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愛爾希:當代城市空間的觀察與解讀

「人們喜愛秩序甚於失序;他們掌握慣例而非實體;他們喜愛指導手冊,而不是眼前的混亂。」──詹姆士.克里弗德,《文化的困境》

「城市裡四起的紊亂令人深感冒犯:它們的式微傷害了我們的自愛,粉碎了我們的自尊。」──柯比意,《都市學》

談到城市景觀,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腦中很快便浮現出某種特定印象,而我們腦袋裡面的景色很可能和插畫家羅賓森在《時代紐約》中描繪的非常相似:櫛比鱗次的摩天大樓布滿圖紙,大樓的立面由密密麻麻的窗戶所構成,形成一幅令人眼花撩亂卻又富有秩序感的迷人風景。孩童對於城市的理解似乎也是如此,如果留意小朋友隨手塗鴉的高樓房舍,常常可見整齊排列的方窗或水平帶窗,彷彿暗示人類從小就有一種為環境賦予視覺秩序的傾向。長大後的我們,期待城市、社區、街道乃至自己的家中能夠保有整潔明快的樣貌,不過一個被整理好的空間在經過日常生活及時間歲月的洗禮之後,有時卻與我們的期待背道而馳。

這或許可以解釋許多台灣人談到違章建築就會感到困窘不安,為什麼我們的街頭巷尾看起來總是很雜亂呢?雜亂就是醜嗎?整齊就是美嗎?為什麼大家會為了「美感」爭論不休?從近幾十年來台灣各地常見的街招改造、都市更新的景觀重塑以及新建大樓對於內外空間日趨嚴格的使用規範,正反映了人們對於混亂的厭惡和焦慮,以及亟欲為空間施加一套秩序方能心安的心情。

事實上,乾淨、純粹的空間樣貌也是建築專業者偏好或致力追求的目標。理論上我們可以將設計視為一項「整理」空間的任務:專業者接受委託,將空間使用者的習慣、喜好、個性、需求重新規畫並妥善安排。因此,透過設計規劃完成的房屋及街道,其背後隱含著一種概念上的純粹性,無論其設計得多麼活潑有趣;而建築史研究者則透過回頭檢視建築物的設計意念或探究其歷史脈絡及藝術價值,來對建築物提出分析與見解。與此同時,在開展傳統聚落及風土建築的研究時,從眾多建築物當中找出原型(prototype)也是研究者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弔詭的是,這種純粹性在現實世界中幾乎不存在,實際身處台灣城市的街道當中,眼前的建築往往充斥各種風格、技術、傳統甚至價值觀的拼裝及混用,在缺乏明顯規則或秩序主宰的情況下,這個景觀大雜燴往往令專業者難以展開分析解讀。

我們可以用一首名為〈愛爾希〉的詩作進一步探討這種「面對街道建築卻無話可說」的心情。在《文化的困境》書中,歷史學者克里弗德指出,這首詩中描述了「一位十五歲前往美國郊區的白人醫師家庭幫傭的印地安少女愛爾希」,這個角色令人類學家感到相當不安:一個我們認為理應在大草原上奔跑的印地安少女居然落入了如此格格不入的生存處境,正是這種文化上的「拼接」、「不倫」或是「喪失純真」讓我們感到尷尬困窘。克里弗德以這首詩告訴我們,如今「所有事物都在解體當中[1]」,而我們心中懷想的那種純粹或帶有本真性的文化也早已崩解。回到建築來看,此刻我們眼前的街道景觀,是否也早已變成(或一直都是)一個充斥著「愛爾希」的世界?我們以及設計師心中想像的乾淨、純潔的城市、街道或建築真的存在嗎?而面對建築版的愛爾希,我們又該如何觀察或解讀?

許多建築的外觀常常透露出豐富的訊息與故事。

如果想要重新「正視」台灣城市複雜的街道景觀,也許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寫作實驗:邀請一位或多位作家、速寫家或是單純生活在城市中的你我,對於建築物外牆的材質、觸感、光影,以及陽台、冷氣機、盆栽的分布與使用狀況展開詳細的寫錄工作,例如:

「二樓陽台的黃金葛綠葉從紅色欄杆縫隙中滿溢出來;三樓陽台空無一物,表面覆著層層水垢的窗戶玻璃上,依稀透出老舊的粉色窗簾。」

若集結大家的書寫成果,就能透過文句構成一個鉅細靡遺的「城市表面」。藉由這樣的再現過程,是不是我們將有機會以過去不曾體驗的視角重新理解一棟公寓、一條街道、一個社區乃至一座城市?法國作家喬治.培瑞克的小說《生活使用指南[2]》就曾以一棟公寓建築為題,為其中的各個房間、樓道、電梯、地下室展開書寫,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故事,卻又彼此相關。這本實驗性的小說透過空間書寫展現「當代社會生活裡人們所關注的一切題材[3]」,而其內容「可以拆零[4]、重組,有無數種閱讀方式」,就像我們看待城市的方式也是任意汲取其中片段,再重新拼接而成。

在上述書寫實驗中,設計師的意念、建築原有的概念性、空間內含的規則、日常生活的軌跡、人們對有形無形制度的挑戰,都會在文句中重新被弭平、拆解及重組。如此「消除潔癖」的觀察方式或許才是面對愛爾希的健康態度。這些描述承載了我們對於都市的經驗、感受與觀察,我們不見得能夠從中找出某種純粹的原型或普世法則,但是我們可以同理、進而從中理解眼前景物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從這些平凡和平庸的建築與街道景觀當中,重新思考「秩序」在人類生活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建構秩序之後我們獲得了什麼、失去了什麼。若再大膽一點的思考,一套秩序背後隱含的「乾淨、整潔」永遠僅是城市的部分而非全貌,因此探究人們如何建立規則、挑戰秩序、包容失控,並重新正視「街上的愛爾希」的存在,才是解讀當代複雜多變城市空間的關鍵。

多種造型元素及使用痕跡拼組而成的建築立面。作品源自林思駿《台北建築觀察》。

[1] 「……所有事物都在解體當中。所有的美好而純樸之地都遭到毀壞了。某種文化上的不倫關係成了一種歷史感官,無法受控而蔓延,驅使著一連串彼此相關的事物。」以上文字節選自詹姆士.克里弗德《文化的困境》p.77,左岸文化出版

[2] 《生活使用指南》目前於台灣尚無繁體書出版,此書名為《空間物種》的譯者許綺玲所譯。簡體書名將其譯為《人生拼圖版》。

[3] 引用自博客來網站《人生拼圖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4] 引用自《人生拼圖版》書衣的作者介紹,「拆零」為中國大陸用語,意指拆開零售之意。

延伸閱讀:
《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詹姆士.克里弗德,左岸文化出版
《人生拼圖版》,喬治.培瑞克,中信出版社
《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林思駿,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平庸建築論:建築設計背後的人性與神性〉,林思駿,週刊編集no.72

--

--

在地偏好工作室
topophiliastudio

「在地偏好」是一間承接地方研究、空間觀察、視覺設計、插畫創作的工作室。「Topophilia」即為「在地偏好」之意,又可譯為「戀地情結」。我們擅長觀察、記錄複雜的空間與生活細節,再將其轉換成為易於理解的視覺表現。作品包含地圖繪製、田野調查、插畫創作、課程規劃、駐村研究等多重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