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8千公里的「支援前線」:我們如何做出《俄烏戰爭日誌》Live Blog?

洪琴宣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May 27, 2022
在團康「支援前線」中,挑戰是團隊需要的事物,得透過每一個人的接力與付出,層層遞交到隊伍最前端。2022年3月10日,《報導者》派遣的3位記者劉致昕、陳映妤、楊子磊落地波蘭華沙,前往烏克蘭邊境採訪,記錄俄烏戰爭的影響。《俄烏戰爭日誌:報導者在波烏邊境見證戰火下的面容》Live Blog在3月14日上線,內容製作過程,就彷彿《報導者》團隊一次大型的「支援前線」——只是這次,傳遞的隊伍是從在烏波邊境的記者,到台北的編輯台;傳遞的事物,是寶貴的第一手採訪;隊伍兩端之間,跨越超過8千公里、更有6~7個小時的時差。如何讓遠在異地的記者,能夠無礙地回傳所聞所見、讓讀者了解當地正在發生的事?如何讓出手的新聞是即時、富有價值的台灣記者視角,卻又能守住前線記者寶貴的能量?接下來,我將以內容專案經理(PM)的角色,來談談我們這次的嘗試。

起頭:「嘿琴宣,能不能想想我們飛過去之後還能做些什麼?」

3月7日,作為內容專案經理初登板的我,第一次接到的任務訊息,就是致昕和子磊即將飛往波烏邊界,進行俄羅斯侵烏戰爭的報導。《報導者》的辦公室裡,兩位記者忙進忙出準備各種器材,致昕把我拉到旁邊,悄悄問了一個問題:「琴宣,我們飛過去之後,有沒有可能在深度報導產出之前,先帶給讀者們些什麼?」

《報導者》向來是以深度報導見長的媒體,透過記者深入當地的採訪、爬梳、紀錄,我們得以還原重要事件下的切片,看見富有脈絡和肌理的人物與事件書寫。但同時不可避免的是,深度報導的採訪與撰寫都需要時間,記者進入現場後,往往不太可能第一時間就能有可刊出的東西。

也因此,當致昕問我這個問題時,我腦內立刻浮現了一個想像:

有沒有什麼內容,是可以比深度報導更即時產出、能持續更新、同時又具備強烈的現場性,能向讀者呈現與深度報導不同的視角?

在此之前,《報導者》在幾個重要新聞事件上,如香港反送中運動疫情,都有由內勤產製內容的經驗,當時我也有幸以編輯身分參與了製作。COVID-19大事記在疫情高峰期以每日更新方式持續記錄確診數、政策最新進展,在2020年是《報導者》網站上最受歡迎、持續有讀者每日閱讀的文章之一。然而,《報導者》工程部開發的大事記圖表產生器的模式雖然讓我們得以便捷地持續更新,卻僅能呈現文字、連結與照片,沒辦法嵌入更多的社群內容、影片等模板,令讀者能夠取用更豐富多樣的資訊,這一直是我的小遺憾。

《報導者》的COVID-19疫情大事紀,以文字、圖片、連結為主要形式。

而在俄侵烏戰爭爆發之時,我看到許多外媒,如《衛報》(The Guardian)、《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都使用Live Blog的形式進行更新。Live Blog讓我看見即時、有現場性、且飽含多種社群元素的資訊,如何能透過編輯/各地記者的書寫,同時整合在一個工具上。也因此,當致昕提出的idea,碰撞上我這幾年產製紀錄型新聞內容的小遺憾,就撞出了一個新想法: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做看看Live Blog?

在專案開始前,我先爬梳了國內外媒體在此次俄烏戰爭報導中對於「不斷更新」的資訊類型,採用什麼方法呈現。
在專案開始前,我先爬梳了國內外媒體在此次俄烏戰爭報導中採用什麼方法呈現。

這對《報導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內容產製思考模式、更是一個全新的產品。

關於產品面,我們如何在10天之內做出的決策、順利上線,《報導者》產品經理凡逸有非常詳盡的分享,請看:

做一個「非典型」的Live Blog,我們想記錄「人」

啟動對於Live Blog的想像之後,接下來最大提問就是——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Live Blog?

爬梳國內、外媒體對於俄烏戰爭的報導形式,其實不乏以Live Blog持續更新的做法,如《衛報》Live Blog,每天有大量、超過數百則的消息更新,這也是Live Blog之所以為「Live」的最大賣點。然而對於《報導者》來說,我們是一個30多人的小團隊,且在進行烏克蘭報導的同時,也同時進行著其他重要題目,我們不可能以《衛報》的規模,每日進行如此大量的資料搜集與更新;同時,台灣也已有如《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許多媒體,以大事記的形式持續記錄俄烏戰爭的發展。

那麼,對於前往波烏邊境的《報導者》來說,什麼樣的「Live內容」,是我們可以獨一無二提供給台灣讀者的?

