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人聽你的話,起身去做一件事?

從醫病衛教談起

艾栗羊 (Ellie Yang)
穎食洞察
4 min readOct 14, 2018

--

如何在一次見面中,藉由說話建立人的信心、強化執行動機並執行改變,是一門學問。

今日一位53歲的建築工人來營養門診諮詢,他因為短期內體重爆瘦,容易疲倦、頻尿,來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營養師,糖尿病有沒有可能痊癒?我家人還得靠我工作養活,我不能病。”他一臉焦慮。

“以發病原因來說,糖尿病是因為自己的降糖荷爾蒙分泌不足或身體對其阻抗性高才發生的。現在的醫學還沒能治癒糖尿病……”

營養師的話還沒說完,他的表情就瞬間垮下,彷佛失去全身的力氣。

“但是,剛發病若是積極治療,日後可能達到‘糖尿病緩解’,不用服用降血糖藥物,只靠飲食和運動控制即可。”營養師連忙補上一句。

“反正不可能痊癒,我再怎麼努力都沒用,你不用跟我說飲食了。”他自暴自棄的說。

以上是門診中出現的錯誤示範,不僅未能建立病人信心,甚至在第一次見面時就讓他放棄努力。

如何藉由說話建立病人的信心、強化執行動機並執行改變,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見面時(價值+信任)

第一次見面需要建立良好的關係,用關切眼神加上問候,先拉近距離。

最好不要直視雙眼,因為直視著對方眼珠超過十秒鐘,就會造成對方很大的壓力。最好是看著對方的眉心或額頭,以減少直視的壓迫感;並要適時眼神帶笑,加強好感。

一開始要先介紹自己的身分,以及說明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能幫助對方獲得什麼好處或改善。頭90秒的自我介紹和開頭是對方對你按下信任yes or no的關鍵。

另外,要先處理對方的情緒,再進入正式內容的談話。唯有讓他開心了、信任了,才能使他聽進去你的話。

談話過程

在羅輯思維第180集中,黃執中分享“你如何聽懂我說的話”,他提出三個說話的原則:

簡單(指揮官命令):表達一件核心任務,不必周全,能使人去執行

意外(先挖洞再填滿):鬆動既有預測,引發人注意和執行動機

具體(讓人可信):外在可信度(資料、統計等)、內在可信度(感覺可不可行)

一、簡單

發表要簡單,與內容不相關的話要省略和避嫌。表達一件核心任務時,可將內容最多拆解出三個重點,依三重點的脈絡去說明。

例如:

“為了解決血糖高的根本問題,你現在需要減重。為了達到這目的,飲食上有三點可以執行,第一是減少醣類食物攝取,第二多吃纖維,以增加飽足感和改善飯後血糖,第三多吃不會升血糖的蛋白質食物以維持肌肉量。”

二、意外

有一句行話叫作“先挖洞再填滿”,就是指當你跟人說一件事時,要先讓對方覺得引起想聽的興趣。要先扔給他一個問題,等他好奇了之後,再把它填滿,這樣對方才會覺得有意思,吸引注意力。

例如:

“剛才上一位病人也是糖尿病,他只花了3個月的時間,糖化血色素從原本的11%降到7%,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三、具體

可利用統計、資料、案例等方面加強外部的信任,再引發對方內在的可信度。

例如:

“根據美國糖尿病指引,你只要體重減輕7%,空腹和飯後血糖都會進步。平均血糖只要每進步1%,糖尿病的併發症風險就會減輕15~30%。”

結束談話前重複重點

最後要再次總結三重點,並轉化成文字寫在衛教單張上,以便遺忘時能被提醒。

例如:

1.減少醣類食物,每餐全穀雜量類只吃八分滿

2.增加纖維,每餐青菜吃的比飯量多,至少一個拳頭大

3.增加蛋白質食物,每餐肉或魚手掌心大

總結:怎樣讓人聽你的話,開始去做一件事?

這個人必須自己想去做這件事: 得有意願(用內在和外在可信度加強動機)

這個人必須能做到這件事: 這件事愈簡單愈好(指揮官命令)

你得提醒他做這件事: 文字或語音提醒

“說話或衛教”這件事就像是描繪一棵大樹。講者心中有一棵完整的大樹,但過程中只能一點一點藉由樹根、樹幹、枝葉的描述,使聽者自己描繪出大樹輪廓。

若是講者和聽者所描繪的大樹輪廓越接近,表示講者的傳達能夠精准地傳輸給聽者,至終這棵樹能紮根在聽者的心裡。

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幫我「多按幾下"拍手👏"」喔!
請幫我點 5 次 Like,我就有機會得到來自官方的獎勵 :)

--

--

艾栗羊 (Ellie Yang)
穎食洞察

醫院打滾的臨床營養師,喜歡多維度發展,勇敢複選人生!#Registered dietitian #nutrition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