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經營者,該如何思考?

CHC
The Spor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ul 16, 2019

~本篇文章為課後分享文~

會選擇 「經營者的決策養成」這門課,除了希望能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現職,也希望能為將來職涯發展多累積各面向的商業知識(尤其是讀懂重要財務報表)與實務操作經驗。

零售業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在工作上服務的客戶,有一半以上是在這個產業。不過,畢竟是提供前期品牌規劃服務,較少機會直接面對營運店面的實際狀況。因此,課程中使用模擬器提供的情境練習,對我來說是全新的嘗試,在兩天的密集練習討論中,一直以緊張和興奮的心情試著理解所有內容,特別是對於財務分析、報表判讀方面,矯正了我過去舊有的觀念。怎麼說呢?

以往我對於現金流、營收、利潤、股利、庫存這些數字,只是從個別角度來看,缺乏將這些數字綜合比較分析的能力。上課過程中,Bryan老師用案例說明每種報表的意義與基本判讀方式,終於讓我懂了這些數字串連起來後表達的故事。老師提及的一個重要觀念:

必須同時衡量數個 KPI 來判斷公司狀況,而非依賴單一指標。

這句話深刻的植入我的腦中,意思是說,要看一個公司的營運狀況,不能從某個數字的高低來下定論,而是要具備綜觀的概念來分析;我心中默默的加上了其他可能需要的外部參考點,例如產業動態、市場需求波動、供應商穩定度等等。這也讓我反思,身為一位經營者,為了能夠穩健的經營公司,確實有相當多的議題需要煩惱,如果經營者在掌握公司航向之餘,還必須事必躬親的微管理,無法授權給公司中高層主管決策,對公司來說,有極大的可能是弊多於利,容易讓公司因失去方向而空轉(對照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有感而發)。

另一個層面是人員。人才是企業營運的最關鍵,在這個模擬器中雖然只有針對薪資與教育訓練給予數字上的調整,反應到真實世界,卻有成千萬種的情況需要考量,例如休假議題、心理狀態、職場人際等等。模擬器隨機給予的特殊狀況是現實世界的縮影,比如抱怨沒有足夠的教育訓練、或是有其他因素影響工作表現等等,這些看似是小事,反應的卻是影響員工提供服務的意願與展現的專業度,以及企業缺乏對員工狀態的關心或是職涯規劃輔導等等。在課程中還學到了如何計算雇用恰當的人員數量來維持並提升店面的銷售成績,以及計算每位員工能創造多少產值等等,這樣「斤斤計較」的方法也是我過去從未接觸的領域,對於較注重團隊心理狀態與專業表現的我,無疑多了些更務實的層面來觀察公司營運細節。

再多的細節執行都比不上觀念上的調整,畢竟觀念是企業經營或個人規劃的必備基礎。

Bryan老師在兩天的課程中不斷地強調「感性的目標 vs 理性的決策」之於企業經營的重要性,我想對應到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也是一樣的道理。此外,同組的同學來自不同的領域也各有專長,在協作過程中向他們學到不同的觀察角度(尤其是庫存掌控方面),而其他組別同學們的大方分享更是為課程添加了許多養份。真心感謝有這個機會能向Bryan老師學習,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期許自己能再更上層樓之外,也希望很快能再參加其他課程來拓展視野並實際應用。

--

--

CHC
The Spor

設計專案管理 | 營運流程建置 | 品牌知識分享 | 職涯規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