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共鳴點,跟聽眾建立連結

Andrew Yang
The Core Message
Published in
4 min readSep 10, 2020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我在總統府幫蔡姐姐跟大仁哥寫外交講稿的那段時間,碰到諸多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透過長官們的演講,跟其他國家的朋友溝通「請多跟台灣交流/合作,而且在國際上幫幫台灣」這件事。

畢竟台灣在國際上碰到的打壓跟欺負真的很多,而且還有人一直偷盟友。多一點國際上的朋友願意跟我們合作交流,是差很多的。

但問題就來了:對方為什麼要跟你合作,或甚至幫你?

我參考以前的講稿,大部分都是用「直接講」的方式,如:「We hope to continue strengthening our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或是「We sincerely hope you will support Taiwan to expand our international space, and speak up for us at international occasions。」

通常這些講稿都沒有什麼鋪陳,頂多就是用一些制式的開場,然後列出雙方過去有的一些合作,或是在哪裡曾經見過面等等。

但是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

我們在「請對方做什麼」之前,是否應該嘗試勾起對方的興趣,以便跟對方建立比較強烈的連結?

實際一點,可能是點到一些雙方共享的利益;軟性一點,可能是讓對方有「我跟你似乎有緣分」的感覺。

在說你想要說的之前,先跟對方建立連結。

你可能會想要我給一些「訣竅」或「偷吃步」,但說實在,沒有什麼「偷吃步」,就是要花時間研究。

一定要看的,包括對方

  • 給過的演講
  • 參加過的活動
  • 接受過的訪談
  • 網站的自我介紹、核心價值、mission, etc.
  • 投入資源做的事情
  • 其他媒體報導

我在府內的時候超級忙,最可怕的時候一天要寫3–5篇講稿,要找時間好好為每一篇做事前研究,真的很難。你的話,肯定比我更忙,要你為了每一次簡報,每一場pitch做細心的 audience research,肯定超級為難。

既然我沒有「偷吃步」,就只能用一句話來安慰你:

All it takes is one。

你花時間看一堆東西,就是為了找到「一個點」:一個可以讓你做完美開頭的點,讓對方眼睛一亮,提起精神,認真的聽你想要說什麼。

為了找到那一個「點」,花時間真的值得。

在這裡分享一個我在府內期間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一個「巧合」的力量

一次,有一個重要的組織大頭來台灣拜訪,我得幫上面準備一份講稿,作為會面的開場。我就啟動研究,除了細讀對方近期的發言跟計畫,也不斷跟台灣這邊的政策做比對。

結果我看了一個多小時,什麼頭緒也沒有。

對方組織做的事情跟項目都多的不得了,跟台灣政府重視的政策項目也有蠻多重疊的地方,但沒有一個適合拿出來寫成亮點。我如果全部列出來,也只會變成瑣碎的清單,讓對方開始想像會議之後去鼎泰豐要吃什麼。

就在我看到快睡著的時候,我眼角瞄到對方一則新聞稿的日期,勾起了我的注意力。

那則新聞稿是對方開記者會,宣布一個很大的計畫來協助世界各地的女性創業家。

我注意到記者會的日期,因為在我衰弱的記憶裡,台灣政府好像也曾經在同一日,宣布過類似的計畫。

我馬上坐起來,回去搜尋新聞稿的資料庫,結果BINGO!

就在同年、同月、同日,這個組織的大頭跟我們的蔡總統,從世界上兩個不同的角落,不約而同的召開記者會,宣布投入可觀的資源,來協助女性創業家。

那天的演講,於是有了完美的開頭,來展現雙方巧妙的默契、與共同的價值。這是超越國界,超越政治立場,超越種族的默契,為了幫助別人,讓世界更好。

我們當然也可以條列式的把兩邊共同的價值講出來。大部分的外交演講都是採取這種形式— 民主自由法治人權正義環保等等等等,全部列出來。 但是這通常不是最吸引人的方式,因為兩邊都聽過很多次了,幾乎變成例行性的清單。

反而,如果你可以用一個具體的案例、生動的故事、或是特別的行動來凸顯其中的一兩個價值,讓它「活起來」,你能夠產生的共鳴是可以很強大的。

你可能會問:找到一個「巧合」,就可以說服對方幫助台灣嗎?當然沒這麼簡單。

但是一段長遠的關係,可以從好好去了解對方開始。

我做了10多年演講稿撰寫工作,到後來幾乎一份稿30%的時間都花在了解對方是誰,以及我如何開場可以建立最強的共鳴。

一個充滿共鳴的開端,可以影響一場重要會面的結果。

串起幾場有共鳴的會面,可以讓一段夥伴關係,進入到完全不同的層次。

Build connections, and watch them snowball.

--

--

Andrew Yang
The Core Message

Former presidential speechwriter. Now helping CEOs and founders tell better stories. Co-founder of Presen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