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台灣飲食文化的地方未來式

《 土地 thóo-tē 》
thoote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un 14, 2019

台灣面臨總人口數減少、高齡化與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行政院於2017年底宣示「安居樂業」、「生生不息」及「均衡台灣」等三大施政主軸,其中在「均衡台灣」方面,則以推動「地方創生」政策為主。

面對人口老化、地方傳統文化、技藝正逐步消失等危機,行政院宣示2019年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祭出地方創生政策,力求「人口回流、均衡地方發展」,全面展開地方創生相關工作……

今天,《土地 thóo-tē》將以「地方創生」為題,與大家一起了解地方創生和在地飲食文化未來發展之間的關係。

什麼是「地方創生」

前面地方創生、地方創生、地方創生說了那~麼多次,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又具有什麼意義呢?

Modern Family I need to know details

聊到地方創生,難免要稍稍提及日本。

在2014年,由日本創成會議・人口減少分科會座長 增田寬也所提出的「地方消滅論」,報告中大膽斷言在2040年,日本半數以上、894個市町村即將消失。此一論點催生了「地方創生」的概念。

與日本同樣面對總人口減少 (註1)、人口過度集中都會區、人口減少縣市遠大於增加縣市等社會問題的台灣,在此狀態下,故將政策資源導向「如何活化農村」、「促進國家區域的均衡發展」的地方發展上。

(註1) 總人口減少:國發會研究統計推估,2017年2,357萬人將於2065年減少至1,735萬人。

地方創生就某方面來看,是處理現代化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其面對的不僅僅是地方層級的困境。台灣及日本關於地方創生的政策論述,皆定調在「國家人口戰略」的層級上;另一方面,正因為地方創生聚焦於解決人口問題,因此這個政策的多數資源,將投入以農村為主的地區。

台灣地方創生 設計翻轉地方概念

簡言之,這是一個為了紓緩都市壓力拋出的政策。它建立在「產、地、人」三位一體的中心思想上,就是要讓地方能結合風土 (地理特色、人文風情),發展出最能體現自身DNA的產業

相較於「農村再生」或「社區總體營造」等策略,「地方創生」在發展的產業型態上,就會比起圍繞在跨域整合農業元素的「再生」,更富彈性與潛力。

(+經驗值補充包|行政院「地方創生」與農委會「農村再生」差在哪裡?)

台日地方創生金三角對照

日本的地方創生金三角

▶︎ 人力
人才培訓:以地方創生學校提供紮實訓練課程,地域振興協力隊、人力活化等號召人力回鄉幫忙。在分析關係人口 (註2) 時,更以地區滯留時間長短地區活動參與度等對人口進行象限分類。

▶︎ 資訊
RESAS系統:地區經濟分析系統,以資料為基礎 (人口、產業訊息、地方年輕人就業求學資料、當地熱搜景點、人口流動交通結點等),支援分析適合的地區發展策略。

▶︎ 財政
地方創生交付金、企業版故鄉稅、地方據點強化稅制等,讓地方發展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運用。

(註2) 關係人口,指特定人口與在地的連結比觀光客深厚、比當地人淺薄,因對該地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連結,即使現在非住在該地,但曾考慮條件成熟後會願意移居。

台灣的地方創生金三角

▶︎ 人力
公務人員認養故鄉:因應鄉鎮公所人才與人力不足,透過借調等方式,由中央公務人員至偏鄉服務。

▶︎ 資訊
TESAS資料庫:建置地方經濟社會分析資料庫,用以整合如「人口地圖 (人口結構、就學就業人數變化)」、「地區經濟循環地圖 (地區生產、支出、所得分配分析)」、「地方財政地圖 (財政收支、交通運輸及重要建設)」、「醫療福利地圖 (醫療護理供需分析)」、「多樣性地圖 (人文、自然生態多樣性)」、「觀光地圖 (觀光人數、路徑、來源地、消費結構等)」,共六大分析資料,支援創生規劃與成效評估。

