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半年檢討

但開始之前,有些東西好像需要先解釋。

1.為何我都說槓桿前的報酬,而不是實際報酬

這是因子歸因的習慣。主動投資人的目標是創造Alpha,所以判斷到底有沒有產生Alpha就是判斷自己有沒有做好的最重要標準。

這邏輯也不複雜,槓桿只是放大了你的結果跟Alpha沒有任何關係,如果A兩倍槓桿去買0050,B沒開槓桿,A獲得了B兩倍的報酬,本質上只是承擔了兩倍的風險換取兩倍的報酬,你會說 A的投資能力比B還要好嗎?

如果有路透/BBG可以打開投資組合(PORT)來看,績效解釋、因子歸因的時候都會對槓桿做調整(去掉槓桿), AQR知名論文- Buffett’s Alpha也對巴菲特做了一樣的調整

BBG畫面

如果回頭翻我所有檢討,我一直都是討論”槓桿前回報”無論好壞年,因為對我(主動投資人)重點是檢討自身Alpha還在不在,只要Alpha仍在,一直做下去長期要贏大盤應該就不是問題

二、架投組的邏輯

如果哪邊在學理上或邏輯有問題,有更好的想法也歡迎討論。

主投美股,美股9成以上的交易量都是機構(可以對照一下,按照台灣主計處的資料,台灣高達63%是自然人),交易對手87%是某個在當地有人脈/資訊比你多的經理人或是由常春藤Phd開發的量化策略,而我遠在台灣,沒有當地人脈、即時資訊,連時區都完全錯開。

新聞
台灣主計處

也就是我在全球最競爭的股票市場中,同時又有很多劣勢點。所以在美股我選擇的是馮柳的哲學,採用弱者體系沒優勢的地方選擇背靠學術理論,做到不輸。只在有優勢的地方做比較積極的調整

而學術的結論基本上就是被動的做法,不擇時&滿倉、分散、不選股,至多多個多因子。

但我覺得我在選股方面相對有優勢,所以我在選股端比較激進。

槓桿部分則是採用lifecycle investing的觀點,選擇成本偏低、沒有流動性問題的信貸,這槓桿只要我的人力資本仍遠大於金融資本,就會一直存在。比例不會超過33%,33%的由來是08年大概跌60%,這樣的槓桿幅度在08年我也不會走到負淨值。

以上就是我架投組的大邏輯,相關內容也都能從我以前的文章中找到,如果哪邊有問題都歡迎討論。

[上半年檢討]

上半年表現相對好的在中概、油氣、特殊時機,虧損大多來自接了科技,跟帳上本來就比較經濟敏感的部分。

旅遊LVS、MLCO、EXPE

房屋建造 LEN、DHI、TOL、GRBK

金融 KKR、BAM、APO

科技 SQ、PTON、UBER

影視 PARA、WBD

上半年的主軸是通膨,幾個點比較做不好:

1.上半年對於油氣供給會不會鬆動看法比較保守,一來數字來看OPEC+確實有閒置產能(當時還不好判斷是真是假),美國本地就是頁岩油氣產地,只要政府有心給予政策協助,產能應該都開得出來,預期隨時都可能反轉,造成開採只留了比較有把握的CRK,其他開採全部清掉,部位調到預期供給應該要開的油服和比較保守的管道,這邊錯誤的地方在,我認為烏俄戰爭當下應該要想到要不要挪回開採,但當下我沒有考慮這個想法

2.烏俄戰爭當下認為歷史來看區域衝突很少造成股市長期空頭,考慮整個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程度,任何制裁都是七傷拳,所以認為事情應該不會拖太久,仍然偏多,這邊的問題在沒有認真想好第二套劇本跟後續的延伸風險(提早讓通膨發動),這理論上要能想到,因為2021Q3~Q4就很多經理人在討論通膨風險了

