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私人的,即是最有創造力的。」

韓國導演奉俊昊:廢青、革命者、奧斯卡金獎導演

Marcus Feng
白吐司計畫
3 min readFeb 14, 2020

--

《寄生上流》拿下「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落幕,韓國導演奉俊昊為全球電影界寫下新的歷史。

🏆 韓國導演奉俊昊是繼 2000 年李安導演《臥虎藏龍》後,第二位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亞裔獲獎者;《寄生上流》更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

在獲頒最佳導演獎的得獎感言中,他如此說道:

「當我年輕時,正在研讀電影的時候,有一句話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最私人的,便是最有創造力的。』

這句話是 Martin Scorsese 說的,當我仍在學時,我研讀他的電影。

光是與其一起被提名,已是莫大光榮。」

不過,究竟導演指的「最私人的」是什麼?是什麼帶給他創造《寄生上流》的靈感?這位80年代就讀首爾延世大學社會學系,不務學業,整天只知道看電影的學生,究竟看見了什麼?

1980年爆發「光州民主化運動」,是韓國政治最動盪黑暗的時期。

政府大規模派駐軍隊進軍大學校園,學生奮力抵抗,多人被捕,死傷無數。七年後,漢城奧運前夕,首爾大學語言系學生會長「朴鍾哲」為了爭取民主、替光州事件平反,被警察以水刑刑求致死,警察企圖以「心臟病發」掩蓋真相,導致「六月民主運動」爆發。

抗暴警察再度進駐校園,死守大門的首爾延世大學學生「李韓烈」不幸遭到催淚瓦斯擊中腦部重傷不治。全國性暴動,韓國政府在民意迫使下同意總統直選,最終迎來民主。

拍攝《殺人回憶》(2000)時的奉俊昊

奉俊昊曾經是參與那場暴政抗爭的其中一人,曾經因為在街頭示威丟擲汽油彈遭到警方逮補。1999年,韓國電影界發起的「光頭運動」,奉俊昊與電影工作者們「剃光頭」靜坐市政府,抗議當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外國電影配額,壓縮國內電影市場。

而後,奉俊昊更因為「拍攝眾多社會階層黑暗面的電影」,被前總統朴槿惠列入「韓國藝文界黑名單」

「其實我不懂社會學,我的精力都花在看電影。⋯⋯儘管如此我還是畢業了。

但我想,在人文社科一邊學習、一邊做電影,要比讀電影專業好。」

《寄生上流》獲頒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

也許正是在如此電影工作背景下,「刻畫所有社會階層生活」儼然成了導演奉俊昊 — — 身為一個來自韓國的故事家 — — 的終極目標。

不僅是成為一個「精準的社會觀察家」,更是成為一個將凌駕於影格的觀眾成功帶入鏡頭故事觸發懸念,超脫於角色劇情重新反思環境與己身的電影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