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n Chu
theParkLab-LaiChiKokPark
2 min readJul 15, 2017

--

荔枝角公園的垃圾桶社區實驗

曾經做過公園實驗,主題是垃圾桶,地點是毗鄰荔枝角公園的荔枝角花園。

即使美孚街坊也未必知道「荔枝角花園」,其實它就是萬事達廣場中間的長形空間。我能理解大家為何不知道,畢竟這個休憩空間非常「袖珍」,快腳的話,一分鐘便走完兩頭。

讓我不解的是,這個我每日經過的小小空間,怎麼會擺上18個公共垃圾桶?美孚又不是商業購物區,每棟大廈樓下都有管業處的私人垃圾桶,何解公共垃圾桶還要「遍地開花」?

帶著疑團,我邀請了十多個家庭到來,每個孩子獲發一張花園平面圖,請大家在上面標註垃圾桶位置。這個過程,就像為大人細路抹上「牛眼淚」,大夥兒驚訝垃圾桶怎麼多得「總有一個喺左近」。我再請孩子尋找相距最短的兩個垃圾桶,用腳仔量度,結果發現只需12隻小腳板的步程,就由一個走到另一個。

我們撿視垃圾桶裡裝什麼,發現原來三、四成所謂的廢物,都是三色回收桶可以收納的膠樽、廢紙、鋁罐……。有人開始會問:那麼多可回收物,怎麼整個花園只得一套回收設施?多放幾個回收箱,比垃圾桶好?但也有人說,垃圾太多,多放什麼桶子也沒用?然後,又有人說,製造這些膠樽垃圾的商家,責任何在……..?

問題沒完沒了。

謝謝康文署的積極回應,至少,部門把花園的垃圾桶數量,減至今日的11個 (其實,全盛時期有28個呢)。

說真的,減桶只是減廢的其中一個手段,不是目的。我還想說,在扔與不扔之間,垃圾桶其實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個社會的生活面貌。此時此地正陷入廢物危機的你和我,再不能迴避這些大哉問 — — 如何分界資源和垃圾、怎樣重新定義垃圾桶、如何迎向如弦在箭的垃圾大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