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厭女|女性愈成功,愈容易招人憎惡?

柏樺 Po Hua
乾 眼 人 Storyteller
4 min readJan 31, 2020

女性從政並且擔任要職,已經成為全球近幾年的發展趨勢。

然而在這樣的趨勢背後,女性相較男性需要克服的難題,可能往往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許多。其中一個難點,便如同《不只是厭女》這本書的主旨:女性在職涯發展或任務執行上,經常得面對許多由厭女情結Misogyny,或稱厭女症)構建出來的隱形阻礙,而顯得寸步難行。

當我透過 Google Trends 搜尋「厭女情結」時,發現自從 2010 年起,網路上愈來愈多人試圖搜尋並了解該詞彙意涵;截至 2020 年前,還曾出現過 3 次搜尋熱度暴增的現象:

第一次出現在 2012 年 10 月,當時澳洲總理茱莉亞.吉拉德(Julia Gillard)向反對黨黨魁東尼.亞伯特(Tony Abbott)發表演說,以回應她長期遭受到的性別歧視。

第二次則是在 2014 年 5 月「伊斯拉維斯塔槍擊事件」。當時美國一名 22 歲男子艾略特.羅傑(Elliot Rodger),由於成長背景、長期交不到女友等因素,孳生出對女人恨之入骨,最終採取殺戮「報復」計畫。到了 2019 年時,這起事件甚至還被拿來和電影《小丑》(Joker)作過比較。

最近一次──也是搜尋度飆升最高的一次──是在 2016 年 11 月,當時川普(Donald Trump)與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角逐美國總統期間,屢次爆出侮辱女性的言論和行為,被許多媒體貼上「厭女者」標籤,甚至被延伸作為報導題材。

「女性不應該涉足男性地盤!」

當女性涉足到一個在今日以前屬於男性的特權(例如:社會上的領導位置、影響力等)或是好處(例如:聲望、身分等),或是打破了他已經失效或不再被普遍執行的規矩時,某些人就會以怨懟或憤怒的方式作回應。

作者解釋,很大一部分的厭女情結,是「用來監督與執行這些社會角色,並且從這些女性身上取得道德好處和資源,以及用來抗議她的不參與、她看似輕忽的態度或背叛。

「這反映了一種剝奪感心態,認為女性應該是奉獻、關心、慈愛與體貼的,而非渴望權力、冷漠,並且支配的。這也涉及了一種獨占心理,用來為那些一直以來都是受益者的男性們,保留某些假定的集體道德認可和讚揚位置。」

性別歧視應被視為父權秩序的「辯證部門」,厭女情結則是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門」。前者是意識型態,後者是執行機器,兩者身為父權秩序的左右護法,缺一不可。

很多時候性別歧視之所以得以運作,是因為人們習慣將性別差異視之理所當然,並把父權體制邏輯下的社會框架給正當化。總括來說,這些行為目的都是為了維持或重建父權的社會秩序。

這些聽起來感覺像是在討論「其他人」,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厭女者,或是助長厭女現象的幫兇。

作者在書中舉出一個最明顯的例子:雖然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期間,經常以不當字眼侮辱女性,但最終仍然有許多女性將神聖一票投給川普,這是因為「她們對典型會成為自身伴侶的白人男性有著強力的忠誠規範。」

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在某些時候,其實都可能具有運作厭女現象的能力,且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上,甚至在不經意的玩笑之間,都可能展現、或助長了這樣的意識。

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無法避免這樣的言論或行為,除了時時警惕外,如果不慎作出這樣的舉止時,勇於承擔及負責亦是一種可行方式。

乍聽之下很簡單,但對那些不願或難以承認錯誤的人來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

柏樺 Po Hua
乾 眼 人 Storyteller

閱讀、攝影、寫作、徒步|平時感性,做事理性|生活的目標是,當一個說好故事的人| 聯繫方式:tony18120141995@gmail.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