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觀察學:從日常生活展開眷村觀察

「人們用建築的手段來為自己的存在於世創造生活空間。」— — 諾伯舒茲,《居住的概念:走向圖形建築》

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落腳臺灣,他們所在的地方稱之為「眷村」。眷村和我們傳統認知的村落有些不同,這裡既不是誰的家鄉,也沒有源遠流長的歷史,這是一個生命歷程中短暫的停靠站、是一個居住上的權宜之計與妥協;不過,人與空間的互動就如同諾伯舒茲所言,也許心中念的是對岸的土地,但是對於「家」的渴望也驅使這些沒有血緣關係卻有著共同處境的人們攜手合作,在生活條件不甚理想的環境當中一同打造一個既屬於大家、也屬於自己的安居之所。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眷村的生活場域中,居住者和家庭成員的感情羈絆以及和左鄰右舍的互動情誼,都會在空間的布局與擺設中有所顯現:和鄰居隔著一道紙門一同生活、在巷口與榕樹下談天說笑、以及穿梭在錯落房舍之間嬉戲打鬧的孩童構成了一幅描繪眷村的風景畫。 事實上,眷村內每天上演的日常生活進行式,正是人與空間在特定條件下互動展現出來的結果。 專題一「日常風景」及專題二「日常實踐」將和讀者一同進入當代臺北的眷村場域當中,尋找眷村風景中人與空間背後隱藏的精采故事。

眷村固然對於居住、生活於其中的人們有其情感意義,不過在眷村大門日漸對社會敞開之際,眷村中的空間與人在組成及互動上也逐漸有了變化。對不是在眷村長大的你或我而言,眷村可以或應該是什麼?此刻的眷村除了留下一部分珍貴的過去,是不是也正在創造新的歷史?專題三「日常書寫」邀請大家拿起紙筆、邁開腳步,實地走一趟眷村建構屬於自己的眷村印象。

承上,由於眷村是一個獨特時空背景下誕生的產物,隨著時代、政策、社會因素的改變,原眷村人與建築房舍彼此「分道揚鑣」是不可逆的既成事實:老眷戶們搬至國宅、高樓當中,舊屋舍則面臨拆除改建或修復再利用的命運,眷村保存運動便在這樣的情境下展開。以保存的行為本身來看,硬體建築的留存雖然歷經波折,但技術上仍相對容易,然而何謂「眷村文化」以及該「文化」應如何保存,至今卻仍存在著模糊的操作與解釋空間。在專題四中,藝術家原承伯和來自社會學及建築學的兩位學者李廣均、榮芳杰將和大家深入談談對於這個議題的看法。

綜而言之,眷村自成立以來,以「日常生活」緩慢而穩定地建立自身形象,儘管如今空間中的人事物有了改變,但是「生活」與「日常」依然以轉化過的形式在場域中傳承、持續。本期《眷村觀察學》以日常生活為主軸,邀請大家從觀察眷村中人與空間如何互動開始,希望在紙上閱讀、實地觀察及議題討論的安排鋪陳之下,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眷村之於自己的特別意義。

  • 以上文字收錄於在地偏好工作室製作的《眷村觀察學:日常生活進行式》出刊前言中。
  • 《眷村觀察學:日常生活進行式》可以在四四南村、中心新村、煥民新村及嘉禾新村免費領取(領取時間以各館開放時間為準,領取辦法請見各眷村線上、實體公告或直接向單位詢問,數量有限領完為止);如無法前往也可以由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網頁下單購買,或自讀墨google電子書網站免費瀏覽全書。歡迎對眷村文化、台灣城市及建築空間有興趣的朋友們閱讀收藏。

--

--

在地偏好工作室
topophiliastudio

「在地偏好」是一間承接地方研究、空間觀察、視覺設計、插畫創作的工作室。「Topophilia」即為「在地偏好」之意,又可譯為「戀地情結」。我們擅長觀察、記錄複雜的空間與生活細節,再將其轉換成為易於理解的視覺表現。作品包含地圖繪製、田野調查、插畫創作、課程規劃、駐村研究等多重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