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專題製作手記】血淚漁場二部曲專題製作分享-科技、設計與影像是如何結合的?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9 min readDec 25, 2018

你所看到的圖片,是由一張張上到台灣遠洋漁船作業的漁工臉孔組成。他們來自世界16個國家,為了改變命運,把自己的護照和身分,交給台灣的仲介和船東,台灣人則向世界最貧窮的國家如北韓、柬埔寨、坦尚尼亞等國家買漁工。這2萬名低價、多國籍的漁工,就像一個個商品,為了掙一個月300、400美元的低薪,承擔高風險上船,有時會遭遇非人化的待遇。

年底報導者推出血淚漁場二部曲— —「海上人口販運風暴」,記者追蹤數月調查海上人口販運議題。記者們也密切與數位團隊溝通專題軸心與呈現方式,最終產出6篇以「影像結合插畫」為主軸的呈現。

這篇分享文整理了攝影記者、工程師、設計師這3個角色的心得,記錄製作過程中,他們如何發想概念,以及如何解決實作時遇到的問題。

【主視覺】如何將一個個捲入人口販運風暴的漁工臉龐,化成巨幅圖像

這次專題的主視覺對團隊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我們希望呈現「人被當商品販賣」的感覺,但由於此次採訪多是探討制度,除了柬埔寨跨國採訪外,個案照片偏少,素材極度缺乏,讓負責構思影像呈現的攝影記者佑恩非常頭痛,甚至出現肚子痛的狀況。

最後他在仲介提供的關鍵資料夾中,找到漁工的文件,上頭有每一個漁工的頭像。「剛開始我得到的訊息只有『我們怎麼向世界買賣漁工』,要呈現『販賣』的概念。在瀏覽仲介給的資料夾時,我看了幾十個漁工的照片,但沒有一個記得起來,照片都是褪色的,我就想到這些照片不就可以代表『去人味』,褪色代表了人商品化、被販賣的過程。」

在多次腦力激盪下,攝影主任小偉提出了可以用「馬賽克」的方式處理照片,將照片一張張拼湊起來。工程師泰勒也開始搜尋相關技術,這個呈現才就這麼定了!

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真正開始製作時才發現困難重重,一幅不到10秒的開場動畫,背後的細節跟所花費的時間超乎想像的多。攝影師佑恩跟工程師泰勒分別面臨不同的問題

1. 照片格式不一,裁切過程複雜

「裁切照片很痛苦!」佑恩回想裁剪過程,發現照片格式亂糟糟,一半是JPG圖檔,一半則是Word文字檔,要用其他方式轉成圖檔。此外,因為最後要拼成一幅圖像,當某些照片特別顯眼時(例如穿紅衣服的漁工)或是照片是黑白的,整體畫面會顯得非常突兀,因此必須先人工篩選、再調整顏色。

2. 怎麼用程式調出「唯美而憂傷」的風格?

負責讓一張張照片「飛起來」的工程師泰勒,花了很多時間搜尋可用的技術(他說如果拍手數超過500再來寫技術分享文XD),最後找到了一個神奇的程式可以讓數百張照片拼湊成一幅圖像,但代誌當然沒這麼簡單,為了讓整體影像呈現完美,照片飛入的速度、方向、方式都必須一而再的修正。

泰勒遇到最困難的點,是要調出一種符合專題調性,監製稱為「唯美而憂傷」的風格。對泰勒來說,這已經不是程式效能的問題,而是藝術感的問題,他必須成為一個藝術工程師(?)

「要把它調成飛進來的時候有一陣風吹過的感覺 — —我接受到的需求沒那麼具體,就是一個感覺(強調:唯美而憂傷),這種就是很難調。」對工程師來說,這彷彿是要讓程式碼化為畫筆與顏料,揮灑出一種抽象的氛圍。團隊大概調整了4、5次以上,才從速度、視覺重點、飛行方式中找到平衡點,成就最後的呈現。

3. 要讓一個個漁工臉龐清楚,還是讓畫面整體清晰?

當前面兩個困難都克服了,最後還必須面臨一個問題:「要讓每一單張漁工臉龐清楚,還是要整體畫面清晰?」

兩人在製作過程中發現,照片用得越少、畫面會越乾淨越美;一旦照片數量往上加,整體畫面就會越雜亂。雖然製作軟體可以讓原本照片覆蓋上一層風格,相對的每張臉孔反而就會變得不清楚。

「我們只能在畫面漂亮跟單張漁工臉龐清楚做選擇,共識是讓漁工臉清楚。」佑恩說,於是兩人在這個前提下,開始嘗試怎麼樣的漁工照片排序才能讓整體畫面最好,試了N次才在上線最後一天調整到理想中的模樣。

影像、插畫加音效,開啟更多想像

除了第一篇唯美而憂傷的開場,其實攝影記者與設計師在每篇文章首圖都下了功夫:根據各篇報導主軸,將影像與插畫結合後配上聲音,希望開啟讀者更多的想像。

下圖是第二篇報導〈深入柬埔寨──那些傷口無法癒合的漁工們〉開頭,想傳達的就是某天大船駛入貧窮的柬埔寨村莊,帶走了村裡的男人們。(medium無法放置影片檔,建議到原文體驗

