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媒體們的數位大挑戰,到底是什麼?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10 min readFeb 13, 2017

從「急診人生」到「血淚漁場」,一年多來《報導者》嘗試製作好幾個數位專題,雖然每次做新作品都是一種新體驗,令人興奮,但過程中不可避免仍面臨了不少挑戰,尤其是製作流程與各種角色的轉換。例如:在數位專題的製作流程中,「誰」擁有決定最後呈現方式的權力?是主管還是記者還是工程師或設計?誰應該扮演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角色?如果已經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在數位專題上,如何才能把效益擴展到最大呢?

以《報導者》為例,團隊成員在每次專題製作後,通常會開會檢討,儘管如此也只能就每次製作流程所發生的問題檢討,逐步摸清楚各個角色的定位,緩慢演變出一個「逐漸進化且可以依循」的製作流程,但此流程離「完美」還很遙遠。

就在一次小聚,遇到聯合報新媒體中心內容創新組的數位內容編輯妤庭,以及天下雜誌的策展編輯思澄(兩位製作數位專題經驗都非常豐富),在聊到自家數位專題製作時各自的辛酸血淚時,大家不約而同發現有一些相似的共同點,也在這個新領域,各自用一次次製作經驗,碰撞出了一套流程和體悟(已烏青)。

但平常隸屬不同組織的我們,很難好好面對面交流,於是便興起了辦交流會的念頭:是否可以透過面對面的機會,單純就製作流程討論,並學習對方成功的經驗呢?很幸運的這個交流會辦成了,真的很謝謝岀席的講者大大,以及幫助交流會順利進行的同事們。

整個交流會分為三大主題,共有八個單位的講者分享,以下為主題一的活動共筆重點摘錄。

不論組織大小,都出現「監製、決策數位專題」的角色需求

《報導者》設計吳政達在分享中談到,報導者製作數位專題的團隊本來是隨機組成的(專題記者、工程師、設計師),記者除了採訪,也兼任數位內容產出者。但常常花了大量時間、人力成本做出大型專題,卻無法有效運用組織內的行銷資源,導致傳散度不佳。於是引發了內部思考:是否應該有「專案管理」的角色?除了有效的管控專題進度,也能同時思考包裝行銷

數位敘事交流會活動現場(攝影/余志偉)

《聯合報》數位專題的團隊是由專題PM(數位內容編輯)、設計師、工程師共同組成。《聯合報新媒體中心》的數位內容編輯魏妤庭提到,專題PM可依據新技術、新流程的研發需求,提出專題規劃,負責從採訪資料中,抓出故事的樣貌,並掌控流程、統合不同資源,PM的角色既是統合者也是內容產製者。

《天下雜誌》的策展編輯王思澄則說,策展編輯的工作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在「溝通」。策展編輯不是發動題目的人,而是幫助專題記者策展數位專題內容。他們會與工程師、設計師一起合作,並扮演橋樑連結記者、廣告行銷部門,確保專題從無到有,是個非常需要大量溝通的角色。

三人不約而同點出,「監製、決策數位專題導向」的角色,在數位專題製作中其實佔了很重要的位置。但因為組織各異,這個角色的職責便不太一樣,但共同點都是「管控規劃專題」與「溝通不同部門」

那麼,國外又是怎麼看待這個角色呢?

編輯室內出現新工作「PM」、「slash記者」反映數位敘事造成的改變

在下午的主題短講中,Hacks/Hackers Taipei聯合創辦人、現為《FT中文網》(FTChinese.com of Finanacial Times)數據編輯(Data Editor)的史書華提到,從「一人輕裝報導」到「團隊整合敘事」的轉換過程,讓國外編輯台出現了許多「slash」記者,也就是雙重、多重專業的記者。例如:前端工程師╱記者、資料視覺化╱記者、數據調查╱記者、VR╱記者,通稱「互動記者」( Interactive Journalist)。

