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與數位敘事的結合-2018「世界新聞攝影大賽」數位敘事入圍作品一覽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11 min readFeb 27, 2018

「世界新聞攝影獎」由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orld Press Photo)舉辦,這個位在阿姆斯特丹的非營利機構透過獨立的國際評審團,在每一年舉辦一次全球比賽,獎勵各地傑出的新聞攝影師。

最後,比賽的結果會巡迴全球五大洲。多年來,他們也努力地舉辦教育講座、工作坊、研討會,以培養新一代的新聞攝影記者。值得一提的是,它曾多次在發展中國家籌辦講座,希望能在這些資訊落後的地區培養出為人民發聲的攝影記者。

整體而言,它不只是為全球的新聞攝影工作者架起了無國界的交流橋樑,也使每年已發生的全球新聞事件有了一個以影像為主體的回顧展。

資料來源:玉溪有容基金會「為什麼要辦世界新聞攝影展」

經猛猛的攝影主任小偉 余志偉告知,才知道在陽明山上看了幾年的「世界新聞攝影獎」竟然有數位敘事獎項(Digital Storytelling Contest),旨在獎勵那些運用影像、動畫等視覺素材敘事的新聞作品。參賽者包含了數位敘事製作團隊、視覺記者、製作人等角色。

Digital Storytelling Contest從2011年就開始舉行,至今已經辦了8屆。作品類型共分為4類:沈浸式敘事(Immersive Storytelling)、創新式敘事(Innovative Storytelling)、30分鐘以內的長片形式(Long Form)及10分鐘以內的短片形式(Short Form)。今年共有308個製作團隊投件參賽,149件短片、63件長片、68件沈浸式敘事及28件創新式敘事。(更多關於WPP的介紹請見 余志偉Yu, Chih-wei

入圍多媒體作品一覽,每種素材都可能是幫助說好故事的元件

這次的數位敘事獎項被提名者作品都很精采,分別來自不同國家(看起來是《紐約時報》大獲全勝XD),甚至還有台灣攝影師的作品。作品不見得全是以影像為主,其他像是地圖、3D建模、插畫動畫等素材都能讓讀者更理解現場。

不如就直接來看看入圍的作品,標題可點擊報導連結

Under a Cracked Sky / The New York Times

沉浸式敘事

跳入南極洲的海洋中與海豹一同潛水、在冰穴中穿梭游泳、滑過障礙重重的海床尋找生命。《紐約時報》推出四支VR影片,探索南極洲這塊神祕大陸,「Under a Cracked Sky」便是其中一支。

影片中由兩位潛水夫的角度拍攝,他們由南極洲最大的科學研究中心「麥克默多站」(McMurdo Station)下水探索冰下世界。影片從他們著裝下水開始拍攝,有兩種觀看模式可以選擇:360度影片或VR眼鏡模式。

因為冰下世界的影像實在是太難見到,觀看過程中一邊聽著旁白的介紹一邊轉動視角,每一個段落都很驚奇!完全不會感到無聊,非常過癮。

更多相關VR影片請見《紐約時報》南極洲系列(The Antarctica Series)

Sin Luz: Life Without Power/ The Washington Post

沉浸式敘事

由《華盛頓郵報》所做的沉浸式專題,去年颶風瑪利亞(Maria)肆虐後的波多黎各,面臨史上最大的斷電危機。沒有電力的情況下,當地面臨沒有穩定水源的困境、學校被迫關閉、健康照護與商業交易都面臨危機。居民被焦慮和危險夾擊,卻只能枯等,期待光明快點回歸。

故事由一個個小人物帶出當地狀況,中間穿插簡單的章節介紹。《華盛頓郵報》的大型專題好像都會運用類似的呈現,例如去年獲得SND獎的「“A New Age of Walls”」。專題中運用了非常多的素材,空拍機、3D影像、影片等,全屏的狀況下有一種大器的感覺 XD。不過可能因為整個專題太多素材,loading速度略慢,常常要等一下畫面才跑出來。

How 655,000 Rohingya Muslims Escaped / The New York Times

沉浸式敘事

這是一個關於65萬羅興雅穆斯林如何逃難的專題,《紐約時報》在專題介紹中寫到,許多關於羅興雅人的報導著重在解釋當地狀況、或將焦點放在暴行上,但這個視覺專題呈現震撼性的視覺證據,記錄緬甸和孟加拉發生的事實。

《紐約時報》為了捕捉整個事件的軌跡,派出了多位影像記者與攝影記者到當地不同地點。他們也組成了一個由編輯與製作人為主的團隊,來協助這個視覺為主的敘事報導。

這個影像為重的專題,主要以4個時間分段講訴故事,以大幅圖像(照片、影像、衛星圖)做重點呈現,穿插少許文字解說。自己覺得很有趣的部分是,桌機版是橫幅移動並非傳統的下滑,影像可以維持比較高的完整度。(全屏的影像真的很有氣勢阿!)

