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海外學歷,資料科學家的海外職涯探索

lavinalu
twdsmeetup
Published in
30 min readMay 20, 2024

--

講者簡介

講者從政大資管系畢業後,花了半年左右求職,最後就任於 Amazon Marking 部門擔任 Marking Analyst,主要工作內容是製作報表、Dashboard、分析行銷渠道及部門商業表現,了解目前團隊績效如何,再藉由報表分析提出可改善因素,比較偏 BA (Business Analyst)的角色。

一年半後講者轉職至日本樂天擔任 Data Scientist,樂天的 Data Scientist 部門,接觸領域較廣,有接觸到 Machine Learning、工具開發,且日本樂天的同事組成多元,會跟各國同事一起工作,也開始講者第一個海外工作的經驗。

因為疫情的關係,講者選擇回到台灣,在 Houzz,一間美商新創公司擔任 Product Data Scientist,當時主要工作內容是跟產品經理合作進行產品開發,講者會負責電商的某個部分,例如:成長相關專案,從定義指標、產品分析、用戶分析、進而跟 PM 討論產品優化方向,使用 AB Testing、因果推論的方是驗證新功能是否有優化用戶體驗。

今天講者會分享三個主題:

  1. 為何建議大家可以考慮海外工作:分享講者的想法跟 Motivation。
  2. 薪資評估與搬遷費:讓大家了解各國的薪資水平,與在搬遷上需要注意的重點。
  3. 海外職涯探索:要如何在資料科學領域找到適合的職位,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如何準備,接軌至海外的工作。

除了今天的分享,講者也將五年工作經歷與面試經驗彙整成線上課程,提供免費試聽活動,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線上課程連結課程問券連結講者 Linkedin講者 Linktree

版聚回顧及重點摘要

為何考慮海外工作機會

講者分享到國外追求不同工作機會有考慮到的三個層面。

層面一:文化

舉例來說歐美在工作形式上,相對亞洲不會那麼限制,提早下班去接送小孩、參加活動等都是常見的,相較於亞洲就會把生活重心相對的放在工作以外的事情。而在日常生活上也會看到陌生人的閒聊、對街頭藝術的重視等,都是文化上可以看見的差異。

即便是亞洲鄰近的日本,跟台灣也有一些歷史淵源,但台商跟日商在管理、文化方面還是會有差異。像是日商面試一定會問:為什麼你喜歡日本?對日本的產業發展有什麼想法?就是比較制式的問題。

層面二:生活

大家可以理解到不同國家旅遊,一定會感覺跟台灣有不同的地方,講者自己對於出國工作的感受有點像旅遊,因為講者不會想一直待在特定國家,而是希望可以一直換不同國家生活、有不同的體驗。

很多去日本工作的人,可能從小就看動漫對日本有一定的憧憬,所以在日本工作之後就想一直待在日本,但講者希望一個國家大概待 2~5 年左右就可以換下一個環境去嘗試,是一直想換國家的工作者。

生活方面包含天氣、旅遊地點、當地 Work-Life-Balance 文化、價值觀、物價、交友圈都可能有差異,舉例:亞洲的話還是偏向一週工作四十個小時,這是最小值,但脫離亞洲到歐洲、澳洲、北美,普遍人會認為一週工時四十個小時是最大工時,這就是滿大的差異。

Photo by Bonnie Kittle on Unsplash

層面三:市場

講者當時去日本工作發現一個明顯差異是,因為日本人口、市場、GDP 比較大,所以 Data 相關的職位數量就會明顯多很多,藉由到國外發展,會發現職涯機會變多。

以產業來說,台灣科技業還是以硬體方面為主,日本雖然不是軟體最強的國家,但近期有很多 Fintech 相關產業,跟台灣相比會有比較多 Fintech 相關的機會,而到歐洲、北美市場,會發現寵物產業、醫療產業的機會更多。

如何取得國外簽證

一直以來對大家到國外工作最大的阻力其實是簽證,申請國外工作時,HR 就會確認你需不需要簽證或是 Sponsorship 讓你可以到特定國家工作,因此講者分享 4 個常見可取得國外簽證的方式

1.打工簽證

澳洲、英國、比利時、加拿大,都有打工簽證的政策,大多都有年紀限制,或是依照不同情況需要抽籤。

一般工作簽證會分成有限制跟無限制,而打工簽證偏向有限制的工作簽證,有限制的工作簽證,代表簽證時間相對短,或是在一個雇主底下只能做一段時間。

但打工簽證的申請門檻相對低,講者之前在台灣資料科學社團的 Mentor,當初就是用打工簽證去英國,在英國找到 Data Scientist 的工作,做了一兩年後公司幫他辦簽證。各國會有不同政策可以轉換成正式工作簽,打工簽證算是相對門檻低的方法大家可以嘗試。

