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肌膚之目》:重新思考「空間感知」背後的理論價值與其困境

圖片來源:https://www.ghibli.jp/

「當今過分強化的建築思維與概念導致了它的物質性、感官性與實體本性的消失。充作當代先鋒的建築,通常忙於建築自身的宣講以及描述這一藝術可能的邊緣領域,而非回應人類存在的問題。這頗有缺失的重心引發了一種建築的自我中心主義,它是一場限於主觀與自治的,卻脫離了我們共同存在現實的建築討論。」

這段文字出現在芬蘭建築學者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Uolevi Pallasmaa)的《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書中。帕拉斯瑪藉此書批判了建築專業界長期以來過度仰賴視覺做設計的現象,而視覺又與大腦認知的「美」有直接連結,因此「自我陶醉的眼睛將建築僅僅視為自我表現的一種手段」,具有服務性質的建築設計成為了「一場脫離了精神實質與社會聯繫的心智藝術的遊戲」。有鑒於此,探討眼睛之外的身體器官如何感知空間,並將其化為理論與實踐方法就顯得相當重要。

將近三十年前帕拉斯瑪寫下的這段話,套用在此刻的建築教育與實務界當中,依然令人警醒。不過現在「空間感知」這四個字對建築專業者並不陌生。從教育面來看,「探究身體如何感受空間」是專業者訓練養成必須學習的基本概念;從實務面來看,人體空間感知的討論亦是許多建築師發展設計操作的概念依據。

《肌膚之目》英文版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amazon.com/-/zh_TW/ref=nav_logo

如果將這本小書放到建築史的時間軸上檢視,1996年出版的《肌膚之目》延續後現代建築理論中對於功能主義的批判,從著重精確機能區劃的空間設計轉而探尋空間之於人的「意義」。書中以多篇文章串聯強調身體感知的重要性,從作者援引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及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理論,可以看出帕拉斯瑪的思想承繼二十世紀中後期以來建築現象學的思考脈絡。

若把建築現象學相關書籍包括《場所精神》、《空間詩學》與《肌膚之目》一字排開比較,不難發現帕拉斯瑪的敘事口吻最為平易好讀。《肌膚之目》是一本散文合集,書中前半先展開對於「視覺凌駕一切」的質疑批判,後半再帶到如何以觸覺感受空間,並援引建築師的作品作為理論實踐的應證。主題式短文集一直是建築專業者及學生廣泛接受的書寫形式,好處是讀者可以快速掌握作者欲傳達的觀點,因此該類型的書籍亦常被用作「設計靈感參考書」,不過其對於縱向的理論延伸與思考深度就明顯不足,也為此種書寫方式埋下風險,因為這些簡短片面的敘述很有可能在設計操作中淪為一種片斷化、符號化甚至口號化的引用。

承上,我們應該更嚴謹地來看待「人如何感知空間」的議題,並試著對帕拉斯瑪指出的「人如何聽、如何聞、如何觸摸」的各種論述提出質疑,因為從書中的敘述中,我們似乎無法找到真正「具體鮮活」的人的形象 — — 如同作者本人所說,書中的內容建立在「個人的經歷、觀點和思考上」,在缺乏更細緻的關於「人」的研究文獻支持之下,一個人「喜歡什麼質感或聲音」很有可能被作者武斷地決定了下來,這種菁英式的詮釋解讀,勢必為這一套說法帶來破綻。

我們應該注意到,雖然帕拉斯瑪試圖以「空間感知」為題,挑戰、修正當代建築師心中的「自我中心主義」,不過隨著他的敘述鋪陳,一個抽象的人的「模型」悄悄地在書中被建構出來,而該模型的誕生正源自於作者集結諸多「專業者」的說法加上自身主觀認定的結果。從概念上而論,帕拉斯瑪的作法其實與柯比意早年提出的模矩人(Modulor Man)沒有太大差別,因為所謂「好空間」的認定,還是建築師說的算數。

柯比意提出的「模矩人」創造一個抽象的人類身體模型。(圖片來源:https://www.archdaily.com/

若我們再將視角拉得更遠,過去眾多由帕拉斯瑪、諾伯舒茲、巴舍拉、海德格等人所提出、創造出來與空間感知有關的名詞與論述,在不斷經由建築師引用及再詮釋的情況下,又反過頭來助長了新的自我中心主義的形成。「空間的感知」從原本帶著批判視角的涵義,接著成為一種流行論述,到後來又轉變成一種為設計概念服務的修辭工具。極常被引用,散見於建築展覽、作品當中的「場所精神」這四個字即是一例。

如今儘管針對空間感知的討論熱度不如以往,但帕拉斯瑪對於「當代先鋒建築」的批評仍犀利有效,再讀一次《肌膚之目》的內容,我覺得這本書作為建築學科的必讀著作依然當之無愧,原因在於其所鼓吹的對於「人」的關懷態度,應作為建築專業者價值觀養成的根本知識。不過,面對理直氣壯的建築自我中心主義,如何「修正」及「更新」空間感知的相關論述,探討「人」何以於空間中真正(而非形式上的)安定下來,就顯然更為迫切。

我認為以「空間感知」為題的討論如果要突破上述瓶頸,必須跨領域地引入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方法,對「人如何感受空間」進行更細緻的調查分析。研究空間是建築專業者的專長,不過研究人對空間的感受、記憶及各種反應,就必須借助其他學科的理論支持。同時,這些探究人與空間關係的研究成果應該也要列為建築學科教育的內容,避免我們一再地一廂情願揣測「人喜歡什麼空間」。目前在地偏好工作室也是以此為方向進行觀察、書寫與創作,期盼發掘空間論述的其他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認為空間感知這套理論亦可以嘗試和當今熱門的「地方學」對話,當建築專業者心中想像的「感知版模矩人」加入了文化、歷史、氣候、民俗信仰以及種種「當代情境」因素,就可以從一種普世性的抽象模型當中抽身而出,對於人如何感受空間、經驗空間就能有更細膩的說法,接著再以此為基礎展開設計操作。

說到這裡,雖然文章提及了《肌膚之目》論述上可能的缺陷或盲點,不過這本仍是我非常推薦的建築理論經典,在如今建築書籍逐漸休閒娛樂化的當下,能夠站穩腳步,好好說完一件事的書其實相當少見,推薦給對於建築空間與人體感知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更多在地介紹在我們的臉書頁面「在地偏好Topophiliastudio
*喜歡我們的文章,也請您不吝拍手給我們鼓勵喔!

--

--

在地偏好工作室
topophiliastudio

「在地偏好」是一間承接地方研究、空間觀察、視覺設計、插畫創作的工作室。「Topophilia」即為「在地偏好」之意,又可譯為「戀地情結」。我們擅長觀察、記錄複雜的空間與生活細節,再將其轉換成為易於理解的視覺表現。作品包含地圖繪製、田野調查、插畫創作、課程規劃、駐村研究等多重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