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 AI 太笨?這個局,我們還沒看懂…

Umy Chang
U & Me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pr 1, 2020

這個世代的我們,與其一昧抱怨 AI 技術仍無法精準判斷任何言語,理解語言的模糊性、正視溝通的複雜程度,才是在 AI 技術前,應該要有的謙卑。

聊天機器人 (Chatbot) 自 2016 掘起以來,逐漸在各大企業網站展露頭角。你可能已在金融、保險業官網,看過「智能客服、智能小助手」等字樣,主打讓AI聊天機器人來解決顧客的常見問題。你可能也看過,這些智能應用背後,常提到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理論、自然語言處理(NLP)、語意分析(NLU)、模型訓練等字眼。

消費者帶著好奇的心態,走入了與 AI Chatbot 的對話互動。但時至 2019 年的今天,對聊天機器人失望的聲音,好像未曾停止過…「爛死了,怎麼都聽不懂呀!」、「關鍵字都講了,什麼人工智慧,根本人工智障。」、「我媽問他就答對,我問就亂答,為啥?」

盤點使用者對AI聊天機器人的負評,不乏以下 3 點:

(1) 根本答錯!

常見情況,聊天機器人沒有聽懂使用者想詢問的內容。
明明是問「退貨」(我昨天買的快煮鍋想退貨!)卻得到「購買」相關的回答(快煮鍋限時搶購只要 500,12H 速達早上訂下午到)。

對使用者而言,已經提到關鍵字「退貨」卻還聽不懂,進而感到失望。

(2) 不夠聰明!

遇到情況,換個方式問聊天機器人就變笨了。
想要知道某件商品的「價格」,別人這樣問(主打夏裝怎麼賣?)就能得到相應的回答(最新套裝只要 799!),我問的話(主打夏裝便宜嗎?)就回答其他內容(優惠訊息:刷花旗卡標價再打 9 折)。

對使用者來說,只能用特定語句來問,才能知道某個答案,不夠彈性。

(3) AI 發展太慢!

陸續從不同管道聽來的聲音,對 AI 的負評好像都比較多?
這些智能助理、聊天客服、聊天機器人,就是沒有科幻電影裡會思考的機器人一樣,一點也不神奇、總是無法符合人類的期待。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惑、甚至困擾,想提醒你,身處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應先洞悉 AI 發展的 3 大趨勢,正在怎麼改善我們對聊天機器人的體驗:

機器演算方式不斷改變,為的是更精準地聆聽

還在糾結機器人有沒有抓到關鍵字?

幾年前,我們對於語言的分析與處理,會先將資料按照文法結構斷詞、人工標記關鍵詞句,再放入模型訓練。時至今日,其實機器人早就不這樣學習了。

Google 2018 年的 BERT 模型,透過大型文本資料庫的訓練,能預先訓練出單一語言特徵,獲得通用的語言理解模型。2019 年 3 月,百度正式推出的NLP前處理模型ERNIE,利用單字特徵訓練,在中文字詞推理能力更略勝BERT一籌。

BERT 到 ERNIE,詞句推理能力明顯提升

而就在上個月,Google 則發布最新 NLP 前處理模型 XL-Net,在語言模型的學習效能上更居上風。

2019年6月,XLNet 在效能評比上打敗其他模型

一言以蔽之,AI 語言技術早已跳脫大量人工標記員的時代,而改用語言前處理模型,訓練出更精準的語意判斷能力。單獨關鍵字聽懂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優先對字詞特徵有完整的認識,再來理解某句話的情境、推斷其意思,才能解決聊天機器人亂答的根本問題。

每個人都是 AI 聊天機器人技術發展的一份子

讓機器學會語言,需要大量的資料來分析與計算。以往的我們,透過網路爬蟲、WIKI 頁面、各大線上語料庫,蒐集各種能夠觸及的語言資料。這種看似被動地從已存在的資料中再次抓取的現象,現在正在轉變。

如今,使用者已經有機會,在各大機器人建置平台中,主動輸入自己的想要的說法、用詞,豐富聊天機器人學習的內容。隨著使用者希望聊天機器人能解決、聽懂的情境有所不同,聊天機器人能夠應用的層面,正在迅速增加。與其說是語言內容量增加,不如說是模型可以處理的情緒口吻、觀看角度等等的語用面向,正在拓展。

簡單來說,除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日益進步以外,拿來訓練模型的語言資料,隨者越來越多素人機器人建置者的加入,越來越契合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逐漸人性化。

AI 正在解構語言,懂與不懂不是 1 與 0 的關係

如果你想像中的 AI,是如電影情節一樣神通廣大,那現在的聊天機器人的確頗遲鈍。為什麼遲鈍呢?因為他要處理的問題,是連你我也還不曉得該如何破解的謎題:「理解與預測語言行為」。

聽懂與聽不懂一句話,乍看像是非題,只有兩個選擇,但一句話背後可以被解讀的意思,可能不只兩種。「哪裡有好吃的?」這句話在不同的情境下,有時候是字面上的意思(我餓了,這區有哪些店家有賣好吃的食物呢?),有時候則必須要推測言外之意(這附近沒什麼好吃的!算了。)。試想聊天機器人在不了解每個人獨自的時空背景下,卻仍要一一周全的回應不同的每個人,可見有多麼困難!

身處聊天機器人革命的世代,每個人都是讓模型更加聰明的一份子。不僅僅要關心技術發展的動向,更需理解 AI 每天都在升級與進步、解決曾經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語言本質如此費解、艱難,也才會促使 AI 技術不斷地精益求精。

嫌聊天機器人太笨?你真的看懂了嗎?

革命性的技術、模型演算能力的確使得聊天機器人,比 4 年前初試啼聲時聰明許多。這個世代的我們,與其一昧抱怨技術仍無法精準判斷任何言語,理解語言的模糊性、正視溝通的複雜程度,才是在 AI 技術前,應該要有的謙卑。

--

--

Umy Chang
U & Me
Writer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s Manager at YOCTOL.AI / “Embrace Uncertainty, Stepping into the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