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無垠海洋,才能容納舞蹈和音樂的無限可能:小少女台大盃專題
如果說,大家常用「水」來比喻女性柔軟、清澈、晶瑩的質地,讓人聯想到女子婉轉流動的美好姿態,那麼小少女這個團體就是一片海洋,在平靜的海面下,蘊含了一整個生態系豐富鮮活的能量。
小少女成團以來,千變萬化的表演型態,每一支作品獨特又濃重的色彩讓人印象深刻,每一次都讓觀眾期待這次會看到哪一面的少女,在台大盃專題的尾聲,Timing邀請到五位老師來親自聊聊關於台大盃、關於小少女、關於跳舞的想法。
採訪當天,老師們分別從不同地方趕來,一如他們多元的背景,在這個團體中激盪出許多創作的火花。 Panda 、修民、何欣、小美都有深厚的 Hip Hop 基礎,明潔在高中時則是熱音社的,上大學後開始接觸街舞。小少成團的緣起,是因為前輩 Miss FuFu 的杏君,當時小少女的成員們都曾和她學舞或多或少都受到她的薰陶, 2011 年杏君籌辦 Allure Party 時,需要邀請團體出Showcase,就把自己認為合適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組成了「小少女」,這個俏皮的團名也是杏君取的,純粹就是覺得很可愛(大家不用再過多揣測了哈)。
MissFuFu 除了杏君之外,還有幾位老師也都對小少女的成員們在街舞的路上有著不同的影響,這邊我們要先介紹一下台灣 90 年代的指標性女舞者團體 Miss FuFu 。
1990 年代中期,日本藝人 Tokyo.D 的團長 Boss 來台灣開設舞蹈教室「舞狂工廠」,當時舞狂工廠的女老師團 Overfree 就是 MissFuFu 的前身。
後來舞狂工廠從日本請來了 Miko 桑,當時 Miko 是第一位將融合 Hip Hop 大律動與女性身段的跳法(類似於今天的 Girls Hip Hop),帶進台灣的舞者,讓 Overfree 的成員們知道原來嘻哈風格可以這樣變化與創造。
受到這樣的刺激,當時一群老師們決定走出台灣,來到街舞聖地美國紐約,根據杏君的說法,她跳舞生涯最大的改變是在那裏發生的。在派對上,大家瘋狂的創造、隨意的玩耍、跟不同的音樂互動。我們之後看到的 Miss Fu Fu 就是以這樣的概念在運作的,釋放過去對舞蹈許多侷限的想法,開始去創造屬於自己獨特的風格。
MissFuFu 的成員中, Alumi 、杏君、聆音、 Momo 、星云對於小少女的團員們有比較直接且深入的影響,其中 Alumi 對於身體無窮探索的慾望讓修民備受激勵,她回憶道:「 Alumi 連人體解剖學都要研究,就因為她想了解人的肌肉怎麼動的,她是我們要一直往下挖掘的楷模。」
聆音在修民學舞初期專注身體開發的時,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Momo 的 Jazz 則是當時有接觸女舞的成員都有受到影響;欣芸曾是瑜伽老師,小美在跳成果展的期間,因為她的訓練,對自己身體的極限有了更高的追求。
「她們真的是每個人都不一樣,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從他們身上挖掘到這些東西。」 Panda 回憶道 MissFuFu 這種自由、毫無拘束的風格也深深影響到小少女的信念,即是大部分成員都是 Hip Hop 底子出身,卻仍然可以創造出非常跳脫舞風框架的舞。
還有另外一個團體,在作品的呈現上也常常被與小少女相提並論,就是由大多團員由政大熱舞社校友所組成的 Lonely Taipei ,「他們讓我覺得所有動作跟編排的東西都要有自己的風格,還有怎麼樣去原創。」何欣說道。「他們給我的影響不是說我要跳得跟他們一樣,而是我對一支作品、一個舞蹈的認真,就是應該像他們一樣,做到自己想做的,做到最好。」修民過去身為政大熱舞社的成員,也對 Lonely Taipei 忠於自我的精神給予高度的敬佩,「他們不會因為別人給的意見,去對自己的想要表達的東西感到懷疑。」修民表示,看到他們就會覺得小少女也要一直進步。
