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光到旅遊,台灣在亞洲地區所具備的優勢僅是入門票

Chiu Yu-Ping
Trinalysis 三帖 - 數位觀點
7 min readFeb 27, 2018

台灣具備容易抵達、物價指數低、治安安全、友善包容、文化豐富、醫療旅遊發達等優勢,僅是提供全球觀光旅遊的入門票,但並不保證大家一定都要來台灣觀光旅遊。

此時,我們要擔心的不是旅客不來,而是各景點與夜市的同質化太高,互相搶客的亂象,根本就不好玩。也許我們應該好好借鏡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泰國他們做了哪些事才是。

本文為《Trio 三帖數位觀點 — 旅遊創新產業》系列文章的第五篇,其他篇系列文章連結見文末。

根據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2017年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中針對136個經濟體進行調查,旨在通過指數分析來衡量各國在發展旅遊創造經濟與社會效益之潛力。

這些指標分別為:商業環境安全衛生人力資源與勞動市場資通訊環境觀光旅遊業是否優先國際開放程度物價環境永續空運基礎建設地面與海運基礎建設、遊客服務基礎建設、國家資源、文化資源與商業旅行等。

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西班牙、法國、德國。

以2017年來看,日本以豐富的文化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在亞太地區排名最高(第4)。此外,香港、新加坡分別排在第11、13名,中國排名也上升到15,南韓排名19,台灣大多項目評分普通,但也擠進全球旅遊業競爭力排行前30名。

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由於物價較低且出現大量中產階級,接下來地觀光發展是亞洲地區較值得關注的特點。

資料來源: 台灣各項分數和排名 (2017年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

事實上,2017年來台旅客數是成長的,根據台灣的交通部觀光局數據顯示,帶進的觀光收入大約為4,322億元。

在主要旅客來源中,又以日本、港澳、東南亞、韓國有顯著成長。儘管旅遊團有縮減的情況,但自由行旅客則有近一成的成長(目前的遊客總數中,約有50%至60%是自由行旅客)。對於來台旅客而言,自主旅遊規劃時代已來臨。此時,觀光局與業者不能再以團客為主的思考方向,而應推展更細膩的深度旅遊。

台灣包含以下天時地利與人文優勢,著實不能忽略:

資料來源:DTTA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

1. 容易抵達

從飛行距離來看,台灣正好位於亞洲的中心點(儘管在旅人心中,我們實際上算是亞洲邊陲),亞洲遊客到台灣飛行時數皆屬短中程。加上廉價航空的航線不斷增加、網路訂房訂票更加簡易,台灣理應成為亞洲旅人願意前來深度在地體驗之處。

資料來源:DTTA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

2. 物價指數低

比起日本韓國的物價而言,遊客可用同等價錢在台灣有更棒旅遊體驗。北投溫泉被Skyscanner SG評比為「亞洲最棒的五個泡溫泉地區」,夜市文化則被CNN評論為「台灣做的最好十件事之一」。不過曾幾何時,在台灣逛夜市已不再特殊,不但每攤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轉戰到其他夜市好像也沒什麼不同。在這樣高同質化、缺乏差異性的環境下,想必會不斷衝擊國外旅客對於台灣的印象,此現象正值得我們深思。

3. 治安安全

大家都清楚,治安真的算是台灣的一大優勢(儘管新聞偶爾會報出酒駕、殺人等社會事件)。整體來看,在亞洲地區治安算是相對良好,即便半夜在路上閒晃也不用過於擔心生命安危。因此對於旅客而言,是可以安心旅遊的地方。

4. 友善包容

於2017年Top Expat destinations中,台灣在全球排名第4、亞洲排名第1,高達90%的移居者都給予較高的評價。事實上,調查的90%外國人認為台灣人相當好客,高於其他國家平均值65%。甚至有近1/3的外國旅居者甚至考慮留在這。而對於有到訪過台灣的外國旅客來說,想必對於台灣人的友善與包容有深深體會。

資料來源: Expat Insider

5. 文化豐富

台灣擁有世界上少見的多元文化底蘊,包含了原住民文化、中華文化、日本及西方文化,這些文化的融合讓我們能在各處看到傳統與現代、中西間的創意能力。

另一方面,各地方鄉鎮擁有獨特風土人情所形成的氛圍,無論是政府或相關業者,都應善加利用文化與風土人情,這些才是不可取代的地方。若捨棄這種會感動人的優勢去拚大眾觀光,或者去不斷強調自然風光(大家都有,台灣風景不見得贏人),似乎有點本末倒置。

6. 醫療旅遊發達

當「病患」到國外進行醫療行為時,這些人同時也是遊客,即會帶動當地觀光、旅遊、住宿、消費等商機。

在亞洲地區,台灣屬於前7名的醫療旅遊標的。

台灣在醫療旅遊方面雖穩定成長,但明顯不及亞洲鄰近國家(最早投入醫療旅遊的泰國每年創造450億台幣的產值、新加坡也超過200億台幣產值)。雖然台灣的醫療技術首屈一指,但光是這項優勢,並不足以讓台灣和其他國家角逐國際醫療市場。

整體來看,無論是地理位置也好,文化涵養、風土民情來看,台灣能滿足各種旅遊需求,因此在亞洲地區的觀光是有優勢的。

不過這個優勢也逐漸被快速消彌,尤其是許多業者多為短視近利,寧可賺快錢也不願意提升自身的經營質量。

造成全台各地都是一模一樣的景點,連台灣人都不願意去的地方,又怎可能吸引外國旅客特地來此觀光呢?

我們都清楚,唯有觀光才能帶來外地旅客,進而擁有人流金流與物流,翻轉整體市場衰退的命運。但就目前來看,各地目前多先求快速”製造”出一個話題性高的打卡景點,是以全台遍佈彩繪村、天空步道、文創園區等。

這些話題性高的景點沒有不好,但政府與業者也應接續進行深度化的觀光發展,避免人潮一下就散去,什麼都沒能留下。

或許,我們應該要重新思考以整體感為優先的方式,來對各地的特色內容進行深化,加強諸如祭典、美術館、手工藝品、手做DIY等活動的整合。

這些不只是地方業者該配合的,也需要政府協助引導,甚至提供整合性的服務設計模式。

最終,無論是誰或哪個國家,能夠專注於體驗品質與差異化這件事情上,才能真正捕獲旅人的心。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吧!!

如果你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別吝惜你的掌聲唷!!就在下方而已~~

本文為《Trio 三帖數位觀點 — 旅遊創新產業》系列文章的第五篇,其他篇系列文章連結見文末。

--

--

Chiu Yu-Ping
Trinalysis 三帖 - 數位觀點

從媒體訊息設計、數位科技、電子商務、社群行銷到社會科學,結合相關但不同領域的知識,以期定位出自己的獨特研究領域。每天看很多產業報告,寫很多學術研究、調查報告、產業專欄,對於創新零售、社群行銷、消費行為、大數據等議題均有極大興趣。 現為助理教授、產業分析師、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