Finding Home / TIME

創新式敘事

《時代雜誌》的這個專題運用敘利亞難民寶寶Heln的生命軸,描繪了他與家人到歐洲尋求庇護的過程。Heln的媽媽Taimaa在逃離敘利亞後懷孕,在希臘生下她,並在飲食都有限的難民營的帳棚下度過了她的第一個育嬰時光。對Taimaa來說,最困難的部份是「等待」,不知道是否有歐洲國家願意接納她的家庭,讓他們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專題大量運用了媽媽 Taimaa與時代影音記者Francesca Trianni的社群軟體對話,讓讀者親身體驗Taimaa的情緒。 對話內容包含Taimaa等待庇護所的過程、第一次當媽媽的心情,以及抵達德國被孤立的掙扎。

個人很喜歡這個專題的呈現方式,用個案故事切入整個議題的方式很常見,但這個呈現方式又更讓人有感。

From Janet with Love /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創新式敘事

在這個專題中,透過女兒的角度,講訴一位來自菲律賓「筆友新娘」(pen-pal bride)Janet 的移民看護工生活。Janet的老公Danny在20幾年前因為筆友目錄上的照片愛上了她,兩人經過18個月的書信來往決定結婚,Janet搬到加拿大定居生活。

故事透過照片和簡單的插畫過場描述Janet每天的生活,平常是會計的她,傍晚和週末還要擔任看護工照顧老人,並把為數不多的所得捐贈給她以前在菲律賓居住的村子。

整個專題以人為主,是個很不錯的人物故事。透過女兒的角度,讀者可以了解移民媽媽的生活哲學、移工的生活、國家間的貧富差距等議題。

There once lived… / Takie Dela

創新式敘事

這是個版面非常活潑的數位專題,幾乎都是風格強烈的插畫所繪成,由俄羅斯Takie Dela基金會製作,希望喚起俄羅斯大眾對街友議題的關注。

專題一開始你可以選擇5位街友其一,來體驗他們成為街友的過程和生活。Takie Dela在專題介紹中提到,人們經過街友時通常不會對他們投以任何關注,這些無名的人們就像是幽靈一般,不能為生活去愛、去抗爭、去決定任何事情,是鮮少被同情或尊重的群體。

但是專題中的主角們-Lilya, Roma, Esma, Raisa, and Zhenya,他們曾經愛過、抗爭過、並受到許多苦難。他們是曾經活過的人,人們必須去記得他們。

整個故事真的很強阿,插畫也絕對是讓人想看下去的超強動機,會讓人一直想要轉換角色看不同呈現。

Down from the Mountains / Pulitzer Centre

長片形式

在中國西南方的遙遠山中,14歲的王瑩(音譯,Wang Ying)想要有個單純的童年,但她沒有辦法,因為她還要照顧比她年幼的弟弟和妹妹。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未來,王瑩的雙親必須到離家1000哩外的大城市工作。

像這樣從偏鄉到大都市工作的經濟移民父母,已經在中國鄉村留下了九百萬這樣的孩子。(有一個詞彙描述這樣的孩子:「留守兒童」,指的是由於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鄉或寄宿在親戚家中,長期與父母過著分開居住、生活的兒童。)

這支短片講訴了許多經濟移民父母的困境,他們被迫在提供孩子們情緒支持或經濟支持的兩個選擇中擇一。

在影像中看見孩子們的辛苦和父母的無奈,不知不覺就把短片看完了。

10 Minutes. 12 Gunfire Bursts. 30 Videos. Mapping the Las Vegas Massacre / The New York Times

長片形式

當拉斯維加斯的槍擊案發生時,群眾一直面對碎片式的新聞,《紐約時報》試圖建立用官方影片建立整起事件的時間軸。他們推出了一個新的技術-「調查式影片報導」,或是所謂的「影片鑑定」(video forensics,一種科學技術,通常用於法庭作證。)他們蒐集並分析了大量事發現場錄製的影片和音檔,揭露了槍手的行動細節、群眾、警方、醫療人員的行動軌跡,也提供了彈道比對。

