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y Lam
the Sham Shui Po LabSprint
7 min readAug 22, 2015

--

Judy Lam, 17–08–2015, Smarties, Interview

The Art of Job Changing — Keeping Your Life Simple yet Happy
簡單的人生快樂哲理

17 August 2015 (Mon)

一個「打工仔」最不甘願起床工作的星期一。

天氣在周末的滂沱大雨後變得如常的煦和日麗,只是太陽比平常的猛烈一些,微風較為少一些。

大雨過後的首個工作天 The first working day after a week of rainstorm

那時只不過是下午二時多,高高掛著的太陽正微笑著的迎接在休憩區裡的每一個人。

近南昌大押的三號休憩地方入口處,正坐著一名穿着白色棉質背心、笑臉迎人的伯伯,其笑容燦爛得可媲美當天的陽光。雖然他旁邊沒有同伴,但他卻悠然自得、樂得清閒,伸展著的右手放在長椅靠背上,一直注視著我倆緩緩的走過。

休憩區座落於馬路中間 The sitting-out area situates r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當我們去到那個區域的盡頭,感覺到最合適的面談對象便是剛才的伯伯。

隨着我們戰戰競競的走回去,伯伯也看来早有準備,彎彎的笑眼像在向我們揮手。於是,我們向他打招呼,展開這維持個多小時的訪問。

於鬧市中的休憩處有大樹遮蔭,環境旺中帶靜 With many trees providing shelter, the sitting-out area (or simply the park) in the busy streets is lively yet quiet

當我們坐下時,才認真的發現老伯眼睛藍藍的,旁邊放着一件米色短袖村衣和一枝深色的木杖形雨傘,腳踏一雙深啡色皮鞋。

我七十多歳,差不多八十,早幾年才退休呢!

何伯伯說話時中氣十足 — 字字鏗鏘、聲音嘹亮,誰會想到他已差不多年屆八十,有兩子三孫的呢!

何伯伯在十多歳時跟隨師傅「學藝」,學過維修機器、駕駛貨車。某師傅不肯多教,怕他學成後把其工作搶去;幸而另一師傅傾囊相授,亦鼓勵他多觀察學習。訪問時他指著對面的貨車,笑言一看便知車輛有沒有問題,謙遜的指出全靠年輕時邊學邊做、邊觀察邊磨練呢!

何伯伯從他爺爺的那一代已在香港出生。他早年於內地結婚,妻子現常往返香港與鄉下,久不久會來港,與何伯伯居住於一公屋單位內。兩名二十多歲的兒子在結婚後也相繼遷出,只是偶爾回來,探探何伯和讓他弄孫為樂,所以基本上何伯伯也是獨自一人出入居多。平時他會到街市買好幾天的材料,放進雪櫃內,方便時常外出回家後也有材料煮飯,不用記掛著要去街市買食材的事宜。後來加入討論的街坊形容他為「孤獨老人」,但何伯顯然不欲多談,笑著口的揮一揮手,不讓街坊說下去。

最重要做得開心,做甚麼工作或賺幾多錢也不要緊。

當年輕一代現在抱怨沒有工作或工作過於辛苦時,何伯從十多歲至七十多歲的「打工仔」生涯很值得我們借鑒。他娓娓道出長達六十餘年的工作經驗:哪裡有工作,自己受得來,老闆不刻薄,他便不會計較薪酬,努力以赴的工作。他衡量過遇到的每一個機會,亦不後恢放棄過某些行家認為是「筍工」、賺大錢但他卻認為不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工作。薪酬多少不是重點,待遇才是關鍵。

他年輕時做技術工作人員,及後在偶爾機會下出國工作,先後到過馬來亞與婆羅洲,二十幾三十年前才回港。當問及為甚麼拒絕到歐洲、北美洲等地時,何伯的答案很簡單:那兒天氣太冷,自己受不了;穿多些衣服又不抵冷,買那兒的衣服又貴又笨重,不方便工作。

在談話期間,他提到一位前老闆很了不起。那位懂得英文的老闆當時很有前瞻性,發展外國的生意,聘請一名翻譯替一眾不懂外語的工人,包括何伯伯,解說工作清單上的英文指示。當其他老闆苦惱著如何找到懂英文的技工時,他的前老闆已把問題迎刃而解了。

雖然工作辛苦,離鄉别井,但何伯對於自己的工作經歷頗自豪,認為能知道多些東西是好事。可是他慨嘆很難遇到好老闆(待遇是指工作環境和與老闆的相處)。

我便夠用了。但有些人又煙又酒又賭,錢一定不夠用。

現在的私[人]樓[宇]很貴。但都視乎你怎樣看:如果把有些樓當作值一元,有些卻是一百元,仍然有人會買一百元的樓。

與何伯伯進行訪問過程中,吸引不少途人的注意 Mr. Ho’s interview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assers-by
何伯伯(右二)與住在同一屋苑的鄰居朋友(右一)寒暄中 Mr. Ho (second from the right) catching up with a neighbour who also lives in his estate (first from the right)

對於深水埗的變化,何伯說私人樓樓價升了不少,但自己幸好於十多年前由旺角搬過來政府的公屋,才不太受影響。但他認為像他没有不良嗜好的人,應該有能力買樓,大家亦懂得選擇甚麽住處才適合自己。

他說他已經習慣了深水埗的居住環境,有很多變化但不關自己事。其中一樣值得高興的改變是他身處的休憩地方:早年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意見調查後,加建多些長椅,公園情況才有改善。

與何伯伯合照,他爽快的答應,期間亦允許我們拍照 Mr. Ho agreed to take photos with us without second thought and also let us take photos during the interview
七十歲的路人建議何伯伯穿回村衣拍照,較為好看 A seventy-year-old passer-by suggested that Mr. Ho would look better if he put on his shirt for the photos

當問及有没有去社區中心或體育館坐一坐時,何伯表示他不喜歡有冷氣的地方;有時候他會直接到居所樓下的休憩處,坐在那兒的長椅和街坊傾談。他認為有宗教背景的老人或社區中心常常向參與活動的老人家宣傳其宗教。他參與過那些中心的講座,但由於對其宗教不感興趣,所以不想再去了。

他認為深水埗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巴士、鐵路、小巴種類繁多;以前工作時也需要時常在香港各處四處走動。他現在會自己乘車到新界如香港仔行山,甚至相約舊時的伙伴一起同行,不一定時常坐在公園内,總言之想離開深水埗便行動。

除了何伯伯自己表示没有不滿意的地方,言談之間,我倆感覺到他很喜歡深水埗這地方。雖然妻兒不常陪伴左右,但他應該對於自己一路以來的生活感到十分開心。

從何伯身上感受到:轉換多少次工作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過得開心。

兩旁的攤檔賣著日常用品,甚至你想像得到的也能找到 Stall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selling daily necessities or just anything you can think o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