▶︎ 經濟
企業投資故鄉、整合跨部會資源等,選定37項 (17項主要計畫+20項配套計畫) 可投入地方創生之計畫,以投資代替補助

在台日地方創生金三角比較中,就以人力組織而言,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張瑋琦舉例,台灣並不能一昧抄襲日本的案例與做法來施行,「像是地域振興隊,在原民部落就做不起來,台灣族群複雜有許多不信賴感,像漢人進到原住民部落就有困難。」

以財政的部分來說,日本的地方創生交付金 (編列預算、專款專用),每筆預算皆有清楚目標,搭配多元的地方提案內容;相對地,台灣編列預算則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綜合功能型分類,經濟部、教育部預算各自針對各自主體,沒有垂直整合。台灣預算基本分類過大,涵蓋範圍太廣。對於預算編列不夠精細與專精,導致無法清楚釐清預算的明確功用外,在執行上也大幅提高難度。

為解決此問題,這次台灣的《地方創生計畫》提出「跨部會整合預算」。經由國發會盤點各部會地方創生的相關計畫,包含教育部、經濟部、文化部等,整合各部會相關既有計畫的10%經費,作為功能型綜合運用預算,由地方鄉鎮公所提案申請補助。

國發會 整合跨部會既有資源的37項計畫

財政牽動策略

對扶植地方創生的黃金三角有所概念後,在此單元,我們將更深入了解其中「財政」的支樑,於這之間扮演了什麼角色,以及其所牽引的後續作業可能,接著將以以下4點,進一步剖析地方創生和當地農食文化的密不可分。

1. 邁向城鄉基礎建設一致,推動生活品質一致

在投注預算時,通常會考量成本效益,會由「有多少人能用?」、「可回收多少成本?」等等的切入點進行設想;不過這樣的思考模式卻會造成人口數量與建設數成正比 — — 人口愈少的地方,建設就愈少

這個問題的應對可以參考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做法。

在日本,城鄉基礎建設的一致性高於台灣,日本政府更為了吸引都市人洄游,積極嘗試讓生活品質也達到一致,就是為了因應現代年輕人注重生活品質、養育環境的新世代觀念。唯有改善地方上的不足,吸引人口移動的可能性才能夠大幅提升。

此次台灣列出了134個優先推動地方創生的鄉鎮,由中央協助地方提出地方創生事業提案,期待未來可有專任委員等統籌單位,透過更精確地整合、編列好的預算,加強政策及建設的協調。

134個優先推動地方創生的鄉鎮 其中囊括多數山村、原民村

2. 城鄉基礎建設差距大,應經中央統籌優先推動

由於台灣目前的城鄉差距仍大,地方的資源相對薄弱,部分基礎建設需由上而下來執行,並訂定年度目標。這麼一來,便可以拉高城鄉一致性,吸引更多青壯年移居、甚至是回流家鄉。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公司副總經理 陳志仁遂指出,「日本的基礎建設是都市跟地方一致,然後才去做客製化。我們是這兩件事情,一次叫地方去做,所以很難類比。」

對此,耕山農創公司負責人 邱星崴也提到,年輕人回鄉不外乎六種產業:文創新農小旅行咖啡店獨立刊物以及青年旅社。回來的年輕人不一定都能合作讓地方更好,每個人關心的事情都不同;也因此,政府所屬機關扮演的第三方平台很重要,應該由公所提出階段性方案,大家一起合作。

台灣地方創生 策略與KPI概覽

利基於「不該以人潮與錢潮作為施政績效指標」及「應以人為本,維護當地生活樣貌與特色優先」兩大要點的創生評鑑,邱星崴亦提出簡化核銷行政程序、調整KPI (註3) 設定等期望:成果導向並無法忠實量化及呈現所有成果,「我們要看的是有沒有文化傳承的機制。」

(註3) KPI,關鍵績效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是衡量「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標,強調數據化的管理工具。其建立要點在於流程性、計畫性和系統性。

(++經驗值補充包|KPI該如何設定?看看日本政府的應對)