「人」——在俄烏戰爭現場的人、記者遇見的人、這些人的面貌與心聲,是我們導出的答案。在深度報導中,固然記錄了許多人物故事,但在記者的採訪中,每天總會有那些沒辦法被放進報導、卻令人難以忘懷的遺珠。這些遺珠過去往往只能在記者的個人Facebook上,變成一篇故事,但我認為,這其實是非常具有價值的內容,尤其是在這樣一場殘酷的戰爭裡。

於是我們下了一個決定:

《報導者》的Live Blog,將是這段採訪之行中,關於與記者相遇的人們的紀錄——一部「記者日誌」。

在Live Blog專案定案的會議上,我問了在場開會的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認為,記錄與記者相遇的人,是有新聞價值的嗎?」

「當然有。」我仍記得夥伴們,如此堅定地回答我。在戰爭的big picture之下,有許多事物會被犧牲、許多人不會被看見,但我們想要去看見「人」,那些真實的、被戰火掩蓋的、隨時有消逝可能的,這是任何事物也不能取代的新聞價值。

在俄烏邊境,記者與一位抱著貓的女子相遇。這是我在整個專題中最喜歡的一張攝影。

在出發前,我們為Live Blog設立了何種專案目標?

身為專案經理,在內容產製時,最在意的兩件事,
一是這套內容是否「可行」(能夠在有限人力下持續且穩定的產出)
二是這套內容是否「好看」(符合台灣讀者需求)

也因此,我分別從讀者端和製作端,設定了幾項明確的專案目標:

對於讀者端:明確傳達「《報導者》在現場」的訊息:《報導者》是第二個前往波烏邊境的台灣媒體,對於讀者來說,我們需要明確傳達「記者在現場」訊息。對此,「現場影音」是重要素材。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我們需要提供僅有在現場可得知的第一手資訊,整個Live Blog以「人」為本,記錄記者遇見的人、遇到的事、在現場看到的景象,為台灣讀者打開一道窗口。一組可運用在所有社群的現場播報方案:比起追求單一文章頁的流量,我們的目標在於「讓內容在所有社群平台都被看見」,於是專案將為各平台量身定做內容形式,包含影片、短影音、圖集、Podcast,滿足讀者需求,更創造追蹤報導者的必要。對於製作端:・前線接力:記者在前線採訪的工作量極重、情勢複雜,此專案需盡量將現場採訪同仁製作壓力降到最低,大幅仰賴後勤轉化內容。故前線只回傳素材,記者日誌文字撰寫、影音、圖集、圖資敘事、Podcast,都由內勤主做。・維運容易度:更新倚賴大量人力,不可能無止盡更新。於是在專案開始前便設定停更點、更新規模,以記者在國外的這3週為限。・內部練兵:Live Blog產製模式將以專案經理作為核心、各團隊分工產製各式內容方式運作,我們期待在這次專案中測試內部團隊協作動能,期待未來此模式可套用在國內抗爭類新聞事件中。

重點是,我希望即便3週的更新結束後,整篇文章仍能作為一個完整的報導故事,不是朝生暮死、而是有一看再看的價值。

支援前線開始!但要怎麼做?

由於深入異地的深度報導,已耗去現場記者大量的能量,這一套內容要能穩定產出,必須盡量將前線記者的內容產製壓力壓到最低,透過後勤團隊的支援,實現「前線採訪、後勤補位」的產製模式。

在這一趟旅程中,現場記者要想辦法度過交通關卡、日益緊縮的關口,進入現場;同時又要進行採訪,以及思考深度報導的產製。我從一開始就定位,不可能依賴記者每日撰寫刊登內容給我們。記者能提供的是他們在採訪之餘採集的「素材」,而要負責轉譯內容的,將會是由專案經理我、皓翔、負責影片製作的社群編輯彥成、行銷星穎、設計師禹禛、Ethan、編輯詩芸、思樺,以及Podcast小組的婉甄、婉如,約12位同仁組成的「Live Blog小隊」,再加上負責產品面支援的工程師泰勒以及產品經理凡逸。

在成為內容專案經理前,我是《報導者》的編輯,編輯生活中最有趣又好笑的經驗,往往是遇到記者回傳的內容有些背景資訊不夠清晰,記者雖懂,沒有在現場採訪的編輯卻看得一個頭兩個大,不知道要如何下手編輯——我通常都戲稱這叫做「通靈」的時候到了!這種時候,就要跑去急call記者,或者拼命搖晃他們的肩膀,請記者大大行行好,和我們解釋一下這到底是什麼,畢竟編輯再怎麼厲害,也實在是不會「通靈」啊!

降肉!降肉!當記者人在烏克蘭的時候,喊降肉也沒用了!(圖片來源/阿翰po影片 │算命阿姨 九天玄女之天女散花

也因此,Live Blog任務最優先要解決的事項,其實是:記者在波烏邊境現場採集的內容,要如何無礙、無錯地被內勤理解,以達成後續的轉譯?

