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體內的不定時炸彈-談主動脈瘤術後飲食

兩招飲食秘訣告訴你

艾栗羊 (Ellie Yang)
穎食洞察
5 min readMay 21, 2019

--

1948年,69歲的愛因斯坦經歷了好幾次上腹疼痛,每次發作都會持續兩、三天,通常伴隨著嘔吐。這問題大約三到四個月就會發作一次,於是愛因斯坦住進醫院接受檢查。醫師按壓愛因斯坦的腹部,發現深處有個搏動的腫塊,於是建議愛因斯坦接受剖腹探查,看看裡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後來發現愛因斯坦肚子裡頭有顆 “ 葡萄柚大小”的“腹主動脈瘤”。

1955年4月18日,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因主動脈瘤破裂而逝世於美國普林斯頓醫院。

什麼是主動脈瘤?

我們的心臟是驅動血液迴圈的馬達,持續不斷地將富含氧氣的血液送往全身。主動脈是身體裡的縱貫公路,上頭連接心臟,然後貫穿胸腔、腹腔,沿途會分出許多小岔路通向大大小小的臟器。主動脈的管壁很有彈性,能夠承受極高的血壓並將血液推往遠程,不過在經年累月地操勞之下,主動脈也會逐漸老化、失去彈性,於是像氣球一般越脹越大。這些扭曲變形的主動脈成了身體內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開,瞬間奪走性命。

若血管壁局部擴大為正常直徑之1.5倍以上,即稱為主動脈瘤,最常發生在腹主動脈及胸主動脈,主動脈瘤發生率約4–8%之間,而男性好發率高於女性。

內科治療方法為使用藥物控制血壓,外科方式以傳統開放式外科手術和支架血管微創治療手術為主。

術後飲食要怎麼吃?兩個飲食秘訣助你食得健康,維持營養狀況丶促進傷口愈合及改善損害血管之因子。

秘訣一:維持理想體重和攝取足夠蛋白質

維持理想體重是擁有良好營養狀況的基礎,建議身體品質指數維持在18.5~24之間。若小於18.5表示體重過輕,大於24為過重,高於27則是肥胖。過瘦或過胖都不好,過輕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而肥胖則會增加高血壓丶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

體重過輕者建議增加餐數至一日4至6餐,並增加每餐的熱量密度,如用魚片粥取代白粥丶牛奶或豆漿加入酪梨或堅果粉等。肥胖者建議進行體重控制,可採取均衡低熱量飲食,並搭配適當頻率和強度的運動。

術後建議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如黃豆及其製品丶魚肉或海鮮丶雞肉丶豬肉丶牛肉丶乳製品丶雞蛋等。每公斤體重攝取1–1.2公克的蛋白質,以60公斤為例,一日的蛋白質約60–70公克,相當於一日需攝取6~7份的蛋白質食物。一份蛋白質食物為一兩魚丶一兩肉丶一顆雞蛋丶240毫升低脂鮮奶丶260毫升豆漿或半盒盒裝豆腐等。

秘訣二:食物選擇6原則,維持血壓丶血脂和血糖穩定

高血壓丶高血脂丶高血糖容易造成血管損傷,增加動脈瘤術後的風險,建議依循「食物選擇6原則」來避免三高:

1.選擇全榖雜糧類

建議一日至少兩餐選擇糙米丶五穀米丶燕麥丶全麥麵包等未經精製的全榖雜糧類。(有糖尿病者,全榖雜糧類需限量)

全榖雜糧類因富含膳食纖維和鎂,可穩定血壓丶血糖和降血脂。

2.天天5+5蔬果

每日攝取4–5份蔬菜和4–5份水果,因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丶鉀和鎂,可穩定血壓和降血脂(有糖尿病者,水果需減至每日2份)。蔬菜一份約為熟蔬菜半碗;水果一份約為棒球大小或是七分滿飯碗,如一顆蘋果,半根香蕉丶半顆中型木瓜丶小番茄3/4碗。

3.選擇低脂或脫脂乳品類

每日攝取1.5–2份低脂或脫脂乳品,每份如牛奶240毫升丶低脂乾酪2片丶低脂奶粉3湯匙。

牛奶中富含鈣,適量鈣質攝取有助於穩定血壓。

4.紅肉改白肉

以豆製品及白肉(魚丶去皮的雞鴨鵝肉)取代部分紅肉(豬丶牛丶羊肉),可降低飽和脂肪酸攝取,減少血管硬化的風險。

5.吃堅果用好油

每日攝取無調味堅果手心一把(約10公克),可作零食丶打入果汁或入飯。另外,建議選擇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如橄欖油丶苦茶油丶芥花油等;少吃富含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的食物,如五花肉丶牛腩等肥肉丶蹄膀丶魯肉飯丶甜甜圈丶中西式糕餅丶餅乾丶酥皮面包等。

堅果中富含鎂、鉀、膳食纖維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穩定血壓和血脂。

6.低鹽調味

低鹽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鹽丶醬油等調味料的使用量,以蔥丶薑丶蒜丶八角丶花椒等天然食材來增加食物風味。另外,建議多選擇新鮮食材,少吃加工及醃漬食品。

以上的飲食原則適用於一般血管動脈瘤的病友,若合併腎臟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建議諮詢營養師,給予適合個人的營養建議。

請幫我點 5 次 Like,我就有機會得到來自官方的獎勵 :)

--

--

艾栗羊 (Ellie Yang)
穎食洞察

醫院打滾的臨床營養師,喜歡多維度發展,勇敢複選人生!#Registered dietitian #nutrition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