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 如何打破賈伯斯時代的演講準則,加深自己的魅力

Andrew Yang
The Core Message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Aug 31, 2021

Elon Musk 可說是全世界影響力最高的商業領袖之一,而且在媒體及社群媒體的聲望奇高無比(IG 有200萬追隨者,Twitter 有6000萬),甚至一句話就可以影響市場的走向

他肯定是溝通大師對不對?而且舞台魅力一定很強大?

Well… 從溝通成效的角度來看,他是很厲害沒錯,但如果你看任何一場他的演講,你肯定會覺得很困惑。

你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尷尬,這麼不會講話?

隨便在 Youtube 上面搜尋他演講的影片,看個幾分鐘,你就會知道我們在說什麼了。

看個幾分鐘就可以跳出至少以下的問題:

  • 說話吱吱唔唔,贅字一堆
  • 停頓在很尷尬的地方,感覺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 投影片視覺,跟口述的內容常常對不起來
  • 容易忘記自己要說什麼,明顯要去偷瞄一下投影片,不然無法繼續說
  • 等等…

啊… 那他到底厲害在哪裡?為什麼一個講話這麼尷尬不流暢的人,能夠迷惑全球這麼多人,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

我們看完一些他演講影片的結論,是他的魅力來源,跟「前一波」的商業領袖,如 Steve Jobs,截然不同。你甚至可以說,他們的風格是完全相反的。

我們今天就從 Musk 的一些演講中,來看他的反向操作!

反操作1:Jobs Overstates, Musk Understates

首先,Steve Jobs 開始用的一個「技巧」,說好聽是「讚嘆」,說難聽就是「誇大」,不論發表的產品是否真的是突破性創新,反正就是用 “incredible”、”revolutionary” 等字眼來形容。英文的一個形容,就是 “overstatement” — 把什麼東西都講的「超過」一點。

結果一大堆商業演講的人,做產品無法像 Jobs,但用誇張的形容詞卻學的很像。

Musk 就不一樣。

他自己知道他做的事情很難(讓永續能源普及、把人類變成多個星球的物種),所以他反而用很「沒什麼大不了」的字眼跟語氣來傳達,反而讓這種「謙虛」變成一種效果。這個就不是 “overstatement”,而是 “understatement” — 什麼東西都講的收斂一點。

舉個例子:他2016年介紹太陽能屋頂的時候,有描述一個很大,很難實現的未來,是這樣說的:

What is the future that we want? It’s consisted of really appealing solar roof… then combine that with storage, and with electric cars.

It’s an obvious 3-part solution… Yeah… 3 part solution… uh…

It’s really not that complicated.

沒錯,他講完之後停頓了一下,然後說嗯,對,就是三個部分,真的沒那麼複雜 lol。

好比在跟聽眾說:「啊就很簡單啊,你們還要我說什麼?」連聽眾都笑出來:

如果是賈伯斯派的門徒來說,可能會說:

We are building a grand future — a future of endless renewable energy and clean mobility, but with the sort of convenience you couldn’t even imagine.

To build this, we’ve had to overcome a trinity of challenges that have bedeviled generations prior:
1. Houses that generate energy during the day all by themselves
2. Efficient and integrated storage
3. And the best electric cars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Ok,我寫的有點誇張,但 you get the point。

他最近在發表 Tesla Bot 的演講中,也描述了一個很大的未來,你看看他的說法:

What is the economy? It is uh… at the foundation, it’s labor. So what happens when there’s… uh… no shortage of labor?

So I think in the long-term, there will need to be universal basic income (applause)… Not right now, because the robot doesn’t work (laugh)… we just need a minute.

Essentially, in the future, physical work will be a choice… if you want to do it, you can, but you wouldn’t need to do it. Obviously it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nomy, because… the economy, at its foundational level, is labor, and capital is just distilled labor, then… is there an actual limit to the economy? Maybe not…

你很難想像有人可以把一些這麼遠大的願景 — 人力工作變成一個選擇、每人都享有基本收入等等 — 用更平鋪直述的方式,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語氣說出來。

連開發萬用機器人的難度,他都只是說 “We just need a minute” lol。

Again 歡迎你們自己看影片,體驗一下:

*Btw… Musk 還隨口說了一句 “capital is just distilled labor”。別叫我翻譯,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尤其是 “distilled” 在這裡的用意。如果你去 google “distilled labor”,也找不到什麼東西,只有不到兩千個 search result。 有人會覺得 Musk 太聰明了,所以才會常常說出正常人不懂的話,但我個人覺得他是故意的:就是要「埋」一些每人聽得懂的話,才能加深他「天才」的形象。

