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為什麼詐欺犯的虛構故事,如此成功?並讓受害者對騙局深信不疑?

柏樺 Po Hua
乾 眼 人 Storyteller
8 min readAug 11, 2018
騙局: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

詐騙手法成千萬種,而一般新聞常見的,如接到來電時說道「你們家的誰誰誰發生什麼事情了,需要請你立刻匯錢過來」、或是「您先前網購商品發生重複訂單問題,需要請您到附近的操作機臺,立即操作確認是否有重複扣款,如果有,我們將協助您取消重複扣款動作」等等,這些荒謬的詐騙理由,搭配上特定的情境話術,製造出讓受害者感到慌張、錯亂的景況,而當人們的「情緒」上鉤之後,很可能就已在不知不覺之中,將大把大把的現金匯入詐騙集團的帳戶裡頭。直到最後階段,詐騙集團也早就收拾好釣竿,不知哪裡去地繼續誘騙其他大魚。你卻還想要和對方多聊幾句,而對方早不理你,消影無蹤。

如此故事聽來,彷彿只會發生在老人家身上似的,其實不然。根據近幾年臺灣詐騙受害者年齡比例,是已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然而受騙理由有所不同,並且多半與「網路使用」有關,從網路購物到愛情交友,各種年輕人頻繁接觸的網站、軟體,便是詐騙機會的缺口。

然而,當我們聽到上述這類案件時,不免都會心生懷疑:這麼蠢的事,真的有人會笨到被騙嗎?

嘿!話別說得太早。

在詐騙行為發生當下,受害者最需要的其實正是旁觀者的協助。在《騙局》一書裡頭寫道,雖然旁人客觀來看一清二楚,但深陷騙局的人往往不認為自己正陷入騙局。這是因為,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人們往往相信「或許自己是例外的幸運兒」,或是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容易上當。

而之所以會上當,作者認為其實包括另一項原因,也就是情況因素(時機)。在書中寫道,「會不會上當和你是誰無關,但和你的生活狀況有關。如果你常感到被人孤立或孤獨寂寞,那麼就特別容易受騙。」除此之外,「當我們消沉低落,就會渴望掙脫低潮,此時平常看來愚蠢的計畫或建議突然變得有趣起來,令人心生嚮往。受害者不一定愚蠢無知或心有貪念,只是詐欺者現身時,他正處在格外脆弱的情緒狀態。

舉例來說,假設某人長期獨居、每年與子女相見的時間甚少,當詐欺犯以「子女發生事情」為誘餌時,人們就容易上鉤;或是某人在認為自己足夠聰明、絕不可能被騙的前提之下,當他接收到詐騙資訊時,可能不覺得這會是一場騙局而導致警覺性降低,直到乖乖地匯款給了對方之後,才從幻夢中呀然驚醒。

這些案例時有耳聞。只要手法對了,任何人都可能是受害者。因此,別再認為自己不會被騙了,那些自認聰明者往往成為下一個上鉤的人。

除了上述舉例的詐騙技法外,本書花費大半篇幅描寫的是更加高明,同時也更令人厭惡的詐騙手段:宗教斂財、金融詐騙、旅遊與彩券詐騙、藝術品詐騙、靈媒神蹟等。而這些類型的詐欺犯,往往需要事先做好精細的詐騙規劃,以及具備待人冷漠、更懂得操弄人類心理的特質,如此高手甚至被喻為「直覺精準的心理學家」。

2018 年 5 月 30 日,一名 24 歲的年輕臺灣女孩李敏,以自稱擔任過國外時裝週首席彩妝師的傲人資歷(後來被查證有部分作假),上遍各大媒體版面、受邀前往各大院校演講,甚至宣稱有出版社將為她出版自傳(後來傳出暫被取消)。今年五月起,她更在台北開班授課一天要價 1 萬 9 千元起跳的彩妝課程,並有多人完成繳費報名。

由於該案件仍在進行審理,尚無法說明實屬詐欺。但若以「類似且已確定為詐欺案件」的例子來看,這些手法除了使人對於「科技愈進步,愈有助於詐騙」的事實感到驚訝外,受害者及詐欺犯的心理及行為變化,更使我們發覺到人性諸多不可思議之處。而其中,最讓人感到好奇費解的,便是受害者為何不願意承認受騙?以及,為何詐欺犯就算被逮個正著,還仍然要繼續騙下去?

圖片來源:Unsplash

為什麼「受害者」願意相信謊言,至死方休?

當我們都說某人已經被騙了,為什麼有些時候,某人卻仍然繼續相信謊言?