Photo by mana5280 on Unsplash

2. 公司贊助

比較大的公司或是資金充足的公司,一直都有在國外招募人選,會有人資、法務、行政等部門可以幫你去跟政府申請工作簽證。所以只要面試有被錄取,公司就會協助處理好簽證,也是講者過去比較常取得簽證的方式,也是講者目前大部分面試拿到的簽證贊助方式。

3. 政府政策

前陣子疫情期間,加拿大有頒布如果到加拿大數位遊牧,就可以直接在當地求職,找到工作後政府可無條件將數位遊牧簽證換成工作簽證,這會根據各國政府依照當時人力需求而有不同的政策頒布,因為當時加拿大主要是因為很多北美工作裁員,希望能吸引技術人才,才特別開數位遊牧簽證可轉換成正式工作簽證的政策,這個就需要求職者有個明確的目標國家,持續觀測政策的變動。

4. 公司內轉

講者當初在 Amazon 內部有分職等,初階分析是 Level 4,升遷之後會變 Level 5、Level 6,升到 Level 6 時職稱會掛上 Senior,Amazon 內不成文的規定是一但升到 Level 5 後,如果有機會內轉申請到國外職缺 ,公司會協助辦理簽證;一旦升到 Level 6 後基本上公司不太會擋,因為已經在公司裡有一定資歷跟貢獻,所以公司會開放內轉到其他國家。

講者身邊也有滿多朋友,先進到在各國有設立不同部門的大公司,在公司待到一定年資後,跟人資或國外同事談是否有機會內轉到其他國家,公司也會用不同簽證方式去轉換職位,另外還有海外儲備幹部、外派的輪調機會,都是類似的概念。

Photo by Dave Weatherall on Unsplash

如何找到提供簽證贊助的公司?

講者現在主要求職平臺還是用 LinkedIn,LinkedIn 可以做初步過濾,舉例來說 LinkedIn 一百個職缺大概五到十個職缺會提供簽證,雖然這樣看起來比例不高,但換個角度來說,有提供簽證贊助的公司大概 80–90% 一定會在 LinkedIn 上招募,畢竟 LinkedIn 就是個無國界的求職平台。

至於如何找有在招募海外人才的公司,以及有提供簽證贊助的公司,可以看 LinkedIn 裡工作內容或 JD(Job Description)最下方,會寫:Sponsor working visa 的說明,所以可以直接搜尋 Relocate 或是打開個別職缺介紹頁用 Control+F 收尋有沒有提到 Visa 相關的說明。

在 LinkedIn 上大家可能常看到 Agoda 在各個國家都有同樣的職位,但後面括號寫 Relocation to Bangkok,這種職缺其實就是明確希望應徵者到泰國工作,即使公司把職缺投到各個國家,但還是要到泰國工作,這類公司就很明確一直有在招募海外的人。

另外一個方式是,如果你有特定目標公司,可以在 LinkedIn 上搜尋在這間公司工作的員工,看個人的 Profile 觀察是不是台灣人在日本工作?再看他的學歷有沒有日本學校?如果沒有的話,代表有一定機會他是用公司贊助簽證的方法到日本工作,那你就可以試著聯繫這個人,了解更多細節。透過這樣的研究,就可以列出一個表,了解你對哪些公司有興趣、哪些公司有提供工作簽證。

甚至在網路爬文時,也可能找到相關清單列出有提供簽證贊助的公司,講者之前在澳洲求職時,就有一篇 Github 文章直接列出澳洲有提供公司簽證的公司清單,就可以直接找到目標公司。

Photo by Souvik Banerjee on Unsplash

最後講者建議持續經營 LinkedIn 的好處是,因為 LinkedIn 無國界的特性,不會只有台灣的人資會找到你,講者在經營 LinkedIn 多年後,滿常有國外公司直接聯繫講者說公司沒有提供工作簽證,但問講者在特定國家工作有沒有興趣?雙方可以討論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所以在 LinkedIn 上求職或是經營 LinkedIn 打造有效曝光,其實會讓海外求職更事半功倍的,因為不僅求職者可以主動求職,Recruiter 也可以更容易找到你,替自己打開更多機會。

薪資評估及搬遷費解說

應該很常看到新聞媒體會寫矽谷工程師年薪破千萬,一般人看到會想:「哇~一千萬到台灣可以過多好的生活,可能工作兩三年就可以買房」…等。但一千萬在美國不會等於台灣的一千萬,因為生活開銷、所得稅…等方面的概念不同。

所以在同時求職很多不同國家時,要比較不同國家的薪資。就像數據分析時,如果分析兩個不同的東西,該如何比較?

