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地理開放數據庫」的建構計劃

透過立體地球函程庫,將九世紀東亞各國管治範圍地理數據視像化。

歷史地理學是中國歷史研究其中一大範疇,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透過電腦技術探究中國史地是最新的研究方向,中外大學及研究所在千禧年以後相繼開發多種與中國歷史地理相關的大型資料庫,著名例子有哈佛大學、復旦大學等機構聯合開發的「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he China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央研究院「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協會(Max Planck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中國古代地方志數據庫「Local Gazetteers Research Tools」(LoGaRT) 等等。

現今的電子資料庫內容十分豐富,但仍有地方可以補足,包括:(1)先秦至隋唐時代的地理數據尚待擴充,特別是統治疆域範圍及(2)部分機構的數據不予開放,使用限制頗多。順應人文學科與電子科技融合研究的趨勢,並希望彌補上述不足之處,筆者提出建構名為「中國古代地理開放數據庫」的網絡平台,其特點是(1)數據是基於多種地圖集和論文著作整合而成,力求準確無誤;(2)特別增補漢晉至隋唐時代的中古地理數據;(3)地理數據集採用「開放存取」(open-access)的模式,鼓勵大眾靈活運用數據,應用於非牟利研究項目;(4)平台上的史地數據集均為GeoJSON的檔案格式,簡單易用,方便編程人員利用有關數據製作資料視像化、數據分析等多元系統,有助促進中國歷史地理平台的進一步研發。

上述是「中國古代地理開放數據庫」的第一期發展方向,第二期發展計劃是拓展資料庫的內容範圍,兼及社會經濟史數據,透過抽取《通典》、《冊府元龜》、《文獻通考》等類書的史料記載,如人口、田產、物價、貿易路線、交通網絡、中外關係等資料,然後編成開源數據檔案及互動圖表,以推動中國歷史研究與數位人文的交相融合,並將有關成果應用於電子學習,促進新式歷史教學模式。

--

--

Lokamitra
Translation, Culture and Technology

M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history, digital humanities,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