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人手上都有google map,我們為何還需要紙本地圖?

《縮時旅行:馬祖戰地文化秘徑引路指南》,在地偏好工作室設計

日本地理學者若林芳樹的著作《地圖進化論》(繁體書譯名為《地圖會說謊》)當中提到,google數位地圖的發明使得「地圖」的形式和效能產生大幅度的轉變,要把這樣的變化稱之為地圖界的革命也不為過。但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一項意料之外的副作用:數位地圖的發明使得我們不再需要費心認識城市空間,因為我們可以將對街道、公園的地址及方位儲存在「大腦以外的地方」──需要的時候只要拿出手機查看就可以找到解答。如此一來我們的頭腦也會自動判定許多知識將「不須要被記憶」而自動忘記,此現象被美國的心理學家史帕羅(Besty Sparrow)稱之為「谷哥效應(Google Effect)」。

舉個例子來說,十年前的計程車司機對於城市的掌握理解與今日相當程度依賴「導航地圖」的專職駕駛可能相當不同。電影《落日殺神》的主角馬克斯可以隨口說出哪條路在什麼時間會塞車,哪裡的紅綠燈較多,哪段路應該走高架橋較好,依據他的行車經驗給予客人一段最「省時快速」的路線;然而,如今多數駕駛人包括新興的UBER司機在長期使用數位地圖導航的情形下,對於城市的理解可能變得更為片段且零碎。根據上述的情況,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合理推測,過往像計程車司機這樣的「認路達人」,其所具備的「熟記一座城市道路及街道的空間認知能力」,或許也將被數位工具取代而漸漸弱化、失傳。

承上,利用數位工具輔助工作及生活雖然為人類帶來方便,卻使得我們與生俱來的某些生物本能可能因此退化,此現象不免讓人想到皮克斯的賣座電影《瓦力》當中的動畫場景:故事中的人類四肢短小、身體肥大,整天坐在電動椅子上看電視喝可樂,一切生活事物都由AI人工智慧代理,看似舒適愜意的場景卻也讓人警醒。換句話說,過於「精準」的電子地圖不但有可能降低我們的空間感知能力,亦可能侷限了人類的想像力與創造的潛能。日本手繪地圖推動委員會在《手繪地圖畫起來》書中曾指出有時候地圖應該「稍微缺乏距離感、方向以及高低差等地形的正確性」,因為在缺乏地圖提供「標準答案」的狀況下,人們的感官雷達才會開啟,進而好好花時間探索地方。

然而,在電腦製圖技術愈來愈進步的二十一世紀,數位地圖早已成為社會大眾不可或缺的存在,鑒於電子地圖更加精確、更為即時且又唾手可得的特性,或許我們更應該重新思考傳統「紙本地圖」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如今拜科技所賜,我們幾乎已經可以將「尋找目的地」的需求放心交給手機或電腦裡面的數位導航地圖,因此「紙本地圖」的意義應該要跳脫傳統的「找路」功能,向讀者傳達不一樣的空間資訊才行。

就工作室過去幾年製作紙本摺頁地圖的經驗來說,「寫實或精準地呈現當地景物及道路網」一直都不是主要的設計考量,比起客觀如實地描繪地理風貌或街道格局,我們更加注重如何透過地圖圖面表現地方的獨有特質。以〈蟾蜍山生活地景圖〉為例,這張地圖我們希望強調位於蟾蜍山半山腰的煥民新村社區鄰里與土地如何互動共生的氛圍,圖面當中村落入口大樹、聚落房舍及山頂的雷達呈現聚落的空間布局,同時畫出家家戶戶的內部空間揭露左鄰右舍密切的往來關係;除此之外插畫當中也加入了不同時間點的歷史事件、活動以及地方的傳說故事。將不同主題的地方知識整合成為一張新的地圖,背後的實質意義是讓讀者了解人們在這裡的生活軌跡。如何決定、選擇並表現出我們想要述說的故事才是這幅摺頁地景圖的創作精神所在。

由工作室設計的〈蟾蜍山生活地景圖〉以「大蟾蜍」加上建築剖面圖構成山城風景。

〈給時光旅人的縮時旅行:馬祖戰地文化秘境引路指南〉則是另一種製作紙本地圖的嘗試。在這一組地圖集當中,我們以鳥瞰圖揭露秘境的地點位置,但是在街道名稱及距離等攸關「指路」的地理資訊卻被適度的簡化處理,除了為所謂的「秘境」保留一點找路的樂趣及神秘感,地圖摺頁內附的大量地方歷史和趣味知識也是這一組作品的特色。我們希望紙本地圖應該引導讀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地方」,而不是清清楚楚的告訴讀者「來到這裡及那裡之後你應該要做什麼」。

在〈給時光旅人的縮時旅行:馬祖戰地文化秘境引路指南〉當中,大量的地方資訊讓讀者自己選擇感興趣的主題與探索路線。

至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故事地圖〉則是將工作室2020年出版書籍《隱蔽的空間》當中部分故事視覺化的成果,在這張地圖裡面,我們有意地將寶藏巖的鳥瞰地景加以變形,並設定三個不同的探索路徑,讓讀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認識寶藏巖。無論讀者是在聚落散步的過程中依序閱讀地圖裡面的小故事,還是在拿到摺頁的當下就一口氣地看完了所有的內容,這些文字的安排都是為了讓讀者意識到這些景物的背後其實具有多重的意涵,眼見有時候不一定為憑,花一點時間認識地方背後的歷史,或許我們就能獲得更多的啟發,也能夠更深刻的認識寶藏巖這個地方。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故事地圖〉當中提供三個不同主題的路徑供讀者選擇。

儘管若林芳樹在《地圖進化論》書中指出地圖數位化可能會造成人腦的空間認知萎縮,傳統紙本地圖及所謂的「製圖師」及「地理測量員」也可能面臨被數位地圖及AI人工智慧取代的風險,但他在書中也提到地圖的製作最終還是回歸到「人」對於空間的理解與想像──我們如何感受空間、如何記憶空間,如何創立一種共通的敘事語言讓更多的人們理解空間,這些技術是AI極難取代的。若林先生這樣樂觀的心態正也是許多設計師一直以來持續創作紙本插畫地圖的動力。手機裡面的google地圖可以告訴我們想去的地方到底在哪裡,但一幅匠心獨具的插畫地圖則引導我們邁開腳步,探索地圖裡面不一定有記載的、那些比圖面更為精彩的人與事與物。

(本文刊登於週刊編集第62期「安妮新聞」當中,歡迎大家購買實體刊物支持出版)

*更多在地介紹在我們的臉書頁面「在地偏好Topophiliastudio」
*喜歡我們的文章,也請您不吝拍手給我們鼓勵喔!

1–5下拍拍手:走走逛逛,到此一遊
6–15下拍拍手:有趣議題,值得推薦
15–30下拍拍手:深具啟發,值得收藏
30下以上拍拍手:太厲害惹,支持到底

--

--

在地偏好工作室
topophiliastudio

「在地偏好」是一間承接地方研究、空間觀察、視覺設計、插畫創作的工作室。「Topophilia」即為「在地偏好」之意,又可譯為「戀地情結」。我們擅長觀察、記錄複雜的空間與生活細節,再將其轉換成為易於理解的視覺表現。作品包含地圖繪製、田野調查、插畫創作、課程規劃、駐村研究等多重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