講者分享自己常用的兩個網站:NUMBEO、Level.fyi。

NUMBEO 可以直接搜尋「Amsterdam cost of living compare to Taipei」就會有一頁內容說明在荷蘭過多少錢的生活等同在台北過多少錢的生活,可以有一個轉換對比。網頁裡也會提供多種指標,例如租金、餐廳、交通費、所得稅…等。

講者舉例,如果想到倫敦工作,當人資問你薪資預期多少?該如何回答?就是先到 NUMBEO 比較台北跟倫敦的薪資比較,倫敦物價比台北高 59%,租金又高了 2.5 倍,也可以比較出去吃飯或是自己煮飯的花費差異,總結來看在倫敦需要二十五萬才可以跟台北十二萬的生活水平,所以薪資來說,至少要兩倍以上才有辦法在倫敦過跟台北一樣的生活,在台北年薪一百萬,在倫敦至少要有兩百萬才可以有相近的生活水平。

Photo by Christine Roy on Unsplash

另一個是講者最近比較會考慮的是:治安,NUMBEO 上會提供城市犯罪率大概是多少,像台中犯罪率是 11.25% 相較其他亞洲地區還是相對安全,而看到倫敦的犯罪率列的是 63% 過去三年的犯罪率提升,舉例是偷車、被攻擊…等等,網站上會列出一定指標可供參考。

Level.fyi 是一個薪資透明的網站,讓大家匿名提供自己在公司的年資、工作總年資、職位、薪資結構(月薪、獎金、股票…等),可以依照公司、工作類型、國家…等來搜尋,當搜尋倫敦 Data Scientist 時會呈現分佈圖來了解薪資的級距, 25 分位大概是年薪六萬英鎊、中位數是八萬英鎊、75 分位十一萬英鎊等等,也會提供在倫敦薪資給最好的公司是哪些?辦公室位置在哪邊?讓你在跟人資談薪水時可以有個參考依據。

舉例來說你去 Facebook 面試,人資提的薪資是一年十萬英鎊,就可以上 level.fyi 去查跟自己相近年資、職位的薪資水平,其他公司像微軟、Google 大概的薪資水平,就可以判斷人資開出來的資薪是否低於市場行情,讓你在跟人資談判薪資時,可以有個基準值,當然面試的表現越好,談判空間會越大。另外講者會額外做的事情是,同時去找面試公司的競爭者,或是相同水平的公司,如果兩邊 Offer 都有拿到,那就可以兩邊競價,就會更有談判籌碼,供大家參考。

海外工作搬遷費有哪些?

找海外工作必須要搬到特定國家,是個滿辛苦滿累人的過程,如果是一直有提供海外招募的公司,大概都會提供 Relocate Package 也就是搬遷費,講者分享搬遷費主要分成 4 種

1.搬家費:公司會給一定金額,舉例來說大概四千英鎊讓你支付搬遷相關的費用,項是搬家公司、打包費、海運費…等。甚至一些比較大的公司,會主動提供你一個貨櫃,告訴你容積大小,就可以直接把你在台灣的家具、汽車…等任何能塞進貨櫃的東西,都可以運送到目標國家,但這通常是很大家且資金足夠的公司才能提供貨櫃,大部分是直接給一筆零用金。

2. 交通費:通常會提供會提供機票、機場接送。

3. 住宿:如果剛到目標國家,還沒開始租房,一開始住飯店會很貴,滿多公司會提供前兩週甚至是前一個月的住宿,可能是員工宿舍或是幫你訂飯店,也有專門人資部門協助你租屋,還有辦理銀行戶頭、電話。

4. 親人協助:同常 Recruiter 會問你是 1 個人前往嗎?還是你有伴侶?或是爸媽年紀比較大需要一起搬遷,或是小孩、寵物…等也要一起搬遷,這些都可以跟 Recruiter 確認支援範圍。舉例來說你的伴侶要一起搬遷,但伴侶也想要工作,就需要先確認伴侶有無提供簽證補助,伴侶的簽證是否可以工作?

