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歲》系列最終回 ─ 心從來就是虛的,思想更是千縷萬絮,卻都可以很重

小亨
小亨大傳
Published in
Dec 31, 2020

孔子說十五志於學,那年考上建中算是沒辜負老夫子的教誨,但怎麼轉眼就是三十而立?徒然發現自己早已恍惚地度過十年,對於下個階段毫無心理準備,開始思索是否應該添加些什麼,或是說留下些什麼。

就是這個莫名其妙的想法,讓我在年初起了記錄與分享的念頭,於是成立了部落格,並且以《給 25 歲的自己》系列文章作為出發,希望用文字紀錄當下的自己,透過文字來梳理內心的想法,平靜而深入地與自己對話。

系列的最終章,我想來記錄一下藏在內心深處很重很重的小想法。這裡的「重」不太是由無數支流匯聚而成的洶湧主流,倒更像是源頭的點滴融雪,最終形成了河流、形成了大海。

最後也想寫給自己一些話,給未來的我回顧也好,分享給有緣的讀者也好。都好!

除了更好的自己,你希望成為怎麼樣的人?

不知怎麼的,我周遭總是有些不願長大的幼稚人們,喜歡談夢想。

「如果只能用一個形容詞,你們會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在一次聚會,有人起了這個頭。這時大家都進入深思,試著給出一個能夠通過自己內心重重關卡的答案。

很有趣,要回答一個越簡單的問題,常常會需要勾出越深層的想法。

(要是你也覺得有趣,可以先偷偷想一下,然後把答案放在心上。)

全場被公認智商最高、思緒最清晰的朋友說「我想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認為智慧不僅需要聰明,更要融合人性、經驗、與信仰。功成名就不會是他一生追逐的目標,未來想要回到校園讀書當教授,花更多的時間瞭解這個世界,探索更多關於身為人的意義。

另一位工程師背景、不愛夏天、不喜歡戶外運動的朋友則說「我想成為一個自由的人」;自由不是單純指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時自由反而是不想做什麼、就不必去做。自由是他追尋的真理,希望不論在財務、能力、思想、心理狀態上,都是一個隨心所欲、毫無框架的人。

我說「我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直到下筆這刻,我的想法沒有改變。

從小到大,每當看見自己無法接受的社會樣貌,可能是政治的混亂、人性的灰暗、傳統價值的限制,我都會感嘆自己沒能力做些什麼。我很佩服許多人願意在沒有資源、沒有聲量的時候就勇敢衝撞體制,對社會發出嘶吼;因為有他們,社會才能不斷地往前走,多數人只是搭便車罷了,包含我。

然而,現在的我不論再怎麼奮力,也只能帶起一陣漣漪,騷動後就馬上恢復平靜,像是不曾存在一樣。強硬地發起挑戰是一種方式,適應它並累積足夠能量後再帶來改變,則是另一種方式。

很現實也很遺憾,我們的社會就是比較在乎成功人士的想法。

我更希望在現有體制下,證明自己有能力脫穎而出,有朝一日以既得利益者的身分,帶著所謂成功人士的號召力,大聲疾呼說這個社會病了,不該是這樣的。最好是直接損害到自己的利益,既不經濟也毫無理性,讓大眾沒辦法用資本競爭的邏輯來理解,然後再慢慢地,帶著社會認識「人性」。

在社會運動中當著萬分之一,或是在社群上努力不懈地轉發著社評,每個「錦上添花」的微小力量固然重要,但我期許自己不只是每一朵小花,而是一根爆粗的樹幹,有著盤根錯節的紮實地基,滋養著讓眾人都能有綻放空間的能量。

再更露骨一些,我期許有一天能用自己的名字,為社會帶來正向而深遠的影響;我希望世界會因為我的存在,而變得更好一些。

其實很猶豫要不要寫這段,畢竟我還在牛步地前進當中,但這條路還很長很遠,又為何要現在就把自己狂妄的夢想、抑或是幻想,寫出來給大家笑呢?甚至 5 年、10 年後的我回頭,都會覺得自己怎麼會幼稚地這麼可愛。

