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第5號交響曲

Симфония № 5 (Чайковский)

--

柴氏的創作階段大致上可區分為三個階段:

一、莫斯科時期(1866–1878),致力於教學與嘗試各種創作題材,並與具有革命性的「俄國五人小組」形成俄國樂壇兩大樂派
二、旅歐時期(1877–1885)
三、回俄定居時期(1885–1893)

第5號交響曲是柴氏在第三階段所寫的作品,創作時間與第4號交響曲相隔十年,雖然他對此曲不甚滿意,但在初演時[仍]博得觀眾熱烈的喝采!

首演

1888年11月17日,於聖彼得堡

分析

第1樂章
奏鳴曲式。一開始長達卅七個小節的序奏,由豎笛奏出陰沉的「命運主題」[筆者按:源自葛令卡的歌劇《沙皇的一生》第1幕第4首歌曲的片段旋律],似乎在向世人宣告命運的降臨。進入呈示部後,轉為活潑的快板,並且出現了以波蘭民謠構思且頗富節奏性的第1主題,隨後第1主題以各種有趣的型態交錯在管樂和弦樂之間。在經過一段推移主題後,屬第2主題的圓舞曲風,安靜而優雅地流洩著,在一長串力度與速度的巧妙安排下,進入發展部。發展部主要由推移主題與第1主題發展而來,強調各個樂器之間的應答,架構工整而靈活。再現部由低音管帶出第1主題,在完整地再現呈示部後,結束部由激烈的總奏到只剩下低音大提琴與定音鼓輕聲的呼應;手法簡潔而俐落,最後在很安靜的餘音下,結束此樂章。

第2樂章
三段體式。由中低音弦啟開如聖歌般的和弦,第1主題由法國號很有感情地吹出,而豎笛隨後跟著呼應,音樂散發出一般期待而又怕受到傷害的猶豫感。就在裹足不前之際,雙簧管傳來稍具流動感的主題,予以肯定、鼓勵。中段,速度轉為生氣蓬勃的中板(moderato con anima),先由單簧管吹出田園風味的主題,此時樂風活絡而聳動起來,在結束此中段之前,小號激昂地吹出「命運主題」,似乎要奮力一戰,整段音樂頓時撐到最高點!經過弦樂四小節的撥奏後,第1小提琴和雙簧管回到本樂章一開始的速度,一切又變得淒美而柔弱;然而經過幾度的推移、發展,在音樂主題不變的情況下,柴氏渾然天成地把音樂推至積極而興奮的高亢中,每個音符每個樂念綿延不斷地擴張,音樂之感人,在此實在表露無遺。就在結束本樂章之前,管樂再度奏出「命運主題」,似乎想把埋藏在心底的嘶喊聲,傾巢而出,在音樂盤升到最高潮之際,嘎然中止。隨後,管樂以嘆息的口吻承接由弦樂主奏的第1主題,音樂再度幽然地唱著,最後只留下豎笛一句惆悵的尾奏。

第3樂章
圓舞曲風,三段體式。在此樂章中可窺知柴氏特有的芭蕾音樂風格,它不再是前面樂章中那種驚惶、無助、渴望的悲情,現在他要跳脫到天真、純粹而快樂的精神領域。在處處流露出優美的旋律與樸實的配器中,讓人不禁陶醉在柴氏特有的夢幻世界中。第1小提琴一開始就奏出優雅的圓舞曲風,這是柴氏的新嘗試;他在第3、第5與第6號交響曲中,均將圓舞曲安排為獨立的樂章,取代傳統的詼諧樂章。A段以柔和而典雅的圓舞曲主題為中心,個個聲部前後輪流承接著;B段則呈現為截然不同的曲趣,以弦樂跳弓的方式帶出精巧而活潑的主題,經由管樂與弦樂之間有趣的對答之後,回到A段優美的線條中。進入本樂章結束之際,穿插了豎笛與低音管的「命運主題」,弦樂則輕輕地附和著,似乎在愉悅的圓舞曲中,仍無法忘懷現實環境的存在。就在重音位置的逐步轉換中,柴氏突然以很強的和弦來結束本樂章。

第4樂章
奏鳴曲式。序奏由弦樂齊奏莊嚴的「命運主題」開始,一切顯得沉重而勇敢。隨後「命運主題」交由木管來處理,音色上已逐漸明朗化,在一段聖詩般的和聲之後,音樂堂而皇之地進入快板的呈示部。氣勢磅礡的第1主題在弦樂的引導下持續擴展,燦爛的總奏更是令人喘不過氣來。接著推移主題由雙簧管溫柔地吹奏著,與先前粗獷的舞蹈主題形成很大的對比,再經過弦樂一段流暢的旋律之後,進入以木管主導的第2主題。在結束此呈示部之前,柴氏安排銅管以齊奏的方式吹奏「命運主題」,雄壯的音樂不禁令人興奮起來,似乎人生不再是那麼宿命!發展部的部分,柴氏著重在調性的變化與發展上,一切都在理性的掌控中。進入再現部時,速度更往前走,有舞蹈節奏的第1主題再次露臉,整體的結構與呈示部[雷]同。接下來,在長大的結束部中,柴氏仍不忘再度提出「命運主題」,然而此時的「命運主題」不再暗自哭泣,而是以豪邁之姿,凌駕一切音型。柴氏在全曲結束之際,安排了這麼令人振奮的「命運主題」,似乎說明了最後終於戰勝命運,進而主宰了命運;這種英雄戰勝歸來的結束感,與柴氏其它交響曲相較,誠屬難得。[以上內容由本團常任指揮呂淑玲執筆]

本團演出

  • 1999.1.28 俄羅斯之夜 國家音樂廳
版權聲明
新北市交響樂團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請勿私自以任何方式轉錄、複製🚫

--

--

YANG Eeche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