有些公司比較好,會詢問伴侶的工作類型,如果公司內有類似職位,也會提供,讓兩人一起參考,可以想像公司認為如果兩個人都綁在同間公司,兩個人在公司留任時間會更久,所以公司願意提供比較完善的協助,甚至公司有合作的獵頭是專門幫伴侶找工作的…等等。

Photo by Michal Balog on Unsplash

總體來說 Relocation 可以粗略分成這四大類,但也沒有說一定會包含,所以都是需要跟公司談判談出來的。講者當時前往日本樂天時,就是直接給搬遷費大概 40 萬日幣,機票、搬家費、初期住宿…等,都是從這 40 萬裡支出。

但講者經歷過後會發現 40 萬相對不夠,跟其他同事討論後,會發現 40 萬也是談出來的,如果需要更多支援就需要主動跟公司溝通。

講者後來到其他公司,就提供搬家費、貨櫃、機票接送、第一個月住宿、親人簽證與求職都包含,所以 Relocation Package 落差是非常大的,大家可以先了解有這些面向需要考量,可以跟公司爭取。

海外職涯發展分享

海講者先從輕鬆生活化部分先切入,後半段會分享海外工作&生活的心得。

首先是物價的差別,講者因為工作到過幾個不同國家,在一開始時還是會對物價不習慣。舉例你發先搬到一個新國家,租屋成本很高,在台灣租屋成本可能占薪資兩成,但在某些國家的租屋市場,就是要花薪資的三至四成。

或是從台灣到歐洲工作,歐洲很少有平價餐廳,所以外食次數會從在台灣一週五六次,縮減到一週都不到一次,每個國家的風情、物價水平,就會影響生活型態,而各種生活型態的轉變,是需要適應期的。

另外在文化方面,在亞洲你可能比較不會跟陌生人聊天,但到一些比較西方文化的國家,在路上被搭訕,或者搭電梯、抽菸時陌生人會跟你攀談聊天,都是很常見的。

Photo by Dogancan Ozturan on Unsplash

工作型態方面,有些國家的工作方式比較直接、講話不會那麼有禮貌,比較不會 care 你的感受,會覺得把事情做好最重要,你的感受對他來說不是那麼重要,這其實不一定是對方真的沒禮貌,只是他們國家文化的差別,當你到比較多元的工作環境跟其他不同國家的人工作,這部分也是需要調適的。

生活部分,可能需要自己煮飯,那你會不會排斥煮飯?還有在外的生活消遣…等等,可能也會有一定的變化,講者認為每個國家的生活型態跟文化,都會有些讓人喜歡,有些是讓人不喜歡的,藉由海外求職,都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去做選擇。

四步驟評估自己適不適合到海外工作與生活

第一步:目標

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理想生活的樣貌是什麼?

講者因為一直看國外影集,所以開始嚮往國外的生活,但想像跟旅遊都無法真正理解異國生活是如何,所以才會選擇到異地工作,體驗個一兩年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所以講者一開始是先想像在特定國家生活的樣貌,衡量會不會喜歡。

第二步:衡量與評估

比較務實地去衡量當地的薪資水平、生活開銷,或其他你可能在意的點。講者在選擇國外工作時,還是希望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不會因此無法存錢或生活過得比較辛苦。

第三步:搬遷後的適應狀況

講者分享自己到日本時完全不會日文,所以一開始的生活就不太適應,但後來公司有免費的日文課程,以及多開口練習,大概過半年後就會覺得生活比較順。但不確定是否每個人都可以適應各個國家不同的生活,包含文化、語言…等。

目前講者求職的國家大部分是英語系國家,就是希望讓語言造成的摩擦少一些,如果本來就會外文的人,那就會是你的優勢,可以考慮英語系國家的工作機會。

第四步:下一步

講者每三到五年都會想換國家繼續嘗試,有些人是因為特定國家的工作機會更多、發展更好,像是選擇去美國、英國的人,甚至有些人會規劃到這些國家後可以拿到永久居留權,那就是會選擇移民,更長期地發展生活與人生,這些都是可以規劃的。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如何規劃職涯找到合適的海外職缺?