但既然是寫給 25 歲的自己,我想還是忠於心之所向,才是原味吧。

(很歡迎你跟我分享,剛剛被你放在心上的答案。)

努力,為了不被世界改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我的社群簡介都是同一句話:「努力,為了不被世界改變。」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改編韓國真實故事的《熔爐》這本書,我很喜歡這句話所傳遞出的那種,即便卑微、卻也無比堅韌的信念。

曾經,在腦袋最單純而真實的小時候,我們都懷抱著一些想要改變世界的夢想,只是夢想或大或小。然而,我們卻很容易漸漸就忘記了,因為社會告訴我們「人總是要長大的」。

小時候覺得長大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出社會後幾經碰撞,便轉念嘲笑起自己的不成熟,更當起了「大人」。小時候覺得長大要做自己會喜歡的人,但長大後卻發現成為能夠順應社會的人比較輕鬆,便以「專業人士」的狀態安然自居,汲汲營營地往一個有產值、有社經地位的成功範本前進。

把內心的稜稜角角都磨去,或是索性就隨地丟棄。

到頭來,我們可能從來都沒改變過世界,而是不斷地改變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求個心安好像沒白玩了人生這款遊戲。我們多半沒有學會堅持,反而是在失去對未知的好奇後,更懂得如何在群體中隨波逐流,成功地說服自己只是長大了、更成熟懂事了、更看清人情世故了。

甚至,我們一不小心就成了維護傳統階級框架的一份子,開始用「既被剝奪者」的受害者身分,透過各式邪惡的不成文社會規範,把所有人、所有思想都放入「正常」與「不正常」的鳥籠之中,殘忍地壓迫下一個世代的想像。

即便如此,長大後的我們很奇怪地,都還是喜歡看英雄電影,因為不管如何,我們心中都還是住著一個鋼鐵人、蝙蝠俠、美國隊長;我們的內心不是沒有熱血和正義,只不過沉沉地睡了,我們還是期盼有人會去扮演那個英雄角色,帶領我們走出黑暗

於是,我們願意花錢買下虛擬世界的兩小時,就為了短暫地逃離真實社會、抱著一桶爆米花重回單純的小時候,卻很少想過,那個超級英雄為何不能是自己呢?

努力,為了不被世界改變。

對我來說,所謂的「不被改變」並不代表獨善其身,而是代表在每一個堅強信念的背後,有著不同的出發點。比起執著於改變世界,你得更專注於不讓自己真正信奉的價值,輕易地被世間塵俗、社會壓力、物質誘惑給動搖。

先紮實地抓住自己,再試著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從結果論來看,最後不都是為了改變世界嗎?幹嘛要搞得這麼虛偽做作?或許是吧!但我覺得兩者之間的心境存在著微妙卻巨大的差異,而起初的動機往往決定一切。

倘若「改變世界」成了最終目標,一旦我們認知到改變世界好難好遠,就會發現其實只要轉個念,世界就都變了。哎呀!原來改變世界這個偉大夢想的捷徑,就是改變自己。

就像電影裡的反派角色,一開始總是懷抱熱情、想帶來改變的人,直到走錯路後卻無法回頭,反而成了大魔頭。

光是這件小事也可以想這麼多,到底是心思細膩還是愛鑽牛角尖呢?總之,我由衷佩服把整段認真看完的你。如果你碰巧能夠接受、思緒也一路跟著,大概也不難理解為何我選擇用這句話來時時警惕自己。

為了不被世界改變,你得謹慎地努力,然後比努力再更努力一些。

帶著未來的我,恣意逛逛 25 歲的心境

投入創業滿一年了,卻也決定要翻開下一個篇章了。

在決心加入一間台灣的 Fintech 新創前,差點就要繼續下一個主題的創業。由新加坡的老闆 L 主導,與日本 AI Fintech 公司合夥,協助他們拓展到台灣和東南亞。這次我會有薪水、完整的產品、清晰的市場、亮眼的實績。

