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報導者/活動紀錄】AI時代下,《報導者》的新聞實踐與反思

(文/陳星穎)

自2022年底以來,AI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媒體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文字、圖像,甚至影片內容都可以輕鬆透過一個按鍵生成,記者的角色面臨哪些改變?對新聞編輯室而言,AI究竟是帶來了機遇,還是潛藏著威脅?

8月底,《報導者》舉辦了第一場「開箱報導者」活動,以AI生成的應用為主軸,邀請《報導者》設計部副主任黃禹禛、《報導者》Data小組召集人柯皓翔與《報導者》攝影部主任黃世澤,分享他們的日常工作中,關於AI的新聞實踐與反思。

活動一開始,《報導者》團隊先分享過去幾年曾在工作中應用到AI技術的案例。

設計師的AI探險記:以《獵童風暴》專題為例

《報導者》設計師黃禹禛首先分享,儘管她在2~3年前就曾使用不同的AI工具來生成圖像,但直到《獵童風暴》這則專題,她才有機會更深入地摸索Midjourney的可能與邊界。

《報導者》設計部副主任黃禹禛在活動中首先分享AI技術應用在設計的案例。(攝影/蔡昕翰)

《報導者》的專題報導在開始製作前,會由編輯部召開跨部門會議,邀請記者、攝影記者、設計師與編輯討論題目的呈現方式;而在《獵童風暴》這則專題,因為牽涉到敏感議題,不方便直接呈現當事人的畫面,因此需要設計部協助製作新聞裡的圖像。

在創作過程中,設計師會請記者提供文章的主題和關鍵字,而為了更準確地反映文章內容,設計師會不斷地與記者交換意見,確保彼此的理解一致,避免最終的視覺呈現出現落差。

在AI生成圖像的過程中,使用者會需要為AI提供prompt,也就是生成圖像的指令。然而,AI的生成結果並不總是符合需求,有時會與設計師的想像不同,或者因敏感字詞無法生成特定場景。黃禹禛舉例,她曾試圖生成與廁所相關的圖像,卻被Midjourney認定含有敏感字詞而被封禁,最終只能選擇生成「學校」等其他青少年場景。

禹禛在生成圖像的過程中嘗試過各種跟青少年相關的prompt。(截圖自活動簡報)

儘管如此,AI所生成的學校場景與設計師的想像還是有落差,無論是太具中國特色的建築風格或者過於老舊的校舍,都與台灣現代的學校樣貌不符。禹禛發現,只有「家中書房」、「咖啡廳」、「自習室」等較為日常的一般場景,Midjourney才能製作出比較符合期待的圖像。

謹慎使用AI,避免生成圖像引發不當聯想

雖然AI生成工具為圖像創作者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性,但禹禛對於其背後的風險非常謹慎。每當看到關於人像的AI生成圖,她都會心想「世界上一定有長這樣的人存在」,即使知道映入眼前的是AI生成圖像,其真實感依然令她感到驚訝。有一次,同事甚至指著某一張AI生成圖像對禹禛說:「這個人長得好像妳喔!」當下毛骨悚然的感覺還令她記憶猶新。因此,只要處理到關於人像的AI生成圖片,她都會格外小心,尤其是在處理《獵童風暴》這樣的敏感議題時,無論涉及人物或場所的圖像,都需要謹慎處理,避免影射特定個人或地點。

禹禛也強調,《報導者》設計師並不會直接使用AI生成圖像作為文章最終呈現的圖片,所有AI生成圖像都會經過後製處理,這樣的原則後來也被寫進了「《報導者》AI使用守則」裡。

《獵童風暴》專題封面圖片以魚眼效果呈現被窺視的感覺。(截圖自《報導者》網站)

準備超過一年的《報導者》AI使用守則⋯⋯

《報導者》AI使用守則從何而來?《報導者》數據記者柯皓翔接續在禹禛的分享之後說明。

皓翔先指出:「新聞媒體是面對新興技術的第一線。」隨著Midjourney、ChatGPT等AI技術在過去1~2年猛爆發展,《報導者》團隊逐漸意識到,AI不僅僅是新技術,它將徹底改變未來,這是無法忽視的趨勢。過去2~3年,《報導者》也曾嘗試在報導的設計影像中使用AI技術,例如交友詐騙專題跨國捐卵專題,或者如島鏈專題輔助程式碼撰寫、立委儀表板專案助力資料大量分類等,隨著實驗的推進,團隊逐漸意識到需要更明確的倫理守則,尤其在與讀者溝通的方面;因此從去年開始,《報導者》團隊開始討論AI的應用,並舉辦了數場內部沙龍,邀請攝影部、社群部、編輯部和設計部等相關團隊共同探討AI工具能否融入日常編務。

在初步交換意見後,團隊發現許多跟AI有關的倫理和實務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圖像處理可能涉及的版權及隱私問題、數據應用伴隨的隱私風險⋯⋯在經過多次的內部討論與法律顧問諮詢後,《報導者》終於開始著手制定具體的AI使用規範。

經過超過一年的討論與準備,2024年7月2日,《報導者》正式推出了AI使用守則。此項守則的推出,也標誌著《報導者》在AI應用方面已步入正軌。

編輯室引入AI的界線在哪裡?