小少女歷年台大盃作品,就是一連串尋找與突破自己的過程
2013、2014 年的排舞,團員們還在磨合與尋找自己定位的過程中,比賽排舞究竟要忠於自己還是應該要配合大眾與評審的口味?在兩端有什麼樣的取捨,這兩年的排舞當中,還沒有抓到很好的平衡。
也因為成員的背景都不同,小少女整個團體經歷過了一段磨合期,不像許多台大盃的參賽團體,為了確保整支舞碼要擁有一致的調性會有固定的排舞者,小少女每人至少都會負責編排一個段落,沒有人可以偷懶。合作排舞這件事其實需要深厚的默契,「曾經比台大盃的時候,大家都想把自己那段排超滿,結果害大家跳得累個半死。」何欣認為經過一次次的合作後,開始發覺團員的不同特色,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很棒的創作人,「之後我們逐漸形成默契,只要是分好段落、討論完起承轉合,大家排出來的段落就都能吻合。」
到了後期作品中,表演者之間渾然天成的和諧氛圍,背後是千錘百鍊的重複訓練,小美提道:「學每個人不同的排舞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訓練,而把舞大跳 100 遍就是我們認為最好的練體力和雕舞的方法。」修民補充道「像 Alumi 跳舞也沒有在小力過,總是大跳。」
胖達則分享「我們很少一起團練肌耐力,因為肌力訓練是自己的事情、是對自己的要求,而且不是只有肌力訓練會讓你跳舞變好,如果你覺得這能讓你跳舞變好,那你自己就自然會去做。」與其花時間團練肌耐力,她們更願意把這時間花在許多雙人編排,以及整個團體的默契培養,更甚者更認真感受音樂和自己身體的節奏。何欣特別強調,關於節奏感的重要性,要能夠在拍子之間去創造更多屬於自己的節奏。
「美妙的是拍跟拍之間的過程,而不是硬對在固定拍上。」明潔為此做了一個很棒的總結。
對小少女來說, 2015 年獲得台大盃亞軍的黑天鵝舞碼是印象深刻的作品。主題是以音樂“ Swan song “出發,第一首歌是天鵝垂死之時,口中吐出一首美麗的歌;第二首歌則是在講述牠靈魂會去的地方。何欣表示「因為比賽第三年了懂得抓到剛好的結構,不會太過冷門、又很符合小少女的感覺,整體舞作很完整,我們都很喜歡。」
當年宣布名次時少女們都五味雜陳,因為其實當年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有很多的不順利,到決賽前一晚動作和隊形都還有大改動,「小美排的那段我本來只需要走位,但為了讓作品架構和張力更好,大家決定改成我要和大家一起跳齊舞。」 Panda 想起當年仍然略帶遺憾地說道「後來在台上搶快了半拍,下台後因為自責和壓力所以忍不住大哭。」
2015 年的獎座似乎絲毫沒有給小少女帶來包袱,到了 2016 年的初賽,因為時間來不及所以搬了舊舞上台,觀眾們卻因為這次小少女選用饒舌歌和暴露更多 Hip Hop基礎而感到訝異。小美笑著說:「那次我們跳完,好多人都說『哇!小少女怎麼會選這樣的音樂跳!』大家都對小少女都太有刻板印象了!其實我們甚麼好聽的音樂都會拿來跳舞啊!」
2016 年決賽,是小少女端出截然不同的表演,這也是她們最不考慮觀眾、最做自己的一次,「以前準備台大盃時,我都會翻上次評審們給的回饋來做這次編排的調整,想在比賽中如何獲得評審的青睞。」修民提到了幾年比賽下來心態的轉變「這樣的情緒每年逐漸變淡,直到這年的 recovery 完全不想看、不想再為別人的評論去做調整,是隨著心編,是完全超脫、不顧慮大家的目光、只想做自己了!」
做自己,也是小少女一直以來的追求,在作品、在舞蹈、在音樂上都是如此,更甚者小少女本身,因為成員的無限可能,自成一種風格。