"This AI thing is different. It’s a low-hanging fruit. You can tell whether it’s a GO or no GO within 3 to 6 months." 有著三、四十年國際代理和分銷經驗的 L,這麼對我和 A 說。

其實,不論是留下還是離開,都是勇敢的決定;兩邊都會有想要負責的人、和須要對不起的人。這樣的決定會伴隨著許多質疑,可能是認為你背叛或短視、可能是看不起你的決定、甚至是覺得你沒有資格拒絕 offer。

今年走到尾聲最深的感觸是,我應該更懂得如何把自己放在該有的位置。

稱謂上是個 Cofounder,然而我更多時候卻像是十項全能的免費勞工,時時刻刻都需要證明自己有資格坐在那個位子。我做得越多、讓得越多,卻也被要求得越多,而得到的尊重卻不見得成比例。

這一年,從第一篇寫到第七篇,文字也隨著心境不斷地變化;現在再從第七篇往回看到第一篇。有一樣認同的、有皺起眉頭的、有被當時自己給感動的、也有很想偷偷改掉的,相信未來回頭看這篇也是。

原來看自己的文章,也會隨時間有不同的回饋。

找工作的經驗,發現自己所認為的價值,其實很難被看見;如果我是個價值投資的忠實信徒,不考慮流動性的前提下,我大概不會買任何一張股票,因為我看見最被市場低估的標的,就是自己。這大概也是為何我會在與下一位老闆面試後,連薪資都還沒談上,便果斷地做了選擇 。

那天我和未曾謀面的 F 聊了兩個小時。他不會用一連串的詰問來把我塞進他所認知的框架,而是開誠佈公地交流、毫無掩飾地表達他的欣賞;他對我的想法感到好奇,也不吝於給予反饋,甚至不止一次說出我心裡的話。他能懂我,而我感受到自己也能懂他。

那是一段真誠且彼此尊重的談話,沒有必須向對方證明什麼的意味。當下心中的洶湧,大概是三年前與 A & J 在補時咖啡廳面談後的第一次。

這一年更反反覆覆地印證了「自卑和自信」是相互並存的,越自信也就越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的情緒。今年十一月又開始掉頭髮了,三塊光禿禿的小圓,或許路人會以為那是我的風格。

一年過去了,後悔嗎?不,完全不。甚至,我滿懷感激。

結尾,不能少了滿滿的感謝與期許

能夠安穩地走過今年,能夠完成小亨大傳這個小小的願望,現在能夠對明年感到充滿希望,我必須謝謝媽咪,謝謝姊姊和會高,謝謝每一個小亨大傳的忠實粉絲,最後、也最最謝謝我的寶瑩。25 歲有你們真好!

下周就要許生日願望了,先來三個期許暖暖身。

  • 好好地運用時間。

比起金錢,時間才是我最有價值、最該錙銖必較的資本。UBI Taiwan,小亨大傳,嶄新的職涯,手上的資源與機會,還有腦袋中一個個該被提升的想法、該被體驗的故事。我還有時間,希望我能懂得珍惜。

  • 好好地愛與被愛。

今年有很多的低潮時刻,卻不太懂如何接收身旁的愛和關心,反而是自顧自地傾瀉;這樣的心境和狀態下,也更不擅長於表達愛。夥伴、朋友、家人、另一半,明年我都得做得更好。

  • 好好地增添故事。

早早跟自己預約了《給 30 歲的自己》,即便再忙碌都要擠出時間寫,我唯一接受不寫的理由,只能是我的人生太無聊、沒什麼內容好寫,但我又怎麼能接受這種人生?所以,給我好好幹啊!

--

--

小亨
小亨大傳

25 歲成立了部落格,希望紀錄當下的自己,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時而偏激、時而任性的想法,平靜而深入地與自己對話。給未來的我回顧也好,分享給有緣的讀者也好。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