此現象乃因不同個案手法,可以探討出許多不同面向的原因。而本書也強調,若探討出來的答案可以很簡單,那麼受害人數與個人特質就不會如此多元。我們人類內在的強烈感受,比如貪婪、飢渴、欲望等,都會影響人們被騙的可能性。

「他們亟欲獲得騙子謊稱的利益,失去基本判斷能力,不顧別人眼中顯而易見的詐騙線索。他們心中欲望熾烈,無法看清。」

情況就如同上鉤的魚,想要單靠自己力量脫鉤,可不容易。「當人心有定見(不管是接收到或自行得出),就會認為周圍的一切都證明他的意見很有道理。」培根曾經寫過:「即使明明有更多更重要的反證,人總是忽略或輕視,或置之不理。人不計一切代價只想確認原本的想法正確,不管這種想法多麼危險。」

詐欺犯要騙取的其實是人們的「信念」,一旦你相信了,你的錢財、名譽什麼的他們也都能夠輕鬆到手。

而當騙局遭到揭發時,為什麼還有許多人不願意面對事實?本書解釋了「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意即是減少損失代表承認錯誤,而承認錯誤所要付出的心理成本卻又相當高。換句話說,當你投入愈多之後,你就會愈不甘心選擇放棄。

然而,當人們繼續假裝先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決定時,就能避開或減少承認失誤所感到的痛苦不快;甚至,有些人還會為了要證明自己真的是對的,而決定增加「投資」。

除此之外,「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也使得我們認為自己手上的東西比別的東西更有價值。當一個人擁有某項物品,就會高估該物品的價值。如果其他人要求換取你手上的物件時,你就會希望是更高價值的物件作為交換。而如果我們感到驚嚇、逃跑或半途放棄,則會因為一時膽怯而後悔不已。因此,詐騙專家拋出獲利誘餌,就是要引發這種心理模式。

綜合以上來看,沉沒成本謬誤讓我們不願發現自己的錯誤,也不想偏離預設的路徑。稟賦效應鼓勵我們保持現狀,不要改變自身作為,讓自己相信一切看來樂觀正面,前景美好順遂。

「現在回頭想想,在過程中,我就一直覺得某個地方、或某項步驟好像怪怪的。」這句話是許多受害者回憶時常說的話。反過來看,如果當下就覺得奇怪異常,那為何會選擇繼續被騙下去呢?

《騙局》作者解釋,這是因為人們會做出幾種行為來降低認知失調(dissonance reduction):
第一,換個方式解讀現實:告訴自己一切都很合理,只是思考角度有問題。我們選擇性地尋找新證據且忽視相反資訊,好確認原本的信念無誤。
第二,改變早先的期望:其實我早就覺得這會發生,沒什麼不合情理。
第三,身體力行,改變現實。

一般來說,前兩項方法比較容易執行。改變你的認知或記憶,比改變自身行為模式要容易得多。因此當處在騙局裡時,受害人可能會感覺到「懷疑,但有可能是自己多想了」,而選擇繼續被騙。

「詐欺犯」的必要之惡:用謊言包裝謊言

相對的,騙子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盡可能與受害者建立信任、讓人們對騙子產生好感。

在某些高階詐騙技法裡,他們常假扮成受害者渴望成為的對象,或是受害者希望往來的對象、和受害者有共同點的對象、受害者仰慕的對象、你會希望大家知道你們有交情的人。這些身份都賦予騙子參照權力,一旦拋出誘餌,受害者將毫不猶豫一口咬上。

比如說,如果你正巧是以彩妝技能作為飯碗,而看到了某位擁有在各大時裝週擔任彩妝師的經歷的人開授課程,那麼,你就會為了成為像對方一樣,或是與對方有機會建立交情、有來往,而毫不猶豫付費加入課程。

雖然你一開始會感到猶豫,但是只要騙子說的謊包含愈多細節,例如在 Facebook 粉絲專頁、IG 或部落格等,放上更多貼文、影片來解釋課程或個人背景資訊,你就會開始感到放心、減少懷疑,如此一來,詐欺犯所設下的騙局破綻就會呈現得愈來愈少,順利獲取你的「信任」。

透過愈高明的技巧來行詐騙之術者,為何往往都是經歷一段時間之後,騙局才會被揭發出來?甚至為什麼在詐欺犯行將就木之時,其騙局都還沒被揭發?

本書作者解釋道,很簡單,是因為「名聲」作祟。

前述說過,大多數人往往認為自己很聰明,因此絕對不會受騙;但反過來說,當聰明人發現自己被騙的時候,往往也難以開口承認自己並不聰明。一旦承認了,心裡便會產生「完了!別人都知道我並不聰明」的感受,使自己以為名聲降低了、自尊受損了。這時候的心理感受是可能多過於實際上帶來的影響,因此人們寧願假裝一切沒事,或繼續被騙下去,就是不願意去報案、去揭發騙局,承認自己「被詐騙」的事實。

預防受騙,勢必理解人心

作者說道,想要降低受到詐騙的可能方法,就是在當你感受到不對勁的時候,適時提高警覺,且勿衝動行事。

「獲取相關知識。」作者補充說道,這會是更好的預防方法。以魔術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能夠事先知道某種魔術如何施展 — — 魔術與詐騙手法同樣層出不窮,但若能夠知道該技法中的「如何做」與「什麼果」 — — 的話,你就能夠保持理性、減少驚訝,至少變得不那麼容易上當,且還能夠去應對接下來發生的狀況。

這裡也必須強調,所謂「知道更多」的用意,並非是讓自己變得更懂得如何詐欺。謹記,別讓自己成為詐欺別人的人,這才是所有人透過這篇文章、或閱讀這本書時,最需要明白的事。

--

--

柏樺 Po Hua
乾 眼 人 Storyteller

閱讀、攝影、寫作、徒步|平時感性,做事理性|生活的目標是,當一個說好故事的人| 聯繫方式:tony18120141995@gmail.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