▶︎ 中央X基礎建設
地方創生的宗旨在於讓地方找出屬於在地的特色DNA,加以經營推廣,並保留主體性推動永續發展。但首要的是,國家必須透過適切的「功能型預算」建立良好的基礎建設,先提升城鄉生活品質一致性 (諸如道路交通、網際網路、醫療及教育資源等),讓外地民眾先有意願「地方短住」,接著才有發展為長久定居的可能性。

長期協助部落發展的 張瑋琦亦指出,許多山村、原民村因地理條件不佳等問題,「思考發展的時候,如果不考慮環境條件,只恢復地景、產業、人口回流,會遭受很大考驗。」

▶︎ 地方X特色事業
另一方面,是營造一個個有在地特色的事業體。台灣鄉鎮有許多農業事業體,適合發展「垂直型農業整合」,可以吸引觀光的機會,例如:小農從事農業生產之餘,亦提供在地食材製作的餐點飲品、住宿旅遊等觀光活動。

在推動當地產業時,也須切記不應以市場導向思維進行運作,以免受到市場的過於牽動,導致無法承受市場波動的風險。

3. 企業投資故鄉,有效利用地方財政資源

國發會推出「企業投資故鄉」,內容包含了認養創生事業提案、協助地方產品開發銷售、分部或據點進駐地方、捐贈地方創生專戶、投資地方建設等。

現有的台灣企業已有類似節稅措施概念,分為用於產業創新研發的「創投基金會」,以及具社會公益性質的「文教基金會」。不過,現法律規定文教基金會只能從事「非營利事業」。對於必須仰賴一套穩定獲利模式的地方事業,這些既有資源若能轉而投資挹注具潛力的特色事業體,協助與鼓勵當地創生營利,將能有效利用於地方的永續經營上。

4. 垂直型農業整合,發展在地特色文化

若是仰賴企業投資,地方主體性會不會因此被牽制是值得討論的議題,因地方創生的成功與否仍要回歸到地方自主性的前提上。不過陳志仁認為,「企業並非投資工廠,被投資的是類似垂直型農業整合,這應該變成一個行動,讓地方真正活起來。」

針對此議題,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陳玠廷也表示,「台灣過去面臨的困境是地方提出的問題皆是標準答案,多為人口外移、高齡化、少子化,這些說法放諸台灣各地皆準,每個地方都面臨相同狀況。」同樣的高齡化套用在不同區域,也會有細部的差異突破點存在,「地方要去面對自己真正的問題。

除了推廣食材、特色餐飲、食宿及農食體驗等,地方也可嘗試引進共享廚房的概念,支持廚師駐點,加強當地食材的多元利用。此外,結合地方文化或傳統技藝等的技術與服務串連,也可以豐富整體產業發展的多樣性。在目前地方提案沒有任何框架、沒有任何指引時,藉中央機關對此行動的整體推動,再結合當地客製在地特色的手法,會是較為有效的解決方針。

目前蠢蠢欲動的地方青年返鄉與復興產業案例,有像是南投竹山 [天空的院子][竹藝社]、宜蘭礁溪 [安永心食館][宜蘭斑豐收藝術季]、台東池上 [池上米]、新北三峽 [甘樂文創]、連江 [馬祖國際藝術島]、雲林口湖 [台灣鯛] 台西 [文蛤] 等等,台灣各地,還有許多地方新興的創生計畫都正準備振翅起飛。

台灣飲食的地方未來式

複合跨界合作平台及組織 串聯更豐富的農食文化

過去社區營造、農村再生,都是當地資源的分配再利用,是為了讓生活與環境變得更好一些。但是,現在要「因地制宜」解決人居住的需求,進行地方創生,將人才、技術、土地、資金等透過新的詮釋與體驗,真正地培育出地方特色的事業體,並與地方創生遠景融合,落實永續經營。

探討了這麼多,關於台灣飲食的地方未來式,不外乎會朝向多元串流的複合型農食文化,朝向「在地特色維持」、「在地居民生活美好」和「外地觀光遊客參與」三者兼顧的局面發展。在這個牽一髮動全身的概念下,台灣農業不只是生產食物,而將是以維護農村環境為前提,以此基礎延伸加工、休閒、餐飲產業等,勢必會連串聯起更豐厚的多元地方產業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