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容瑛
第柒塊 The 7th
Published in
3 min readDec 5, 2018

--

雜筆|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觀後感:你在何地?

#好奇問一下
補充剛剛《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小小心得文。

“電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傅榆(2018)” by 范容瑛 https://link.medium.com/UAn2Nd0dqS

好奇大家當時在哪裡?都在做些什麼?
(因為真的太好奇了,所以歡迎可以留言或私訊murmur一下當時及六年後的現在大家在哪裡、在想什麼、怎麼看XD)

不管是你就站在立法院裡面的、還是徘徊在場邊街頭的,或在南部默默看電視新聞的,或甚至完全無感的XD。

於是決定先賣個自己跟哥哥XD。
當時,我高二,有一位同齡、在高雄的朋友說她331要衝凱道,問我要不要順路一起北上。
當時應該蠻多那群的朋友都有去的,但一方面因為時間太趕(來不及存高鐵票的錢偷偷上去XD),另一方面一定也是因為家裡、嘉義、南部,相較普遍保守的風氣而有所顧及,腦海中浮現如果媽媽不小心知道應該會大崩潰的臉…(因為歷史因素,那個世代對於政治集體的恐懼與噤聲)zzz。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期,腦中浮現的畫面都還蠻荒謬的,事件前後,看著新聞、坐在教室裡,讀著瞬間覺得是垃圾的公民課本(...),幾乎坐立難安,說沒有衝擊、說沒有困惑、說沒有轉捩是不可能的。

而當時在台北讀書的我哥,在將近半年後的一個偶然,他才偷偷跟我說,其實那幾天他也有翹課、他也有進到裡面跟著坐了幾天。
他沒有再多說什麼,當時的我非常訝異(即便現在也是),對於當時我來說他就是典型的理工阿宅(咦?XD)、甚至只會翹課睡覺絕對不會走出宿舍。
即便後來乍看之下,那幾天的立法院經驗似乎沒有像我們所想像的改變他些什麼(沒有變成激進分子啊之類的),畢竟也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因為一場運動而「改變」些什麼,但一定有擾動了些什麼他原本的價值觀的吧。

不諱言一四年的三一八是某一世代的政治啟蒙,乃至於後來這餘波也攪動了其他世代的人們,當然不可否認裡頭一定有需要批判質疑的點,更不可否認,也許六年後回望,有些人也許覺得它什麼都不是。

所以,這不是想再次去神化那場運動,也不是想把當時的人拿出來再批一次,只是想透過如今順著紀錄片這樣的機會,理解不同的人在當時的時空氛圍下的經驗,想知道大家都怎麼去看待這樣一場共同經歷過的事件,如果不會太奢求的話XD。

註:附圖為中山社科院一景。

想tag Yun Jhengh Chou 林 玟圻 Cannabis Shih 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

--

范容瑛
第柒塊 The 7th

日子依舊緩慢,白天嗜睡著,午後讀理論,深夜書寫。 聽老老的歌,看深深的電影,或很舊很舊的文字,以之與疼痛跟失眠作對。 做枚蒼涼而淒美的枯葉,要倔強而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