首先可以列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風格跟理想職位,先把最理想的條件列出來,然後列出理想工作所需技能跟工作經驗、與自己經歷過的工作技能跟職位、自己具有競爭力的職能,實際地去對比這三者的差距,然後就可以知道自己還需要培養哪些技能與累積什麼經歷,才能達到最終理想的職位。

講者分享自己的經驗,職涯從 Data Scientist 開始,接下來跟很多人一樣,對機器學習、AI 有興趣,但講者很實際地發現,自己在讀論文還有技術方面的能力,跟別人相比沒有那麼好,但後來很幸運地是開始做這因果推論、AB Testing 實驗…等,理解力比較好,再加上統計應用相關的知識應用和商業結合,發現自己做得蠻不錯的,這個就是挖掘出自己具有競爭力的能力。

這就例子就是理想職能跟具有競爭力的職能差距,所以當在找尋海外工作機會時,還是要以有競爭力的方面切入,最後需要額外培養的技能,大多數公司因為是跨國公司,所以英文還是相對重要,還有發現自己有競爭力的能力,還是要去優化,像講者提及自己在 AB Testing 上相對有競爭力,還是要去思考需要補足哪些技能?累積哪些經驗?才能在找工作時更加突出。

Photo by Fab Lentz on Unsplash

講者的經驗是,找尋海外工作經驗最好是有三到五年比較紮實的工作經驗後,就可以挑戰看看,因為講者之前應屆畢業時有面試泰國的 Agoda,就發現應屆畢業的工作機會相對少,可以理解成一個常態分佈,1–3年工作經驗的工作機會相對少,3–5年工作經驗會變多,5–7年工作經驗會變更多,7–10年、10年以上的工作機會又會遞減。

而這個工作經驗變多工作機會變少,也跟各國移民政策有些關係,一般國家發放簽證跟移民政策上會有年齡區間,像是 19–27 歲會給 3分,27–34 歲會給 10 分,35–40 歲又會變回 3 分,年齡往上再遞減,因為這些國家希望的人力資源、對 GDP 貢獻最多的是在 27–34 歲,所以在移民分數上才會最高分。

這樣一路評估下來,就會知道自己有競爭力的領域,了解需要排養哪些技能、累積什麼樣的工作經驗,再去安排海外職涯。

最後分享比較硬實力培養的部分,講者把國外大型公司職位總結成兩類:分析為主、工程技術為主。

講者將「分析為主」的職缺分成四大類:講者過去擔任的 BA( Business Analyst ) 職位主要是製作報表,在 Houzz 擔任產品分析師( Product Analyst )主要是分析進行產品使用數據分析、進行用戶分析、定義指標、執行 AB Testing ,另外 Applied Scientist 就是專門在做 Machine Model,並且把模型做成 Prototype 讓後面的工程師去 Follow up, Research Scientist的這一類research scientist 可能有讀到碩博士,專門研究統計方法、Generative AI…等技術性很高的職位。

「工程為主」的職缺,專門做 Dashboard 跟 Data Pipeline 的 Business Intelligence Engineer、專門做分析的工具的 Analytics Engineer、還有專門做 Infrastructure 的 Data Enginner data,以及專門維護 Machine Learning 的MLops Engineer。

這八類職缺類型能幫助讀者在評估,自己的優勢適合哪一類工作?市場上不同類的工作機會有多少?哪一類職缺較有可能提供簽證?

最後講者分享有面試過且有提供簽證的公司:

以難易度來說,日本、泰國、新加坡相較比較容易,可能因為都在亞洲比較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國家也喜歡台灣人才,對台灣的公司也比較熟悉,再求職方面確實有比較多的優勢,另外這三個國家以簽證、地理位置、政策…等等來看,對台灣都還是相對友善。

其他地區像是澳洲、歐洲、北美,大家會想知道為何想找台灣人才,一部份是這些國家的公司會追求多元化,希望吸收一些亞洲的思考方式,讓他們的文化變得更多元。近期而言西班牙、愛爾蘭這兩個國家,在政策上面有比較鬆綁,希望吸引更多科技人才。所以大家如果對海外職涯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西班牙、都柏林。都柏林算英語可通,西班牙因為觀光客夠多,所以英文其實也都很好。

講者有稍微統計,有面試過的職位、所需的技能,就可以歸納出自己的優勢能力: AB Testing、 Business Intelligence (Dashboard) 、 Analytics Engineering (OOP),就可以進一步在履歷上加強這幾個職能,獲取更多面試機會。

如果大家想了解關於更多職能培養、海外求職面試..等等講者最近有推出一個線上課程,包含過去五年工作經驗中有用到的分析場景、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並基於過去面試經驗,統整出海外職缺會需要的職能、工作內容、面試題型。

線上課程連結課程問券連結

目前正在累積課程評論,所以參加分享會的聽眾/讀者可以免費試聽留下評論,可以掃描以下 QR Code 就可以獲得特價課程,需要先付上課費用,若完成課程並留下評論,若提供台灣的銀行帳戶,講者會退還課程費用,若在國外,就會用 Amazon Cash Card 方式退還。

如有任何疑問或想進一步與講者互動的讀者,以下為講者聯繫方式:

講者 Linkedin講者 Linktree

Q&A

Q1:如何凸顯自己的特質跟本地的 Candidate 競爭?