此外,許多技術導向的年度會議或黑客松大會也成為新聞界的音樂季,例如SXSW、NICAR等。敘事型態的變化,已對傳統編輯室內的專業造成巨大改變。史書華提到,去年國外的編輯室開始出現一個新的工作職稱「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r),類似妤庭、思澄的角色。

新聞編輯室出現PM這個新工作職位。(照片/史書華提供)

這個職位與傳統編輯不同,傳統編輯只要有新聞的判斷。但「專案管理」這個職位,必須有資源、技術判斷專題的執行度,且要擔任跨部門的協調工作。

她也統整了國外新聞室新型態的報稿單問題,發現其中出現了「是否需要文字記者協助?」一題,顯示新聞室裡發動題目的人可能非文字記者。

題目單問題整理:

1.報導的新聞價值在哪裡?

2.在技術上有哪些創新嘗試?

3.提供哪些讀者或廣告價值

4.你需要哪些跨部門的幫忙?

5.你需要文字記者的協助嗎?

史書華強調,編輯台的演化速度將會決定數位敘事的可能性,挑戰演化的必備條件包含記者能力、基礎工具以及編輯架構。

製作數位專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在Q&A中,有讀者提問:「如何決定是否投入製作數位專題?」,四位講者的回應不盡相同。

四位講者回答參與者問題。(攝影 / 余志偉)

《報導者》吳政達提出,首先必須回頭思考,數位專輯的價值除了一般所見,可以運用不同媒材,把新聞包裝得很大、很特別之外,能否有其他意義?他認為,數位專題的重點不是把文章「數位化」,也不是「把新聞作大」,而是「把故事說好」。目前內部會透過多媒體會議的形式,討論報導是否適合製做成數位專題,不過,如何建立決策標準又是另一個問題。

《聯合報新媒體中心》魏妤庭則強調,數位專題需要耗費大量成本,因此必須考量到議題本身的重要性,以及議題可否讓數位敘事有效發揮,是否能產出相對應的效益也要納入考量,「這題目如果可以用文字、一支影音完成的話,就不會放到數位製作過程裡。

《天下雜誌》王思澄說,天下因為有紙本出刊的時間壓力,因此製做數位專題頻率不定,通常會通盤考量宣傳、品牌、以及議題重要性。雖然自己無法決定要不要做,但會在議題發想時,透過不斷討論促成數位專題的規模大小。

面對這個問題,《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創辦人馮小非則拋出了另個問題來回應:「新聞本身是否需要製做數位專題?是否用數位專題的方式才能說好一個故事?」,她說:

表現當然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在米其林三星餐廳當廚師讓人愉快,但是媒體業的困境到底是什麼?我們要用多大的架構去撐起米其林三星的內容?要讓大家不付錢就可以享受米其林三星的餐點?媒體會像流沙般的王國往下掉,即使一直有金沙(指很棒的報導)噴出來。

馮小非進一步指出,從媒體經營的角度思考,在當今媒體存活如此艱難的處境下,如果還要做「新聞」而非僅提供訊息,還要讓媒體營運可以是健康的,又要怎麼看待數位敘事的新聞成本?要如何衡量和選擇?這些都值得一併思考。

為什麼國外編輯台願意投入製作數位專題?

「做數位專題到底為了什麼?」在國外同樣引起激烈討論,既然數位專題這麼耗費時間、人力成本,為什麼大家仍不停的產出風格各異的專題?除了可以用不同素材,發展適合報導的敘事模式外,數位專題也用來增加媒體辨識度,數位專題團隊人數小於3人的《德國柏林晨報》(Berliner Morgenpost),便是著眼於此。

史書華在分享中提到,《德國柏林晨報》因為製作非常精采的數位專題而名聲遠播美國。「就算讀者不買我們的報紙,但讀者會因為我們在數位上的創意,造訪我們的網站」,柏林晨報互動團隊的領導人Julius Tröger曾經這麼說過。

史書華介紹紐約時報「Snow Fall」專題(攝影/余志偉)

