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下,營養師的反思

科技不是取代人的工作,而是幫助人智慧做事

艾栗羊 (Ellie Yang)
穎食洞察
3 min readFeb 7, 2019

--

現今已邁入“智慧醫療”時代

隨著時代推演,資訊科技的發展從70年代的中央主機、個人電腦、網際網路,到行動、社群、雲端的多元發展。

醫學發展也隨著時代演進,從由經驗作為基礎的“傳統醫學”、19世紀青黴素和麻醉劑發明後的“現代醫學”,到探討基因、細胞、轉錄、資訊調控等的“分子醫學”,現今已邁入由大資料、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所構成的“智慧醫療”時代,掀開更加精准化和個人化的醫療扉頁。

智慧健康資訊科技的發展

美國目前設置“國家醫療資訊技術協調辦公室”推動智慧醫療,歐洲訂有“2012–2020 eHealth 行動綱領”。

臺灣現今依公共衛生三段五級的概念,將智慧醫療分為「智慧健康應用」、「智慧醫療應用」、「智慧照護應用」三方面。

「智慧健康應用」著重在保健,目的為促進個人健康及自我健康管理,發展重點為心跳、呼吸、血氧、血糖等生理數據量測。

「智慧醫療應用」著重在醫療,透過開發新的診斷檢測技術、透過人工智慧協助醫學診斷等,來增加醫療效率、改善工作流程、降低成本及人為錯誤。

「智慧照護應用」著重在照護,透過病患與醫護人員通訊或連線,縮短醫療照護的距離,如術後複健或慢性病、體重控制等遠距營養照護。

智慧健康資訊科技下的“遠距醫療”即將來臨

臺灣衛生福利部預告將於今年修改《醫師法》遠距醫療規定,可能放寬慢性病患、出院追蹤病患、長照機構病患、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及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等六類病患適用遠距醫療。

未來將結合行動醫療、大資料、雲端運算和物聯網建構即時的個人化醫療服務,如:病患在家量測生理資料,能透過物聯網同步至雲端上,並建構個人的健康資訊資料庫,營養師則透過聲音、影像與病患進行直接營養諮詢和即時互動。

智慧醫院的應用與現況

「智慧醫院」結合了行動科技或自動化之資訊系統,利用資訊科技將人力、設備以及工作整合,以提升職場工作效能及病人就醫環境,並避免醫療疏失。

目前智慧醫院的應用已日漸增多,如:電子病歷、門診叫號系統、智慧公播系統、醫院wifi導航、救護車即時心電圖行動傳輸系統、智慧床墊、開刀房聲控裝置、自動化餐車送餐及感應病患手圈條碼取餐等。

此外,在教學研究領域中利用大資料或人工智慧等方式進行營養相關研究,輔助研究過程。

然而,由於智慧化過程的昂貴花費、資訊系統的高度複雜性、複雜的醫療體系等因素,目前智慧醫院仍需時間實現。

科技不是取代人的工作,而是幫助人節省時間、智慧做事

在這大資料、物聯網和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時代,營養師的專業如何不被機器取代?

谷哥全球前副總裁、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複提出了“五秒鐘準則”,如果一項工作需要的思考決策能在5秒鐘內做出決定,就有很大的可能被人工智慧技術全部或部份取代。

營養師可能被取代的能力,如:熱量計算、營養篩檢、生化數值判別、熱量建議等;而目前科技無法取代的部分則為攝食分析、營養評估、個人化調整的能力等。

然而科技最終的目標,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品質與效能。

因此,宜建立自己的照護品質能力、培養跨領域的專長、瞭解現今智慧醫療的發展與醫療新需求,並從中思考創新與突破點,成為一位多維度、不易下崗的營養師。

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幫我「多按幾下"拍手👏"」喔!
請幫我點 5 次 Like,我就有機會得到來自官方的獎勵 :)

--

--

艾栗羊 (Ellie Yang)
穎食洞察

醫院打滾的臨床營養師,喜歡多維度發展,勇敢複選人生!#Registered dietitian #nutrition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