A1:主要還是需要做出差異化,因為很多公司是希望文化變得更多元,所以我們亞洲思維方式就是公司想多吸收的面向,另一方面是你對產業的理解,當你知道公司想進入亞洲,你對亞洲市場的理解,就是一個優勢。

舉例來說外送平台發現亞洲外送市場成長很強,想進入台灣市場,像是 Uber, Foodpanda, Deliveroo…等公司,在面試這些公司時強調你對台灣外送市場的理解,面試題目可能是:打開熊貓 APP 從首頁到商家頁面,從商家頁面到加入購物車,加入購物車到結帳,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可以用哪些 Metrics 來分析?台灣為什麼外送市場成長快速?

如果你有自己的見解跟經驗可以帶回給這些外送平台的歐洲總公司,就是你的優勢。所以除了挑公司以外,你也可以挑產業,如果有專精的產業,都會是你的競爭優勢。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Q2:如果沒有外商經驗,在海外求職時會比較劣勢嗎?

A2:外商經驗的部分,除非你的公司名聲很響亮,不然像我過去在日本樂天工作,可能台灣人會知道是知名日商(外商),但歐洲或北美的公司就不一定知道,除非你的公司真的名聲響亮,不然是否待過外商,其實這些公司不會很在意。

主要還是會看你的英文能力與工作能力。日常英文跟工作時使用的英文會有一定落差,所以在面試時,應該要能展現在工作上表達與溝通是沒有問題的。

Q3:面試會怎麼進行?會跟技術有關的考試嗎?需要準備到什麼程度去面試會比較有把握?

A3:通常是用 Zoom 面試,技術部份大概有兩三種不同形式,有些會提供線上測驗,題型會有數學題、SQL、Python、有些是選擇題…等等。有時候也會在面試時考你,比如說我投的是 AB Testing 的職位,面試時就會直接問實作上的問題,或是一些理論以及背後統計理論…等等。就是因公司而異。

但總結而言,現在其實有在做國外招募的公司都是分四輪

  • 第一輪:HR 面談,就是了解你的工作內容跟這個職位有沒有符合?你這個人的個性有沒有什麼特別跟公司文化不合的?
  • 第二輪:主管面談,會專注在你的技術能力,會問比較 Detail,比如像我剛剛講的,AB Testing 怎麼做,然後你的理論,然後你為什麼這樣做等等。
  • 第三、第四輪會相對比較偏Behavior Interview,會問你一些假設性問題或是個性上的問題,可能會跟部門主管、更高階主管…等面談,觀察你的個性跟公司文化的匹配程度。
Photo by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on Unsplash

Q4:好奇現在新加坡的簽證是好申請的嗎?可否分享 Houzz 的工作經驗以及離開的原因,是因為工作方式不習慣嗎?

A4:新加坡工作簽證我覺得現在跟前幾年經濟特別好的時候相比,沒有那麼好申請,現在有提供簽證的公司,一樣是蝦皮、抖音跟 Grab 這幾間最多,其他外商像是 Meta, Snapchat…等等。

因為在新加坡有個比例限制,(講者記得不是很清楚,實際情況還是要查一下)每僱用五個新加坡人才可以雇用一個外人,而抖音、Grab 在新加坡員工人數都很多,所以還是比較有優勢可以提供簽證給外國人,但其他外商在新加坡,我猜是人數問題還是其他問題,現在就比較不能提供簽證給外國人,所以簡單回答現在新加坡簽證偏難申請,因為可提供簽證的公司變少了。

Houzz 的工作經驗,我主要是做 AB Testing,在 Houzz 期間我也拿過 2 個 Offer 比 Houzz 好很多,但我都沒有選擇離開。總結我的職涯,工作五年很少休假,最後在 Houzz 待了兩年半後有點累了,在想離開的時候,剛好遇到就業市場狀況不佳,所以就決定裸辭休息等市場恢復,在這段 Career break 期間就同時做線上課程、分享會、自媒體…等我想做的事情。

Photo by Glenn Diaz on Unsplash

Q5:轉職、在職、裸辭…等不同情況下會影響求職(履歷投遞、面試)時的觀感跟薪資談判嗎?