團隊之所以會決定用這嘗試,第一是此次照片偏少,第二是海上照片風格類似,為了讓各篇有明顯的區隔,因此希望用插畫補足。

設計師禹禛發想插畫時稿件都還沒有寫出來,只能看大綱跟標題抓關鍵字。攝影師先挑4、5張照片給她,她再根據文章標題跟大綱想像如何用插畫跟影像結合。

一開始禹禛的作法是把照片印出來,直接在上頭作畫,但後來發現這樣轉電繪很困難,後來採用描圖紙的方式繪圖。

第一步:將照片印出來,上頭鋪上描圖紙作畫。
第二步:將描圖紙取出電繪。
成果:上街頭抗議的船東們如同海上航行的船隻,艱困前行。

最後成果不只做成動畫,佑恩跟攝影主任小偉也幫它們配上聲音。佑恩談到三種媒材的融合時,提出了一些他的想法:

出發點在於,(攝影)對影像的掌握度其實要花很多次慢慢累積,到最後才有比較全面的影像,但專題又不可能等(攝影)到最後才做。一開始插畫的定調就是補足影像。

調查報導的風格要用非常現場感的影像,比較不建議單純用插畫。影像本質看到會有震撼感。我原本一開始選資訊很豐富的照片(給設計師),但變成說資訊太多,最後只能用留白較多的照片;一個視覺影像裡面不可能有兩個主體,一定會有一方要配合對方。

以插畫角度需要的是「想像空間」,攝影很真反而是削弱插畫的想像。這次方法是加入聲音元素,結合第三種素材成為第三種呈現方式,變成影片檔可以稀釋掉插畫跟影像的對比。

如果要讓兩個結合,就要讓照片素材化,思考是素材而不是照片本身內容是什麼 ,照片可以扮演還原現場,但最主要目的是與插畫結果做新的展現。

【彩蛋】各篇影像插畫的意涵:

以下列出團隊想要透過插畫結合影像所結合的意涵,原檔為動態影片檔,由於medium無法放置影片檔,建議到各篇報導中搭配聲音觀看,才能有最好的體驗→《血淚漁場二部曲──海上人口販運風暴》專題頁連結。

一個貧窮的柬埔寨小村落,某一天開來一艘大船,把男性都載走了,小孩逃開。
被販賣的漁工打開船艙窗戶,窗戶上映出的是一張張將各國漁工擬物化之後的包裹條碼。除了海風,他們只感受到一片寂靜、一種被困在海上的寂靜感。
背景音以海風跟旗桿聲音呈現。船隻雖然可以掛上不同國旗,但當風把旗子吹起來,就會發現真實身分,意喻登記為他國國籍的台灣「權宜船」(Flags of Convenience ,FOCs)。
船東來台北抗爭,走在柏油路的影子就像是海上波盪,人人如同一艘船在海上艱難地行走,藉此比喻船東的處境。
印尼漁工集體上岸,挺身站出來抗議,改變紐西蘭漁業狀況。

具象化受害漁工之聲

深入柬埔寨──那些傷口無法癒合的漁工們〉是此系列專題中現場感最重的一篇報導,記者宜婷跟攝影佑恩深入柬埔寨找到巨洋案受害者,用影像跟聲音記錄他們的故事。

佑恩提及對柬埔寨村子最印象深刻的是家家戶戶的「鐵皮屋」,鐵皮經過高溫,每個家裡的浪板都彎曲變形;斑駁變形的鐵皮屋,就好像身處海洋的漁工處境。因此他決定在這些變形浪板前,拍攝受害漁工/家屬的人物肖像。

影像之外,漁工訪談的聲音語調直接透露出他們的情緒,加上收音品質不錯,因此團隊希望把聲音與影像融合,讓讀者更有共鳴感。

幾次討論過後,我們決定取出一段受訪者故事中的重要「句子」呈現在畫面上。每張照片下方會有播放鍵,讓讀者可以點擊,搭配中文字幕聽完受訪者自述。

報導者團隊幾次嘗試將影像與聲音運用在數位專題中,從一開始的〈離岸之前 — — 印尼漁工的台灣夢〉、〈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到這次的漁工人物影像,在不同載具上處理影像一定會遇到的這個問題──「影像裁減」,到底怎麼樣才能在有限尺寸內展現影像所想表達的,這是我們持續在嘗試的,例如兩位受訪漁工媽媽所穿的花衣,其實帶有當地特色,但礙於版面卻無法完整呈現影像。

結語:團隊的意義

訪問完3個角色後,發現大家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踏出自己的專業舒適圈,只為讓整個專題更好。攝影師因為理解了技術平台的限制與特點,才能調出完美的照片風格;設計師理解了記者想要傳達的文章核心,最後用想像力完成插畫;工程師擔任最後的重要角色,將各種素材落實成網頁。

回想過程,這個專題每個點子似乎都是很不起眼的起源,慢慢每個人都丟了點不同的想法,透過一次次的開會激辯,最後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只能說這大概就是團隊的意義(哈很弱的結語),單一個人、一種專業真的很難成就一個大型數位專題啊。

有你,才有《報導者》,邀您用行動支持!

優質深度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我們需要細水長流的小額贊助,才能走更長遠的路。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朋友贊助支持我們!

贊助報導者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

--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分享數位工具、資訊圖表、多媒體網頁製作等心得,有時候會來一點生活經驗文。工作信箱:chenchenhua11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