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士塔高維契 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

Концерт для скрипки с оркестром № 1 (Шостакович)

--

這首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主要完成於1947年至1948年間,恰逢政府當局正在批判他的第9號交響曲(感染了西歐現代主義),使蕭氏不敢公開這首協奏曲。七年後(即1955年)史達林過逝,政治有所解凍,才得以正式發表,並且把作品編號從77號改為99號。

題獻

大衛·奧斯特拉赫(Давид Ойстрах)

首演

1955年10月29日,葉夫根尼·穆拉汶斯基(Евгений Мравинский)指揮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奧斯特拉赫任獨奏

分析

本協奏曲屬大型的三管編制(獨無小號與伸縮號),與一般協奏曲不同的是,它是由獨立的四個樂章所組成。

第1樂章 夜曲-中板
是含有導入部的三段體,宛如一首抒情的即興曲。它有開場般的性格,以沉穩的速度發展出無限性的旋律;曲中充滿著沉鬱與抒情的氣氛,其旋律由半音階構成。中段,小提琴裝上弱音器奏出寧靜的主題,頗有十二音列的風格。最後一段,持續進行開頭主題的處理。或許有些人認為這如夢幻般的「夜曲」,其實隱藏著深刻的內省,頗有難以了解的意境,然而英國音樂學者雷頓(Robert Layton)就曾讚譽:「蕭氏其它作品鮮有如此凝聚的詩情。」

第2樂章 詼諧曲-快板
是附有中段的三段體。這裡有粗野、狂放的曲趣,表面上有如一首自由的狂想曲,但實際上是被規律地駕馭著。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蕭氏在此樂章首次運用了他日後所採用的獨特調性組合技法,也就是他按照自己的德文譯名D-S-C-H(即D-E♭-C-B四個音高)來做調性上的設計。自1950年以後的作品[筆者按:尤指第10號交響曲的第3樂章與第8號弦樂四重奏]就有如此以音樂字圖案型態出現的故意安排;似乎這種處理方式是對當時史達林大時代的反諷,甚至有人認為這種設計是無形中在傳達他對「個人崇拜」的想法。

第3樂章 帕薩卡里亞舞曲-行板
蕭氏喜愛採用此種曲氏,以表達某種高貴的感覺。本樂章由主題與八段變奏構成,是全曲當中給人最優美的樂章,它並且以古典形式之姿出現。本樂章先由低音琴奏出主題,法國號則以三連音的音型來呼應。由第1變奏到第8變奏,這當中有許多精彩的變化,最後再由具有無伴奏奏鳴曲的長大裝飾樂段來銜接下面的第4樂章。

第4樂章 戲謔曲-充滿活動的快板
輪旋曲式,曲中洋溢著民間舞曲的風格。本樂章由前樂章的裝飾奏直接承接下來,經過四小節的導奏後,輪旋主題由木管樂器吹出,其中充滿舞蹈的節奏,是相當明朗且容易接受的旋律。當這輪旋主題反覆出現時,其中穿插著有切分音效果的第1插入句以及木管與弦樂交替出現的第2插入句。蕭氏在活潑有趣的第2插入句後,巧妙地安排了豎笛、法國號以及木琴演奏第3樂章帕薩卡里亞舞曲的片段主題,並且以賦格的形式出現。在本樂章結束之前有一段急板的結束部,由主奏與弦樂的相互對答帶起,經過一連串熱鬧有趣的競奏後,在快樂聲中結束全曲。[以上內容節錄自本團1999年1月28日演出之節目冊]

本團演出

  • 1999.1.28 俄羅斯之夜 國家音樂廳
    小提琴獨奏:歐陽慧剛

--

--

YANG Eeche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