在橫跨8千公里、有6~7個小時時差,且對於網路通訊充滿不確定性,無法與記者即時溝通的狀態下,再也沒有記者電話可以隨打隨到、也沒有記者的肩膀可以搖晃,那,Live Blog小隊要怎麼樣才不用「通靈」呢?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行前一份完整的Guideline與落地後,每晚一支記者口述的音檔。

在出發前,社群編輯彥成製作了素材的Guideline,在此之前,《報導者》鮮少有請文字記者在現場以手機錄影的需求,然而俄侵烏戰爭的新聞現場都相當特殊,我們不只依賴攝影記者的照片、也希望一並呈現最能還原臨場感的影音。在Guideline裡,社群編輯明確教學了錄影時手機該如何持放、影像該如何拍攝,而當現場允許時,記者又該如何以錄音向同仁傳達影片中拍攝的內容。

出發前,社群編輯彥成為即將出國的文字記者們撰寫的Guildeline一角。

而在採訪團隊抵達波烏邊境後,我們請致昕每天採訪結束的當晚,以一支音檔,告訴我們一件他今天遇到的事情、他去的地方、他遇到的人。這支音檔配合致昕和映妤每天在現場以手機錄下的影片、子磊拍攝的照片,會在烏克蘭時間深夜上傳到《報導者》的雲端,幾個小時後,當太陽在台灣升起,就由留守台北的Live Blog小隊,梳理、轉化,寫成當日的日誌,並製作成影音、圖集、Podcast、地圖圖資,更新在網頁以及各社群平台上。

我的手機裡記錄著Live Blog每日產製時程。

影音+圖卡+MAP+聲音,強力出擊!

3月14日,《俄烏戰爭日誌:報導者在波烏邊境見證戰火下的面容》Live Blog正式上線。在為期3週的專案裡,我們總共完成了5大種內容形式:

  • 持續3週的「記者日誌」,以文字書寫記者相遇的人事物。
  • 4則現場影音、1則圖文影音,帶讀者看見俄烏邊境的現場。
  • 3則攝影圖集,充滿人味地讓我們看見難民的面孔。
  • 5集Podcast,以聲音帶讀者重回現場、也聽見前線記者心聲。
  • 每日更新的「戰事地圖」和「當日重點提要」,讓讀者可以在掌握俄烏戰爭最新情勢的前提下,理解記者日誌的內容。
我們希望讀者能在理解俄烏戰爭當下情勢的前提下閱讀記者日誌,因此,設計師們和專案經理皓翔每日更新「戰事地圖」,記錄戰爭下難民、戰火蔓延的變化。

這些形形色色內容,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各總共觸及了52萬人以及54萬人;在Podcast平台上,也有超過12萬聽眾,聽過這些記者以聲音寫下的日誌。

子磊在波蘭烏克蘭邊境最大關口梅迪卡記錄下一對在逃難途中互相幫助的母親,在此地重新相逢的感人時刻。

除此之外,我們更新型態也不斷隨著時間推移改變,在外派記者回傳的現場以及深度報導之外,也加入國內記者遠端連線烏克蘭人士的專訪對於俄羅斯網路戰觀察的報導。我們認為,除了在前線的記者外,台灣的同仁們藉由遠端連線相遇的人、看見的事、這些各面向的視角,對讀者來說也同樣重要。

結語:這是一場高密度的內部練兵,也是對於新聞價值的實踐

為期3週的Live Blog營運裡,我們看見了高強度團隊合作、異地內容轉譯的可能。當異地記者回傳的訊息清晰而明確,且可以被透明共享,這些內容由內勤接力轉化後,可以爆發比記者單兵製作更多元的能量——這,就是這場「支援前線」實驗的最大意義。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3月16日的早上8點,收到致昕回傳的一支影片。在烏波邊境最大關口梅迪卡(Medyka),逃難來此的烏克蘭難民,在長長人龍中排隊進入波蘭,一位志工拿出玩偶和幾位難民孩童玩鬧,孩子瞬間爆出純真的歡笑聲。

那天,我聽見致昕的音檔裡如此形容他看到的景象:
「這是一個可以呼吸的地方,是一個可以放心的地方,是在逃難的漫漫長路之後,第一個你可以開始想除了『活著』之外,自己還有什麼需求的地方。」

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的心靈,好像突然與遠在烏波邊界的記者同事們接上了線。身在與戰爭仿若另一時空的台灣、做著遠在8千公里外的新聞,在漫漫的產製過程中,有時新聞工作者會落在數據、資訊的海裡,茫然回首,差點想不起來,自己處理的新聞關係著一個個人、一個個真實的生命。他們會哭、也會笑;會有艱難、也會有想稍微喘息的時候,但新聞往往只能呈現一個切面,讀者們往往只能獲得一種對於戰爭的「想像」。

我認為那支影片,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俄烏戰爭日誌》Live Blog想要傳達的核心。在殘酷的戰爭中,這些「人」的真實和複雜性,透過現場記者的眼,回傳到8千公里外的編輯檯,然後讓讀者,也能夠「看見」記者所見。

不只是Live Blog,在這次赴烏克蘭旅程中,《報導者》從現場帶回來了許多珍貴的紀錄與報導,都收錄在俄烏戰爭專題裡。邀請你讀一讀,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可以幫我們拍拍手 👏 或者留言和我們交流唷!

📣有你,才有《報導者》

《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https://bit.ly/3ylK401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