另外,對於團隊人數大於3人的編輯室來說,製作數位專題則可帶動數位轉型。譬如媒體內部會開發一些數位敘事工具,不但適合記者上手,也可應用於一般文章;編輯室也出現專屬的「數位敘事團隊」(digital training team),來教記者如何用新科技敘事;新聞室內部有專門或跨部門臨時組建的團隊,固定產出數位內容,進而帶動新聞組織投入科技研發,學習運用最新科技來說故事。

「但如果過程那麼完美,今天我們就不會相聚。」

她最後強調,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台灣不用妄自菲薄。國外的數位敘事團隊也面臨了跟台灣新聞團隊一樣的問題,像是「創新數位專題內容,做新的事情無法融入現在的CMS(後台管理系統)」、「團隊小,得學會自力更生,具備各種能力」、「團隊大的時候,又是誰來決定好故事該怎麼說呢?」

拋開數字,與目標讀者溝通,將影響力傳散出去

回到國內,講者們又是怎麼評估一個數位專題是否成功呢?「想請教四位,數位專題成效追蹤的考量點是什麼?如何評估這個專題是否成功?」這應該是很多參與者心中的問題,在Q&A時間中,也被提出來討論。

《天下雜誌》王思澄認為,量化指標例如讀者停留頁面時間多久、看了幾頁,這是一回事,但她也關心數位專題讀者直接的回饋,偏向質化的部分。譬如長期關心該議題的相關人士如立委、社群團體等有沒有注意到專題,或是進一步轉發給親友,也因此,會和社群編輯費了很多心力建立表單,回饋給記者。未來希望記者能夠得到更清晰的讀者回饋資料,明確知道是哪些族群對議題有興趣。

《聯合報新媒體中心》魏妤庭也同意王思澄的講法,她表示「數字」是基本的,是每個人都會擺在心理評估的指標,瀏覽量、跳出量是一種指標,但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人也非常重要,這個專題在這些人身上有沒有引起討論、讓他們有感,進而在自己的社群裡傳散出去,都是她會在乎的關鍵。魏妤庭也認為,專題的迴響也會回饋到記者本身,如此一來才是一個反覆、成長、有機的過程。

《聯合報新媒體中心》的數位內容編輯魏妤庭回應參與者問題(攝影/余志偉)

《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創辦人馮小非也著重議題主要影響者的反應,她非常重視專題是否能真正發生改變。在規劃專題時便會把效益和專題想達成的結果一起討論

《上下游新聞市集》的記者蔡佳珊與孔德廉則分享他們製作報導的經驗,指出除了記者本身要有研究能力外,也可與不同的團體、專家合作,用科學性數據解釋議題,讓被報導者沒有反駁的餘地,報導也較不會受質疑。

身兼活動主持人的《報導者》記者陳貞樺補充,以《報導者》網站上的文章而言,若是議題和故事精彩動人,只有單純文字也能達到很強的傳播效果。所以應該是要看故事本身適合以什麼形式來敘述,找出最能傳散的敘述形式

此外,除了可以參考Google Analysis的數據資料,近期也另外購買服務監測(像是網頁的監視器),紀錄使用者行為來做為後續改善的基礎。例如動保專題發佈之後,基於溝通的對象是動保團體或一般民眾,因此使用可凝聚共識的平台pol.is讓大家可以留言回饋,追蹤專題引發的迴響跟後續效果,希望可以成為一個有機的循環。

(「主題二:科技工具如何讓新聞擁有更多可能性」的重點摘錄來囉:「科技工具如何讓新聞擁有更多可能性?」

想看更多關於活動的討論嗎?請看以下資訊:

【直播影片】

主題一:揭密新聞室內的數位專題產製流程

題二:科技工具如何讓新聞擁有更多可能性

主題三:主題短講

【交流會文件】

共筆記錄

講者分享連結

有你,才有《報導者》,邀您用行動支持!

優質深度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我們需要細水長流的小額贊助,才能走更長遠的路。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朋友贊助支持我們!

贊助報導者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

--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分享數位工具、資訊圖表、多媒體網頁製作等心得,有時候會來一點生活經驗文。工作信箱:chenchenhua11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