小少女,就是一種style
很多人會好奇小少女跳的究竟是什麼 style?為什麼看起來跟任何一種都不像?這算是現代舞的一種嗎?我們撇開非常定義性的問題不談,小少女最大的特色其實「對於音樂詮釋的無限可能」。
何欣認為動作本身一定有很多人都做過,但是當和音樂結合之後,就會有無限多種可能「你放了什麼新的想法在裡面,但怎麼在這個聲音下跟那個動作結合,你的線條、速度、整體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的創新,我覺得那是可以追求的。」
小少女的舞蹈、動作的編排上都是從音樂出發,時而追隨時而拉扯對抗,甚至用身體表現自成一道音軌來表現音樂,修民對此解釋道「我覺得我們在跳舞、聽音樂、表達表達音樂的時候,像一個人在做歌,這歌裡面他有些聲音、旋律,音樂聽不到,但我身體有表現出來,我覺得是合的,那就是一種我對音樂的詮釋。」
「要對音樂對舞蹈有更多想像,就會做出跟原來自己不一樣的方式,我們都知道我們自己是很喜新厭舊的團體。」胖達則一語道出小少女的特色「我們聚在一起,就是想要新的,新的歌新的編排方式,因為這樣我們就會逼自己不斷做出進化,一直去擴展想像,這樣就會有新的感覺新的突破,就會有獨特性。」
「小少女就是很從自己出發的獨立風格,跟現代舞或是當代舞其實相距甚遠。」杏君也非常肯定小少女整個團體的特色,「他們就是用街舞的模式但完全不同的音樂邏輯所創造出來的。」
看得懂看不懂?當下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
因為這樣特殊的風格,小少女的作品對許多人來說會有另一個印象,就是充滿問號。畫面很美、動作很有張力、整體氛圍很棒,但這些東西串連起來似乎有什麼特別的寓意,觀眾忍不住會自問,「為什麼我好像隔著一層薄紗,總是猜不透、看不懂?」
這層紗其實是來自於個人生命經驗的差異,小少女的排舞常常是從每位團員當下的狀態、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想像出發,「我們排舞很直觀,常常只是依據音樂而產生畫面想像,按照氛圍去經營。」何欣分享道「編舞者可能是因為自己一個回憶或什麼,而排了這個,有這樣的概念在裡面,但你有沒有get到這個概念,根本不重要,重點是你怎麼感受它,你得到什麼東西。」她對此打了個比方,就像在看藝術品一樣,我們不一定要知道他到底在畫什麼,重點是在感受的那個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
「建議觀眾,如果認為自己看不懂的時候,就表示他心裡有一個預期,覺得什麼才是他懂、什麼才是好的東西。」明潔很直率地表示「懂不懂是看你有沒有以更開放的心態,更輕鬆地去看。」或許對於小少女來說,這樣向內挖掘的創作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即使在作品中有自己的寓意和想法,但因為一切都是從個人出發,所以也沒有一定要求觀眾要理解或者要獲得什麼樣的感受,有也很棒,表示舞者和觀眾可能共享了某一部份生命經驗,沒有亦不妨礙對於這支舞蹈作品的欣賞。
小少女的作品,揉合了每位成員在過去學舞歷經的點滴養分,帶著對於舞蹈、對於音樂源源不絕的求知慾,以及對於自己不停歇的挖掘,從街舞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的蓓蕾,綻放出一朵與眾不同的花朵。她們嚴格的自我要求、對於音樂的探索慾望以及永遠開放的心胸,讓小少女自成一格,和誰都不像,只像自己,做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才能容納的下音樂和身體之間的無限多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