱含了不了解數位社會發展錯綜複雜和跨境的特性,你可能會說我會不會小題大作,但我可以比較有信心的說,這點可能才是關鍵。

尤其是生活的環境,絕大多數很難以「工程」「建設」等製造思路來理解。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很多城市在遇到和科技相關的議題時,就很難避免直接掉入政府補助園區,嘗試拉起製造和製造間「供應鏈」的那一條路。有了上述的簡單說明,我們再來看接下來的幾點,就能恍然大悟。在選舉沈澱之後,找出好的方向。

1. 重點發展AI產業,促成AI產業聚落

就是招商,而且針對外商。但高雄本地的「體質」,如發展歷史、人口結構、產業型態、地理位置、地緣關聯等,並沒有被納入所謂重點發展AI產業的考量。這就好比說,你不知道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是什麼,但是看最近慢跑很紅,就叫他要去練慢跑,而且代表國家出賽,出國爭光。一個人是如何如何適合什麼運動,這年頭是有科學方法先行篩選的。高雄當然有自己的好,但這一點不只不能顯現出到底我為什麼要來高雄,除了杯水車薪的地方政府補助,或是因應美中貿易戰不得已把產線牽回台灣也剛好能把產線產能優化稱之為人工智慧之外等「貼牌」人工智慧的藉口,整套說法,屬於偷懶的狀態。

2. 成立AI創新研究中心,研培高端人才

這個表面上也聽起來很好,但在價值鏈上,實質上是讓高雄成為二級的海外供應鏈的一個環節。這個意思是說,一個像高雄的城市天選到的主題,例如 Cloud, IoT, 5G 等,高雄有的就是地理的場域,地理的場域就是有地,所以台商回來「設廠」或是掛牌為美商來設點,這份政策是歡迎的。這也不能說不好,但原本的寫法太虛無飄渺,著筆之人大概是經發或是媒體體系過來的,在選情膠著之際還要「整合」各方大家意見。通常政治幕僚最看不懂的數位和科技發展部分,就用很多看似新潮有希望的科技浪潮「詞彙」來代替。

高雄除了有地理空間的「場域」之外,還有什麼非地理空間的場域?哪些場域是國內其他城市所無法取代的?哪些場域是其他東南亞城市求之不得的?這些在支撐和支持政策誘因之外的連帶附加價值,到底是什麼?目前這部分在政策是看不到的。

3. 發展生醫為重點產業,打造智慧醫材聚落

醫材我沒有接觸,留待他人表示意見。

4. 推動智慧生活應用產業

這點大概是台灣地方政府的首要罩門。這裡有幾個字,分別是推動、智慧、生活、應用和產業。「推動」對於財政規模如高雄者,這就是錯的方向。尤其是和數位社會發展有關的領域,政府能主導的「推動」力道,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例如說,我們習慣用手機做什麼事,一天24小時用手機幹了什麼好事,高雄市政府是無能為力的。或是說,外來的外籍遊客是如何了解高雄的,在什麼時間點,因為什麼事,而勾起了將行程安排到高雄,而不是直接繞過高雄奔往墾丁,市政府的觸角要「有能為力」,那就必須精確的知道現況是什麼。

或是我們回到台灣地方政府所熟悉的語彙和概念來說,「應用」是誰在應用,服務的對象是誰,這個服務的應用,真的要地方政府來推動嗎?地方政府在數位社會的發展,能夠洞悉先機到提供應用,並且在力道、時機、資源和市場競爭機制的重重條件之下,推動生活應用產業?

我想答案應該沒有這麼快,這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生態圈。所以所謂的「智慧生活應用產業」,有些是談到對政府端資訊服務本身的強化,例如管線監控系統。這要先有,才有機會走到市民的生活這一段,是不是真的應用還不知道,更遑論是達到產業規模。幾家公司承包政府的資訊和環安系統,當然不是產業。套句台灣的講法,是公共工程的招標,是採購,或是委辦,可能連嚴格定義的 PPP 都不是。要走到引導資金和技術入股到地方政府很有力量和角色足以推動的領域,這個和具有投票權的民眾,距離稍微有點遠。很重要沒錯,而且是重中之重,但還市民的直接關係,是屬於長線的市政。

至於「食衣住行育樂」的智慧生活有感,我是建議拿掉「智慧」兩字。如果你知道所謂的智慧可以如何推動生活應用,那你就不會用「智慧」兩字含混帶過。你會更精確,更有力量的談這件事。「智慧」對市民而言,大概是最無感的,但以地方政府角色和中央政府對資源分配的這個時間點而言,「智慧」是很有感的。沒有關鍵字就沒有案子開出來,這短期內很難改善,但這部分要分清楚。

5. 發展金融科技

別鬧了。政策說帖內有關鍵字就可以開案這點陋習,應盡力避免。外籍藍領勞工對於母國的地下匯兑行為,在高雄市政府有設點的公股行庫要怎麼好好處理這一段,避免被洗錢防治評鑑到吐血,或許很值得研究。

6. 強化智慧城市基礎建設

政策說明裡把「產業」、「運輸」和「生活」框定在智慧城市數位骨幹網路系統。「運輸」部分高雄大概無庸置疑有絕佳的價值主張和地理位置,而且運輸屬於資本密集和勞力密集的領域,高雄市有條件。但「產業」和「生活」部分,我對於這說法感到好奇。陳其邁的都市政策在這一段提到了「亞熱帶」,可是結尾寫得太浮濫,看不出所以然,有點可惜。

這一段的問題和前面提到的幾點都有關聯,台灣的地方政府在想像「智慧」的問題時,對於要解什麼在城市領域可以解的題目,犯的錯誤都是類似的。文末的這一段描述可說是典型錯誤的集大成:「整體服務模式的輸出」。請問誰是對誰輸出?服務模式的輸出,「你」要賺什麼?如果不是服務模式的輸出,那高雄市政府「賺」的是什麼?賺到的是高雄市政府,還是市民,還是高雄市的業者,還是根本不是高雄市的業者?高雄市在整體服務模式輸出這一段,能留下什麼可以累積的?如果高雄市只是「產業鍊」的一環,充其量只是一個比較大的都會區,那這一個環節,亞洲的其他城市,條件比你好的有哪些?他們在東協的努力,做了多久?如果高雄市不只是「產業鍊」的一環,那,那是什麼?這些對於整體服務模式的建構,是政府的角色和過去有什麼不同?會不會還是只是從來不需要負責「成敗」的下一點?

7. 規劃測試場域,發展智慧生活

台灣的 “Living Lab” 沒有市民會真的使用,就這麼簡單。重點是 living, 不是 lab,沒人想在 lab 當白老鼠,但每個人都要 living,機器人可能不需要 living 就是了。

8. 升級資訊中心為數位治理局處

這一個部份和市民沒有直接關係,但看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和台中市的經驗,這屬於地方政府大腦改造和資訊所帶來權力重新改變而影響各局處資源和政策優先的範疇,需要另開主題討論。

簡單一杯咖啡時間,如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