這個沉浸式的影片描繪了美國近代史上最大規模槍擊案的現場輪廓。這個技術真的很厲害,影片中運用許多技術還原現場,從不同的攝影角度、聲音方向判斷現場狀況,還原程度讓人看到影片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I Have a Message for You / The New York Times

長片形式

在這個短短的紀錄片中,一位女性回顧了猶太人大屠殺和她的人生。為了逃離奧斯威辛集中營,她將自己瀕死的父親留下來。數十年後,她收到了一個來自於父親的訊息。

這個長片運用了許多老照片,融合了動畫和音效,還原了當時的狀況。這個動畫結合得真的很讚,不單只是還原現場,在主角說出些情緒性字詞時,也會結合影像畫面呈現出來。例如6:29處,主角談到自己拋棄爸爸跳下火車時,畫面帶到爸爸的舊照片,畫面開始溶解,最後主角出現就好像跳入一個黑洞。

Duterte’s Hell / Field of Vision

短片形式

這支名為「杜特蒂的地獄」的短片,內容與其標題相符,令人寒毛直豎。

當菲律賓總統杜特蒂( Duterte)在2016年獲得權力後,他誓言展開「掃蕩毒品」的戰爭。具公信力的人權組織和記者聲稱,自從杜特地的掃毒行動開始,已經有超過1萬2千人尚未被法律審判就已經死亡。大多數的受害者都是居住在貧窮郊區的菲律賓人。許多孩子也在這次的掃毒行動中死亡。

警方和治安維持者主導了這次大規模的謀殺,儘管警方嘗試在這次了暴力行動中淡化自己的角色。同時,杜特蒂將自己與希特勒比較,並表示自己命令了秘密死亡小隊來掃蕩三百萬吸毒者。

「Duterte’s Hell」強調了這次殺戮,已經對受害者家屬和居住社區造成極大的恐懼和破壞。這個影片同時也揭露了加害者與杜特蒂自己至今仍泰然自若的狀況。短片用直接的影像,將被殺者遺族的哭泣和控訴暴露在觀看者前,不時穿插杜特蒂本人對於事件看法的聲音,對於人權的藐視讓人不寒而慄。

The March of the Great White Bear / The White Bear projectNational Geographic Taiwan

短片形式

台灣的攝影師羅晟文與國家地理雜誌(台灣)共同製作的《大白熊進行曲》,描述了被展示的北極熊與他們不自然的動作。觀看這個短片時,你會注意到片中的北極熊一直重複來回走動、做某個動作,但短片完全沒有重複播放。北極熊會做出這麼反常的動作是因為「刻板行為」所造成。

刻板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r)

許多關在空洞、貧瘠環境中的動物,其行為的豐富性會降低,同時會增加對自己(像是拔掉毛髮)或是環境(像是舔舐欄杆)而出現的異常行為。 為了應付沮喪感、無聊或其他導致長期緊迫的因素,牠們會逐漸在環境中自我封閉,而不會與環境互動;牠們或許會變得了無生氣、或坐或臥或是昏睡,時間往往異常的久。

資料來源:台灣動物新聞網

短片錄製了17個不同場地中的北極熊,完全沒有旁白或字幕,只單純用縮時攝影記錄他們的行為。可以看到片中同一個場景,儘管遊客來來回回,但鏡頭下的北極熊卻一直重複同樣動作,令人感到非常難過。(更多動物權力的討論請見:「《白熊計劃》攝影師羅晟文專訪:「我不是在拍北極熊,而是你我忽略的動權問題」

Underground / Valery Melnikov and Andrew Lubimov

短片形式

「什麼時候或什麼地方發生戰爭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戰爭中沒有任何贏家。穿過那些戰火和砲彈的煙硝,很難去看見那些飽受戰亂的平民,他們的命運以及悲劇。」

這支黑白色調的短片描述那些位於軍事戰亂中心人們的生活。在戰爭中心,悲劇可能隨時會走進他們的房子。儘管每天處於戰爭的恐懼中,他們仍然為他們每天的生活奮鬥,儘管隨時都可能是這些人的最後一刻。

有你,才有《報導者》,邀您用行動支持!

優質深度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我們需要細水長流的小額贊助,才能走更長遠的路。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朋友贊助支持我們!

贊助報導者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

--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分享數位工具、資訊圖表、多媒體網頁製作等心得,有時候會來一點生活經驗文。工作信箱:chenchenhua11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