活動中,皓翔也分享了團隊在制定原則過程中所設想的各種情境,並進行了一場小型的讀者調查。

Q:你覺得新聞媒體可不可以用AI寫報導(文字)?

(A)可以,只要確認真實性無誤的前提下,應該引入AI人機協作,幫忙內容產製(17位)
(B)可以,但應限定於特定類型的報導,如財經資訊、地震消息(14位)
(C)不可用於「寫稿」,但可用於「改錯字、修體例」等單純編輯任務(8位)
(D)不可以,新聞報導的每一字一句仍應出自人類之手並掛名,與AI做出區隔(0位)

現場簡易的調查顯示,多數讀者對於AI參與報導寫作的界線偏向開放,然而《報導者》所有的報導文字其實全都是人工撰寫,並未使用AI生成。皓翔強調,團隊認為「原創性」是《報導者》非常重視的價值,如果讓AI生成的文字取代記者和編輯撰寫的文字,將會削弱報導內容的原創性,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裡,《報導者》仍會堅持由記者親自撰寫報導文字。

《報導者》Data小組召集人柯皓翔在活動現場針對AI在新聞室的使用界線進行讀者調查。(攝影/蔡昕翰)

《報導者》注重內容原創性,所有原生報導文字內容皆為記者及編輯撰寫,未來也將以專業新聞工作者撰稿為原則。

──《報導者》AI使用守則

除了撰稿以外,皓翔也補充,AI生成內容不應該被直接用作事實查證的依據,雖然AI能生成看似真實的答案,但偶爾也會出現「幻覺」或「胡說八道」的情況;因此,《報導者》AI使用守則特別提到,AI生成內容必須採用「人機迴圈(Human-in-the-loop)」的協作模式,所有的事實查核工作,依然必須由記者和編輯親自進行,以確保內容的真實性。

所謂「人機迴圈」,是指在人與AI的互動中,即便由AI完成部分工作,最終的判斷還是必須由真人來進行。在《報導者》新聞產製作業裡,真人在AI應用過程中的判斷力至關重要──AI應用在新聞工作的定位終究是「輔助」,而非「替代」。

談及AI應用,當然不可迴避關於生成圖像的規範。皓翔繼續第二題讀者調查:

Q:你覺得新聞媒體能否在報導中使用生成式圖像?

(A)不可以,報導是為了述說真實發生的事,應該避免使用任何圖像生成物(0位)
(B)可以,但風格不能是「紀實攝影照片」,而應該採「非寫實」風格或抽象處理(13位)
(C)可以,也可以生成「紀實攝影」風格的照片,但要標註清楚(12位)
(D)可以,但前提應該是難以拍攝到真實照片時,才用AI生成(10位)
(E)不可以,避免捲入潛在著作權問題(0位)

儘管讀者對於圖像生成的開放態度不一,現場並沒有任何人反對新聞媒體在報導中使用生成圖像。

至於《報導者》的態度,皓翔說明,現階段無論AI生成圖像在《報導者》作品中的占比有多小,都必須加以標註,這樣嚴格的要求旨在確保讀者了解內容的來源,《報導者》也希望透過透明化的處理方式,能持續對讀者保持誠實。

回歸初衷,保持原創與新聞專業

此外,攝影記者所拍攝的真實照片始終是《報導者》的首選。除非遇到無法重現的場景,或者因倫理問題不便使用真實照片,才會考慮使用AI生成圖像;即便使用AI生成圖像,《報導者》在過程中也會進行後製處理,確保最終呈現的圖片保留一定的原創性,這樣的加工也是為了避免觸犯生成圖像的著作權問題。

皓翔總結,AI守則的制定不僅是為了管理風險,也是為了建立內外部的共識。守則的核心在於揭露生成式圖像的來源,讓讀者有更多判斷內容真實性的權利。對《報導者》而言,新聞報導的責任在於傳遞真實,而適當的揭露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信任內容。隨著AI技術的進步,守則也可能會在未來進行滾動修正。

人們會如何透過AI圖像理解「真實」?

