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視覺、嗅覺與聽覺:品味不尋常料理 (2/2)

《 土地 thóo-tē 》
thoote
Published in
6 min readJun 28, 2019
《不尋常料理 Unusual Dishes》食物體驗設計展_主廚推薦欄

繼上篇【 挑戰視覺、嗅覺與聽覺:品味不尋常料理 (1/2)】體驗過鼻子 (嗅覺) 和耳朵 (聽覺) 品嚐後,讓我們接著以感受最深刻、卻也最容易被欺瞞的視覺,用眼睛來「吃」接下來的不尋常料理吧!

視覺:真相當前,你看仔細了嗎?

食物來找碴 Food Hunt

食物模型|Kakukow Food Sample 卡固高食品模型

當超擬真食物模型和真的食物擺在一起時,你能辨別誰是誰嗎?又是怎麼辨別的呢?

用眼睛先吃飯大家可能習以為常,因為美食圖輯而口水開關大開也是人之常情;看起來好吃的食物,已經先攻下你心房的一半。

我們再次被引導到展台邊,「總共有六種食物,每個桌上都『有可能』有真的食物,你們可以先觀察看看,再猜猜看哪些是真的。」工作人員微笑著說到。整大張展桌上擺了富有台灣味、相當庶民的發糕、鳳梨酥、紅龜粿、豬肉乾、綠豆糕和麻糬,或八個、或更多的模型們排排站著。

食物來找碴 油亮亮的紅龜粿們

每組食物的辨別難度不一、辨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更因為被臨時要求要做這樣的判別,讓我們的視覺感官究極進化。或許平時已經習慣靠整體感覺來判斷食物的可食用性,現在,只能全全依靠眼睛來做唯一的裁判時,還真的難免有些心虛。

在這次的互動過程中,可以感覺到眼睛周圍的肌肉繃緊、視覺專注力提升 (怎麼形容得好像瞬間眼壓飆高一樣),此時的腦袋一樣沒有閒置,從模型本身的色彩與質地、和場地光線呼應的光澤感及表面陰影、和包裝及桌面接觸的痕跡等等,所有檯面上的蛛絲馬跡通通成為推斷的依據。

對於食物的印象,透過不斷的觀察,會發現其實其中藏有許多枝微末節,我們所熟悉的食物們,便是由它們所建構;也不禁令人讚嘆到,真的食物所蘊含的細節是如此之豐富及精緻。

據說是現場難度與答錯率最高的麻糬,一次端出12顆考驗好眼力

食物是我們社會的表達方式

食物美學 Food Design

在展覽最後,端出的是2009年的紀錄片,短短52分鐘的片長,精彩記錄下現代食品設計,是如何藉由科學家、心理學家、設計師及行銷專家們,從食物的各面向:形狀、顏色、氣味、一致性、進食過程中產生的聲音、製造技術和歷史故事等,組成與反應我們的當代生活文化。

觀看預告片 食物美學 (Food Design)

https://youtu.be/G92SlkEq60I

食物美學 Food Design 片段翻攝

「人類設計食物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食用天然食物純粹是幻想。」

「吃自然食物」過去幾十年來始終是熱議的主題,不過若以狹義的角度來看,自從跳脫採獵時代開始,我們的飲食就已經不再自然 — — 現今食用的動植物都已經過篩選、飼養與培育;有人類文明部卒痕跡的地方,就不再有100%純天然的食物了。我們所表達的是哲學觀點中的「第二自然」,是一個順應人類的人工自然。

食物美學 Food Design 片段翻攝

影片終了,或許更值得深思的是究竟我們所攝取的,是食品設計的科技工業、是健康友善的飲食指南、或是自我文化發展的價值展現,因為食物 (或者說飲食文化更為貼切) 代表著我們的思考方式、文化議題及社會狀態 — — 食物是我們社會的表達方式。

最後話說回來,我們每次品嚐食物,並不特別需要「不尋常料理」,因為若是學會運用五感去細細品味,每次的料理體驗,也都將不再尋常

展覽資訊

《不尋常料理:食物體驗設計展》

▶︎ 展覽期間|2019/06/07 (五)-08/25 (日)
▶︎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四 10:00-18:00,週五至週日及國定假日 10:00-20:00
▶︎ 展出地點|駁二藝術特區 C5倉庫當代館
▷ 票價資訊|可參考駁二藝術特區公告的票種,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票券

不尋常料理 展區全景

▶︎ 主辦單位|駁二藝術特區 The Pier-2 Art Center
▶︎ 藝文支持|想映電影院Joint Movies
▶︎ 視覺設計|早起設計 Matinal Design
▶︎ 展場設計|一起設計
▶︎ 展場執行|樂誠創意
▶︎ 參展單位|odorfunder 氣味製造所台灣卡固高食品模型早起設計、何芊澐 Sybil-ho 常日生活、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 RE-THINK 重新思考、洪亦辰、郭怡慧、 鄭毓迪 100%純污水製冰所、蔡佩玲、莊佳華 食物與人_Daily Food Outfit、詹慧珍 【食物設計】設計在舌尖-Food Design Space梁崇栢宋政傑種籽設計鄭琬蒨雜草稍慢 weed d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