Musk 把複雜困難的事情說成很簡單,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些很難的事情,好像難不倒他耶,嗯他看來真的是個天才!」

大家可能有時候會聽人家說,在西方,就是要懂得如何吹捧自己。但其實有時候不一定要這樣。

當你做的事情是真功夫時,謙虛反而會放大。

反操作2:尷尬反而是魅力

我這邊就不再貼影片了。如果你還沒有點進上面的影片去看,麻煩去看一下,真的,因為 Musk 這個人說話,實在是太尷尬,太不流暢了,跟賈伯斯真的是天差地別。

其實,在賈伯斯用流暢的舞台表演稱霸市場之後,很多企業家都下苦工,練就一身演說武功。如 Bill Gates 或是 Mark Zuckerberg,都很明顯的從內向而且不會演講的人,變成老練的演說家。

Musk 很明顯沒有。

Honestly, he’s not even trying。

上面的影片,一個是2016年,一個是2021年,你覺得哪個舞台上的 Elon Musk,比較尷尬?這個當然有點主觀,但我兩個都看完之後,會覺得今年的他,講的更卡,更不好。

但是 Elon Musk 很明顯的根本沒有在 care 這一塊。如果他有心要成為非常流暢的講者,你覺得這種小事能夠難倒他嗎?

我甚至會認為,他尷尬的 style 是刻意保留的。他上美國知名節目 Saturday Night Live 的時候,自己就說:

“Look, I know I sometimes say or post strange things, but that’s just how my brain works,” said Musk. “To anyone I’ve offended, I just want to say: I reinvented electric cars and I’m sending people to Mars on a rocket ship. Did you think I was also gonna be a chill, normal dude?”

Popular culture 有一種人,大家稱為 mad scientist 或是 weird genius。

Musk 就是這種人,彷彿在跟我們說:I’m not a suave business type, I’m a genius。

And weird? It kinda comes with the package.

不過,他的 Marketing Genius 藏在小字眼裡面

不過,我們也別被他騙了!在 Musk 用尷尬的風格跟收斂的言語跟世界說話的同時,他卻在細節中隱藏了很多 marketing 高手才會用的伎倆。

回到上面 Tesla Bot 的發表,他說了這段話:

If you think about what we’re doing right now with cars… Tesla is arguably the world’s largest robotics company, because our cars are, like, semi-sentient robots on wheels.

這裡面重要的部分在哪裡?

沒錯,就是 “semi-sentient robots on wheels”

英文的 “sentient” 最常被使用的方式,就是 “sentient beings” — 因為代表有感知,有感情的。過去有非常久的一段時間,人類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的 “sentient beings”。

也許用某些定義來說(Sentient = “able to perceive things”),Musk 也沒有說錯,因為他們的車子有感應器,所以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從大家普遍對 “sentient” 的認知來說,他其實誇大不少。

魔鬼就藏在這裡。他用平淡的口氣,一下把連自駕功能都還沒做到一半的車子,把「有感知、感情的人類」連在一起!

不只這個,上面我們其實已經看到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他要我們想像 Tesla Bot 對世界的影響力的時候,你記得他是怎麼說的嗎?

Is there an actual limit to the economy? Maybe not.

從某些角度來看,這個比「我們的產品,甚至讓經濟無限發展」這種誇張的自我放大,還要高明許多。

有時候,提出一個 provocative question,無需自大,卻可以激發大家的想像。

有時候,最厲害的 marketing 不是長篇大論的說很多漂亮的東西,而是一個簡單的 wording。

從 semi-autonomous,到 semi-sentient,在我看來,根本就是 full-marketing。

總結一下:Elon Musk 乍看完全不及格的演說能力,其實跟他的整個形象,是一體的完整 package。

他的形象就是一位有點古怪的技術天才。他把厲害的事情說的好像很簡單,因為天才就是覺得挑戰難不倒他們。他的講話風格尷尬無比,因為很多天才都怪怪的。*然後他再把誇大的 marketing 用語,偷偷塞進他的公開演講、Twitter、跟其他對外溝通內容,但同時又好像還是很謙虛。

這些作法,跟上一代的企業家網紅 Steve Jobs,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Jobs 什麼都說的很威,而且每次重要演講都練幾十次,到幾乎完美無瑕他才放心上場。

Musk 這樣操作,當然不代表我們大家也可以如法炮製,畢竟人家可是 Elon Musk。

但 Musk 給了我們的一個啟示:我們不需要去「模仿」外面演說家的風格,而是可以去挑選適合我們自己的演講方式。

舞台的魅力,是沒有統一模板的。

--

--

Andrew Yang
The Core Message

Former presidential speechwriter. Now helping CEOs and founders tell better stories. Co-founder of Presen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