關於「真實性」的思考,活動最後一位分享者──《報導者》攝影部主任黃世澤也向讀者提出了他的觀察與見解。

​​《報導者》攝影部主任黃世澤分享AI生成式影像與新聞攝影的倫理思考。(攝影/蔡昕翰)

已在媒體從事攝影工作近20年的世澤指出,讀者在看到一張新聞照片時,通常會假定它是真實的,而這正是新聞攝影的力量所在。如果新聞機構過於依賴AI生成圖像,且未明確標註圖像來源,可能會削弱讀者對新聞媒體的信任。

但即使明確標註,可能還不足以完全解決AI生成圖片在新聞應用所伴隨的倫理問題,因為讀者仍然可能會將AI生成的形象與真實人物混淆。

《獵童風暴》影音報導為例,因為議題敏感性高,團隊考慮使用AI生成圖像來呈現兒少性剝削受害者的形象。最初,影音小組設計了幾張AI生成的圖片,試圖將其與受害者的訪談內容搭配。然而,團隊很快意識到這樣的處理方式可能引發誤解,即使圖片上清楚標註「此為AI生成」,讀者仍然可能將其誤認為真實人物。

世澤解釋,「即便我們在圖片上標明這是AI生成的,讀者仍可能會不自覺地將其視為真實的受害者形象。」這樣的誤解可能會讓讀者在腦海中形成不準確的印象,這不僅影響新聞的真實性,還可能加深對受害者形象的刻板印象。

《報導者》影音節目〈長大當記者〉,第一集探討兒少性剝削問題,示意被害人的畫面由AI生成,為避免加深受害者形象,由設計將人像後製塗黑。(截圖自〈長大當記者〉第一集影片片段)

因此,《報導者》AI使用守則明列,使用AI圖像必須考慮讀者的感受與認知,《報導者》在應用AI圖像時,除了標註圖像來源,還會對圖像進行後期處理,以避免讓讀者誤以為這些圖像是從現場拍攝的真實照片。

不只是呈現影像,更要賦予影像意義

在《報導者》,攝影記者特別注重「圖片編輯」的概念,每一篇報導裡的每一張影像,都要經手「圖片編輯」。在文章編版前,攝影記者需要蒐集所有相關的影像素材(除了到現場拍攝外,可能還包含受訪者提供的影像、地圖、歷史文件、設計師的插畫、AI影像等),負責圖片編輯的攝影記者再根據文章脈絡與整體性去安排影像。

「圖片編輯」的概念,打開了新聞影像敘事的可能性。即便攝影記者無法進到新聞現場,仍有許多圖片處理方式,而非只能透過AI生成圖像。

世澤進一步提醒「AI生成」與「攝影」的對立性:AI生成圖像的過程必須透過語言下指令,是非常文字化的過程,形式更接近於「繪畫」,因此在下指令的過程中,可能帶著個人的立場與刻板印象,甚至是虛構的場景;而攝影按下快門的瞬間,記錄的「影像」是真實的時刻,記錄的當下已有前提存在。他引用台灣重要攝影家張照堂的名言──「攝影是遺憾的藝術」,以此表達攝影的美好之處在於其不完整與神祕性,這些特質也是新聞攝影追求真相之外,引人入勝的核心之一。

如果「不完整」成為必然,那麼新聞攝影可以傳達什麼呢?

世澤強調:

「媒體的責任不只是去(現場)拍照,也不只是傳遞真相,更重要的是溝通對於事件認知的過程。」

回到《獵童風暴》的文字專題報導,因犯罪現場畫面難以取得,報導中又需要有影像的呈現,因此攝影記者便透過各種方式來「設計」影像,例如:用重複曝光的方式拍攝、借孩子的玩具當作道具並搭配偷拍社團截圖等,使讀者感受兒少性剝削的暗黑產業對未成年孩子帶來傷害。這些經過設計處理的圖片仍然具備敘事性,但並不會誤導讀者相信這是真實的新聞現場照片。

世澤透過「設計」拍攝影像,要讓讀者感受兒少性剝削的暗黑產業對未成年孩子帶來傷害。(攝影/黃世澤)

探討至此,世澤以一句話作結:「虛構中(必要的)真實,真實中(必須被知會的)虛構。」AI生成技術作為工具化的產物,的確加速了工作流程,滿足一部分的需求;然而,這些生成的圖像應該屬於素材或配圖,而不是用來替代實際拍攝的照片,媒體工作者應避免將兩者混用,造成認知上的差異。

新聞工作者會被AI取代嗎?

AI的相關討論,往往伴隨著人類存在價值的辯證。對於產製內容的報導者而言,會不會也擔心被AI給取代呢?

3位分享者一致認為現階段AI技術仍難以取代記者的價值。如同《報導者》AI使用守則第一條所示:

《報導者》面對AI發展,認為應保持「開放但審慎」的態度,導入AI之正當性是為幫助新聞團隊提高生產力、更專注於原創及創新內容,提供讀者更高品質之報導;AI之使用不該以取代從業者之新聞專業為目的。

3位報導者在活動QA時間回答讀者提問。(攝影/蔡昕翰)

在新聞產製過程中,一些基礎、重複性的工作或許會被AI取代,但這反而讓記者能有更多精力處理複雜的任務。無論是設計圖像、數據整理、影像編輯,新聞記者的核心價值始終在於引導讀者理解真相,只要對真實性的把關需求存在,新聞工作就不會被AI完全取代。

📣有你,才有《報導者》

《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https://bit.ly/3ylK401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
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
https://bit.ly/3rWFQJV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