3.接科技,這個無話可說,犯了價投的老毛病,我在整個敘事&負向動能還很強的時候去接,儘管估值算起來覺得有機會,但不應該在那個時間點去接下跌的刀,應該等它躺平掙扎時再出手。

4.房屋建造和另類投資這兩塊應該有符合我有信心做交易的情境,市值都相對較小(有機會做到相對優勢),13F看起來房屋建造也有人在微減,供需失衡和這主要敘事已經維持一年多,通膨、衰退這新資訊近來這個時間點要做出清空這短期交易應該不難,但也是沒動作。

5.年初其實身邊很多人就在討論台股接著什麼會反轉,可以觀察準備空,但執行力欠佳,這邊錯過很多。

誠實說,這波經濟敏感的回檔是真的大到有點超出我預料,現在這價格我會偏多看,但具體節奏怎踏可能要想一下,等13F一起評斷吧。

我比較不確定的:

1.中概: 我當時是依照互聯網整頓會維持半年的說法去布局,多扛了3個月的下跌。我現在在想能不能避免這三個月,我目前覺得很難,因為一紙公文可能就會讓當下敘事&情緒反轉,目前偏向認為這邊應該沒犯錯。

整個看下來,好像都在抓節奏和交易的層面可以改善,估值認真審視一下….可能會犯錯的大概只有SQ這種現金流來自於未來的股票吧,目前不覺的估值有犯很大的錯誤。

[下半年想法]

最終想法還是會等13F,但現在來看我會對經濟敏感、暴跌的板塊都有點興趣,主要是價格已經都在底檔盤了,這價格我覺得也price in了不少衰退。

對中概的想法比較中間了,主要是美國暴跌的東西太多了,這樣集中在中概的理由好像就少了點。

油氣在供給端沒有解決前都會維持漲多會砍,跌下來會接的狀況,目前預設情境是高油價會維持幾年,這情境下現金流算下來確實很多開採都低估了,但能源股波動真的比較大,會比較保守,由市場決定哪邊算高低。

Netflix這價格位置沒特別偏好了,但WBD我覺得蠻有趣的,最近做了很多激進的重組,我會繼續觀察。

[終於要回台股柳]

知名多因子機構Research Affiliates聯合創辦人-許仲翔先生,曾經講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中國量化研究的“金礦”,在於佔據市場交易額80%以上的“韭菜”

這具體造成什麼影響?

有篇研究1998~2012年中國主動基金的論文,表示中國公募基金的績效確實高於benchmark,14年內產生了每年5%的超額報酬,5%的超額報酬在美國已經足以成為頂尖投資人了。

像前面提到的,美股都是機構,台股6成是自然人,那幹嘛自討無趣,繼續留在美股給人虐?!

Well.畢竟我從工作開始就看海外股票,有路徑依賴的原因。再來我是比較保守的人,只要有些東西不太懂,我就會覺得不安心,造成我一直都把時間花在學習。既然工作要看美股,又要花時間學東西,自然就不太可能顧台股。現在規劃的書都唸完了(終於),有時間可以回頭做台股。最近都有在爬台股一些強者的文和Youtube,累積了一些想法,會慢慢開始嘗試。

比起美股走弱者體系,在台股我會調整作法,可能會嘗試更激進點、更偏向交易員。要調整的理由也不複雜,股票市場就像一個生態系,不同的生態系需要不同的技能組合去存活下來,不調整就有機會發生像Anthony Bolton在中國市場失敗一樣的狀況。

但畢竟很多作法、思考習慣都被美股定型了,不確定能調整多少、做到什麼程度,但衝著6成自然人這點,就最大化報酬的角度,確實應該要回台股嘗試。

但之後還是會主要聊美股,畢竟美國量大,資料也較公開,聊這個比較無所謂,但台股就不太一樣了。最後也抱歉,原本說可以來分享量化唸下來的心得,但這部分可能是我在台股的優勢源之一,想了想就不多討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