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學生數學解釋內容付費行業

陳廷鴻
陳廷:搞內容服務的生意人
6 min readMar 16, 2018

關於網路內容付費,我常被問「網路免費內容一堆,為什麼我要花錢買?」

好問題!我想用小學數學(加法與除法)解釋內容付費。而且我會在文章最後提供兩點建議,協助你判斷該不該付錢買網路內容。

放小帥哥應該能吸引目光吧

老樣子,結論先走。

買內容前先做一件事,再先思考兩個問題。

一件事:

  1. 上網確認創作者經歷與過往內容。

兩個問題:

  1. 我有其他管道獲得創作者提供的內容嗎?
  2. 若我能獲得,所花費成本在我接受範圍內嗎?

如果你兩個答案都是「Yes!」,那麼我建議你別花這筆錢。而如果你任一答案是「No.」,就買吧。

先來看看小學生數學吧

首先,內容付費行業早就存在(例如買書與上課),只是形式隨著技術與市場環境而改變。

而要解釋內容付費行業,我建議先理解閱讀行為的效率計算式,如下:

分子是閱讀效益,分母則是閱讀行為所耗費的成本總和。

這算式代表閱讀一篇內容所付出成本以及獲得效益,而且對應的是在網路免費閱讀內容的場景。因此算式沒有金錢成本。這概念很像網路用語 CP 值(Cost-Performance ratio),花多少成本獲得多少效益。

我先從成本切入,並以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為例。

閱讀行為成本包含找內容的時間、閱讀時間與機會成本。例如你看到這篇文章標題,決定點入文章,然後開始閱讀。

接下來我用公式內的成本與效益概念,去解釋你的閱讀行為。

首先,「找內容」的時間成本

你得先發現這篇文章才能開始閱讀。如果你漫無目的瀏覽網路內容(internet surfing),則找內容時間成本幾乎為零。因為沒有目標,又何來「找」內容。

但如果你主動想理解內容付費行業,希望找到討論內容付費的好文章,就可能得花大把時間才能發現這篇文章。(咦?我好像間接暗示這篇是好文章)

我判斷你會花大把時間發現與篩選內容,是根據兩個因素。

  1. 這則文章的存在超出你的認知範圍,你根本無從找起。這類似科學家探索未知,難度極高。
  2. 資訊爆炸大幅提高你找到這篇文章的難度。網路有無數內容排隊等著你寵幸。這無疑是大海撈針。

第二,閱讀時間成本

當你找到這篇文章並開始閱讀,一定會產生閱讀時間成本。這是閱讀行為無法避免的成本。

第三,機會成本

當你開始閱讀這篇文章時,便放棄了閱讀其他文章的機會。這些被你放棄的機會,也是成本。這是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

抱歉,我騙了你。除了小學生數學,還用了經濟學

最後,閱讀效益

閱讀效益則是你讀完內容獲得的知識與感受。例如:你看完一篇美股券商開戶教學文章,因此學會了美股開戶並認為未來充滿希望(?)。這都是效益。

談完閱讀行為對應的成本與效益,我們接著理解內容產品兩大特色,然後就能分析內容付費在做啥了。

沒看內容無法判斷內容品質

內容不像實體產品可藉由試用便能讓使用者理解價值。這是因為內容產品天生有種不可分割的特質。我們必須完整拿到整個內容,才能體會內容價值。例如,光看三分鐘電影預告片很難知道電影精不精彩。

實體產品則與內容不同,有可分割的特質。我們試用部分實體產品後,可以確認產品剩餘部分也能提供相同功能或體驗。例如你在賣場試喝一小杯可樂,便能確認即使買一箱可樂也能獲得相同味道。

我們沒閱讀整部內容,很難判斷內容品質。但創作者又不可能讓我們看完整部內容,再決定要不要付費。看完了不付錢怎辦?

兩難。

無可避免的閱讀時間成本

你一定得開始閱讀,才能知道內容品質。換句話說,你閱讀每一份內容,必定會產生閱讀時間成本。

而內容爆炸時代,一堆內容等著你寵幸,例如 Facebook、LINE、PTT、信箱與網頁分頁。一堆想看的內容,又怕看了才發現是篇廢文,浪費時間。

我稱這情況叫「拆驚喜包」,拆了才知道是好是壞。

所以,付費能解決問題?

付費買內容可幫你提高時間運用效率,也增加了金錢成本。公式將變成下方模樣:

首先,你會減少找內容的時間。付錢買內容,代表你花錢請人幫忙搜尋、篩選與整理內容。

第二,買內容可獲得相對穩定的閱讀效益。你付錢了,對方得提供品質穩定的內容。

例如:你花 1,280 元買《文案的美》創辦人林育聖的文案教學課程。我相信絕對比你在網路上四處找文案技巧教學還更有效率。

林育聖文案教學課程熱賣中。建議你買吧,朋友。

怎麼判斷該不該付費?

我建議買內容產品前,先做一件事,並思考兩個問題:

一件事:

  1. 確認創作者經歷與過往內容。

在你掏錢買內容前,請愛用 Google 確認你想買的內容有價值。例如確認一下創作者經歷或過往內容品質。

確認後,再思考兩個問題:

  1. 我有其他方法獲得創作者提供的內容嗎?
  2. 若我能獲得,所花費的成本在我接受範圍內嗎?

如果你兩個答案都是「Yes!」,那麼我建議你別花這筆錢。但如果你任一答案是「No.」,就買吧。

首先,我自己有其他方法獲得創作者提供的內容嗎?

我以林育聖的文案教學課程為例子。假設我的答案是,自己就能在網路上找到一堆免費文案教學內容。但林育聖操作「每天來點負能量」的文案經驗,是我這輩子永遠拿不到的內容。另外,林育聖還會幫我設計學習課程,提高我的學習效率。

端看我注重創作者什麼經驗與知識,會影響我的答案。

第二,若我能獲得,所花費的成本在我接受範圍內嗎?

假設我判斷自己能拿到文案教學內容,因此不用買林育聖的文案課程。但我會花多少成本在篩選與整理內容?

考慮成本可以從兩個層面切入。第一,我有能力與品味判斷哪些是好的文案教學內容嗎?第二,我會花多少時間整理內容?

還是拿林育聖課程為例子。我認為自己應該有能力判斷哪些是好的文案教學內容。但我相信自己整理內容的時間絕對遠超過課程時間 210 分鐘,因此我還是會掏出 1,280 元買課程。

林育聖文案教學課程熱賣中。建議你買吧,朋友。

兩句話當結論

是否該為內容付費,是個時間與金錢之間的價值選擇題。你認為付錢能換取時間效率,就買吧。

感謝以下這些人給予建議。排序按照名字出現我腦中的先後(?)

簡鴻任、汪祐豪、黃彥嘉、蔡乙寧、李晉豪、陳宥瑾與 Arco

--

--

陳廷鴻
陳廷:搞內容服務的生意人

一位搞學習的學習者。PressPlay Academy 營運長兼雜工。曾扮演阿里巴巴知識付費運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