A5:對於職涯空窗期在亞洲可能會介意,可能會特別問一些問題像是:你是不是被裁員?是不是因為工作狀況不好離開上一間公司?但在歐美其實很流行 Gap Year,Linkedin 上也可直接寫這一年你為什麼要休息?你休息去做了什麼事?甚至有一篇文章提到空窗期不再是會被一直問的問題。

甚至在面試時會被問到「你在職涯上目標是什麼?」我現在都會很坦率直接說我接下來的職涯,就是尋求 Work-Life-Balance,因為我累了,我不想要工作六十個小時,只有二十個小時的意義,我希望工作三十個小時,而這三十個小時的效率發會到最大。

特別倡導公司 Work-Life-Balance 的公司,或是公司倡導你應該要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的公司,對於空窗期是不會在意的,就等於你用這個方式去找文化跟價值觀相似、相符的公司。

薪資談判、求職的觀感部分,只要把自己的競爭力整理好、表現出來,公司要錄取你就是會錄取你,不會去在意其他東西,休息這段時間其實不會太影響到求職。

Q6:像這樣常轉換公司或國家的話,會有往上走到管理階層的機會嗎?

轉換國家部分,其實你認真去看新加坡、日本,我看到很多高階主管是外國人,都是一直有在換國家,這到最後也會是加分項,因為你吸收的價值觀更多元、見識更廣、理解的市場也更多。

Photo by Erol Ahmed on Unsplash

轉換公司,其實我第一份工作 Amazon 跟第二份工作樂天,其實都待一年、一年半而已,所以這部份我真的蠻常被挑戰的,但我在 Houzz 待到兩年半之後就比較沒有被問這個問題,所以跟換國家比較沒有關係,如果到後期想要往更好的職涯發展,還是會希望你至少待兩三年,就是穩定度要夠好,不能因為對公司適應不良就跳槽。

一方面是跳槽要有好的原因,目的有沒有達到?另一方面你不是對公司適應不良才離開,像我在 Houzz 時擔任勞方代表,就跟公司溝通很多行政方面大家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這就可以跟面試公司說明在這段時間我怎麼跟公司溝通、改善。

Q7:薪資是領當地貨幣嗎?怎麼轉回台灣?

A7:一種是當地國家的銀行戶頭關掉時台灣戶頭可以直接接收,那收回來的都會是外幣,中間會有手續費,你可以選擇繼續用外幣存著,或是全部換回台幣都 OK。另一種是使用海外券商或是外幣支付的工具。所以在海外工作都有方法可以把錢轉回來,不太需要擔心,除非你在中國工作,金流方面的控制會比較嚴格。

Photo by Artem Beliaikin on Unsplash

Q8:如果是 AB Testing 或類似職位,在台灣比較沒有相對應能力的工作職位可以培養,或是展現競爭力,想問應該要怎麼樣培養或展現能力?

A8:一方面是做作品集,如果你點我 Link tree 的話,最右邊這個 QR Code,有一些我的 Podcast,有一集在講 Side-Project 你可以在 Coggle 上找題目、寫文章、或是在 Github 做一些 AB Testing 相關的專案,一樣可以凸顯你有這方面的技能,雖然你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相對劣勢一點,但在履歷上列出這些專案,並且在面試時去展現這些技能,就還是有機會的。

但最好的情況還是要找到有產品分析、AB Testing 文化的公司,我可以直接推薦我覺得還不錯的公司像是 Houzz、Pinkoi 的產品分析師能力都很好,團隊的 Leader Lany 最近在 Women in Data Scientist 要演講,我記得台灣資料科學社群有分享, 她待過外商,文化跟硬實力都不錯,所以如果想累積工作經驗對海外求職有幫助,可以投投看 Houzz 或是 Pinkoi。

Q9:請問資料科學相關的職位需要把 Leetcode 也準備起來嗎?

A9:我覺得跟台灣比起來蠻多公司會考,但是你要看類型,像我前面有提到的八個職位,如果跟開發有相關就會考 Algorithm,如果是分析相關很多是考 SQL、Python,甚至用的平台不一定是 Leetcode,有些會用 Hackerrank,有些用 Codility。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我的課程裡有針對 Codility 跟 Hackerrank 講比較細的考法,可能會給你一個 Python Pipeline 或是要你計算 ROC Curve 以下的面積,通常會直接寄線上測驗給你,請你寫一個 Python Function,然後給定 Input 看 Output 有沒有正確,所以因公司跟職位而異,不一定用 Leetcode。

Q10:Product Data Scientist 目前的海外需求大嗎?你會怎麼樣看這個角色未來的發展?

