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的英文演講來點「神的角度」

Andrew Yang
The Core Message
Published in
6 min readFeb 13, 2021
Photo by Davide Cantelli on Unsplash

2018年陳菊還是高雄市長的時候,在華府知名智庫「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給了一場演講

因為我曾經在歐美做過講稿撰寫,也待過華府智庫,她的團隊請我用那邊聽眾的角度來看如何把講稿改的更好。

我很快就發現了一個關鍵,也是英文演說的重點技巧:敘述角度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切換敘述角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它來讓你的英文寫作/演講更能抓住聽眾。

四種敘述角度

簡單來說,你在寫作或是演講的時候,至少有四種可能的角度(points of view):

  1. 第一人:從你自己的角度敘述
  2. 第二人:從聽眾/讀者的角度敘述或問問題
  3. 第三人 (Limited):從「客觀」的第三者角度來看
  4. 第三人 (God’s eye):你是「無所不知 (omniscient)」的第三者

最後一個角度因為「無所不知」,也被稱為「神的角度」(God’s eye view),因為你什麼都知道,連故事裡人物的想法跟感受都了解,甚至知道「真理」是什麼。

*這有時候也被稱為「敘述者角度」;尤其虛構的故事,作者就等於是神,掌握著所有角色的命運。

尤其在歐美,有經驗的講者跟作者很習慣「切換」敘述角度,一下從第一人說故事,變成第二人問問題,再提高到神的角度來講一個原則或真理。

切換敘述角度有很多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可以 refresh 聽眾的注意力。

可惜的是,我在台灣聽很多演講都是從頭到尾從一個角度來說,而且通常是第一人角度:我覺得怎樣,所以做了這個,然後那個發生了,然後我就這樣反應,我覺得這樣,然後做了那個,然後結果是…

一直留在第一人角度,很容易就像上面那一段,變成平淡的流水帳。

菊姐演講的初稿就有點像這樣,連續列了很多她經歷的事情,然後用很多的「然後」串在一起。

但問題就來了:她與台灣的故事對很多台灣人來說也許很有趣,但華府的聽眾不見得熟悉,也不一定知道這些事件的重要性及意義。

怎麼解決呢?

切換到「神的角度」

我做的調整很簡單:在第一人敘述的中間,突然「喊卡」,切換到一個更高的角度,帶領聽眾看這些事件。*「神的角度」當然誇張了點;重要的是從一個更高的高度來看整個事情。

菊姐回憶一些台灣民主路程的時候,我把另一段話移到這裡:

Now, a major test of any young democracy isn’t just the holding of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it’s whether the ruling party is willing to hand over power when it loses.

That moment of truth for Taiwan came in 2000, when Mayor Chen Shui-bian won the presidency.

有沒有注意到,這段話已經不是講者在說自己的故事了,而是跳到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定義民主成功的關鍵」!不是有了公平自由的選舉,民主就成功了。關鍵是原執政黨敗選的時候,會怎麼做?This was a moment of truth for Taiwan。

*尤其當我們記得世界各地很多執政黨敗選後,選擇的不是和平接受,而是武力鎮壓…

你可以在影片 20:35 的地方聽到這段:

當時我做這個調整的時候,加了以下的註記:

This is to step away from the story and actually emphasize the stakes — instead of the continuous “this happened, then this happened, then this…

“Emphasizing the stakes” 是故事敘述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停下來提醒一下聽眾故事這個橋段的關鍵性:主角如果成功,會得到很多,但如果失敗,可能失去更多。結果會如何呢?這樣也可以增加故事的張力。

如果你想要讓角度切換的更鮮明,也可以這樣寫:

Now, let’s step away from the story, and think about what exactly is at stake here. If the ruling party refused to hand over power or even responded with violence, what would become of Taiwan?

再分享一個例子:兩個段落之後,菊姐講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是她擔任勞動部長時做的事情,第二個是太陽花。

如果直接進入這兩個故事,聽眾很可能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聽這些東西。這是東方敘述邏輯比較常見的:先把來龍去脈都說完,最後再談 “What’s the point?”(或甚至完全不講,讓對方自己去想)。

但西方敘述邏輯習慣把 “What’s the point?” 放在前面,所以我用第三人角度,在兩個故事之前加入一個問題,帶出故事的目的:

But what sort of changes would democracy actually bring to Taiwan? Let me share two examples with you.

兩個故事就不是憑空出現了,而是為了告訴大家,稱為民主國家後的台灣,改變到底有多大。

如果用第二人角度來問同樣的問題,就會寫成:

You may be wondering: what sort of changes might democracy bring to Taiwan? Let me show you by way of two stories.

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如果你有好好瞭解你的聽眾,可以在他們心理想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先把問題講出來,也會讓他們有一種「Wow,這個講者好瞭解我想什麼!」的感覺。

下一次你要演講或是寫文的時候,不妨回去看一下你的內容,是否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切換成「第三人/神 」的角度,凸顯自己的高度?

或是從「第二人/聽眾」的角度,把他們內心會有的問題或是疑惑直接說出來?

之後,再切換回你自己的角度,繼續說下一段動人的故事。

這有可能為你的內容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

--

Andrew Yang
The Core Message

Former presidential speechwriter. Now helping CEOs and founders tell better stories. Co-founder of Presen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