A10:就我自己 Product Scientist 的角色會需要做 AB Testing、因果分析、產品分析,就我認知,綜合起來其實不一定應用到每個公司,因為會跟每個公司 Data 文化成熟程度有關,會有應用的順序。

Photo by Myriam Jessier on Unsplash

撇除 AI 來說,台灣比較常見到的狀況,從最基本的報表開始,接著有 Dashboard 知道要追蹤哪些指標,再進階一點就是要有一定的數據加入在決策流程中,像是 Week over Week, Month over Month…等等,再進一步就會用到統計論證,真的有做常態化的、有用到因果推論..等方式證明推跟假設正確,最後全部整合,像是用 Dashboard 去追蹤實驗結果跟指標。

舉例來說跑 AB Testing 大家很喜歡講 p<0.05,就是一個決策流程話的指標。前面有提到台灣的 AB Testing 跟產品分析職位比較少,也是因為台灣還在慢慢建立 Data 的文化、熟悉這些 Data 的方法,所以職位還在擴大。

而國外或是比較成熟的美商,就有滿成熟的 Data 文化,在基礎建設、決策、統計、應用…等面向都比較成熟,所以職缺的需求也較大。

另外 AB Testing 可以結合其他像是推薦系統、搜尋引擎…等而產生新的實驗方法,像現在流行的 ChatGPT、AI…等等,未來也會有不同的 AB Testing 方法。

Photo by Kaleidico on Unsplash

所以我自己覺得 Product Scientist 整體來說,因果推論跟實驗的應用層面很廣,而且是比較有系統的資料科學方法,所以在發展過程市場會持續變大,所以當我自己發現自己在這方面有競爭力、市場上有需求,才一直往這個角色專精。

Q11:要怎麼知道現在就業市場的狀況是好還是不好?依您的經驗,現在的景氣大概是怎麼樣的循環?預測什麼都會好?

A11:我就講個人看法,大家參考看看,市場狀況好跟不好,在 Linkedin 上面如果你有固定搜尋工作的話,每段時間就會整理過去一天或是一週有多少新職位符合這個搜尋,其實看那個數字變化就會有感受。

像 2021 的時候,疫情過後科技業大爆發,每個公司 IPO 都在發財,你會看到看到分析、AI 相關的職位每個禮拜都是破千的新職位在跳,就可以感覺到市場狀況是好的,也會一直看到去新創公司發財、去大公司發財這些文章,你就可以知道這是市場最好的情況。

而現在你就是一直看到公司裁員,公司裁員後多久找不到工作,當你打開 Linkedin 的文都是這類,就知道現在市場狀況不好,新職位也從破千變成大概一兩百,就相對可以量化去了解市場狀況。

現在景氣大概在什麼循環…以我對比較熟悉的科技業理解,科技業就是成長期、爆炸期跟衰退期,到衰退期不一定代表他爛掉了,就是一定會有公司到衰退期,但就是一樣會循環。

Photo by m. on Unsplash

我自己覺得我們現在在衰退期剛要進到成長期的過程,就是雖然還是看到裁員新聞,但慢慢的也看到比較多職缺開出來,加上我自己投職缺接到的面試數量、公司開的薪水也好一點點,那就代表市場開始慢慢好轉。

我覺得大家可以類比股市,現在正在努力轉好,雖然過程是辛苦的,因為現在市場有點脆弱,如果突然又有什麼很糟的新聞發生,像打仗、美中貿易戰…等等,都有可能會影響,所以現在就是 V 轉,還有點脆弱,但如果一直都沒有什麼壞事發生的話,就好像有機會往爆炸期走,所以現在就是個關鍵期,要看市場怎麼走。

筆記手:盧姵吟 Lavina Lu
校稿:WeiChun Chang、Andy Chang
👉 歡迎加入台灣資料科學社群,有豐富的新知分享以及最新活動資訊喔!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atasciencemeetup

--

--

lavinalu
twdsmeetup

軟體 PM |商業智能分析 BA|增長專案 Growth Project|策展與媒體行銷 Curation Marketing|數位媒體編輯 ft. 瑜珈老師。email: dance30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