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工作坊|設計師的眼看見了什麼?

Angela Ye
UI/UX DNA
Published in
Dec 9, 2020

「設計師是什麼?」

這是當天講師Jill一開始就拋出來的問題。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想著「就是畫圖?讓界面看起來比較美觀?」

這樣的想法沒有錯,但卻顯得過於狹隘,大大限縮住設計師在做的事情。

所謂的設計師,是要時時刻刻把「目標客群」(以下簡稱TA)放在心上,去挖掘並看見他們行為與描述背後真正渴望被滿足的需求或被解決的問題,接著設計出對其有幫助的產品。

就像講師Jill舉了一個例子,究竟是塑膠包裝且瓶蓋開口朝下的番茄醬比較好用、還是玻璃製如酒瓶一般開口朝上的番茄醬好用呢?

答案是:不一定。

「為什麼?」如果你萌生了這個問號,那麼你就如當天的我一般,「不是朝下的一定比較好擠而且可以控制量嗎?」

這個時候就要回歸到消費者體驗了,如果今天消費者在速食店,一手拿薯條,一手又要擠番茄醬,那麼當然是前者比較好用;然而今天如果消費者是在一間高級餐廳,玻璃製的外型是否比起塑膠外型更能營造高檔、有質感的氛圍呢?

所以,一切都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而這也是工作坊最主要的活動-Design Thinking Workshop(DTW)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概念。

當日工作坊的照片,大家腦中的小宇宙都在快速運轉中

在開始之前,首先我們會需要:一疊又一疊的便利貼、確保每個人都有一隻麥克筆、一些以前國小集滿就可以換禮物的點點貼紙、還有幾張空白海報紙,以及活力滿滿的腦袋!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Design Thinking之旅吧!

Step 1. Persona

在活動前,主辦單位就已經先給參與者TA的描述,這邊舉一個例子:

一位退休的陳姓女老師(TA)在旅行規劃時,希望有比較熟悉當地語言文化的人可以帶領,同伴裡面有醫生護士也很好,比較安心。

這個環節中,我們盡可能地寫下自己看到這位TA可能有的「問題」或「需求」並與組員分享,貼在大海報上,最後運用點點貼紙投票,選出三個認為對TA最重要的點。

在這裡,我自己發現比較容易遇到的困難是並沒有清楚表達看見的問題或需求,而是只在描述TA本身的行為或特性。像是到這裡,我們很可能寫下:「對於旅行,她會有語言溝通與醫療的需求。」

而下一階段的需求陳述環節就可以幫助我們確認TA最根本的需求為何,以及是否真正有相對應的行為。

Step 2. 需求陳述環節

需求陳述架構(參考當日講課內容製成)

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環節之一,前面的Persona對於行銷背景的我來說並不陌生,然而透過需求陳述,我對於到底何謂消費者最根本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同樣的例子,在這裡我們就開始思考:「所以陳老師在旅行時會偏好有通語言的人、醫生護士同團囉?」

這是對的,但,難道她要的真的就只是有翻譯或醫護人員嗎?

這時候需求陳述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需求陳述(參考當日講課內容製成)

套入框架以後,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其實陳老師要的並不一定是每次出遊都要有相關人員,而是她很看重旅遊的安全、她渴望的是「安心的感覺」。也因此,能滿足她需求的方法,也不再只是有翻譯或醫療人員了。

Step 3. 點子發想&評分機制

透過前一個環節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後,就可以開始發想解決方案了。

這部分就是源源不絕、波濤洶湧的創意激盪了。

針對前面排名前三重要的需求我們努力的丟出可能解決辦法,並利用不同顏色的點點貼紙,以及可行性與對使用者重要性構成的XY軸評分架構選出既可行又非常重要的「非做不可方案」。

評分架構(參考當日講課內容製成)

經過衡量後,我們設計了一個平台,裡面除了在行前提供匿名投票規劃行程的功能(與TA另一個需求有關,然因篇幅關係不多贅述),還有針對安心這個需求,在旅行途中只要一有任何突發狀況,按下HELP鍵最近的專業人士就會馬上出現並進行協助。

Step 4. 繪製Storyboard

人們不只是喜歡聽故事,而是喜歡聽「好故事」,也因此要如何有個吸引人的好提案,就奠基於是不是把故事說得完整、漂亮。

這個環節就是要把前面所有東西串成一個流暢且有架構的故事,主要會有三個元素:

故事流程(參考當日講課內容製成)

像是我們這組的問題描述就如:

陳老師和一群好友相約要出國玩,無奈大家七嘴八舌沒有一個定案,但陳老師又希望這趟旅程是可以滿足所有人的;此外,陳老師也很擔心萬一在國外發生如擦撞等意外,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該如何是好……

發想的點子:

這時!一個由旅行社所提供的平台出現了。在這個平台上,陳老師與朋友們可以搜尋自己喜愛的美食與景點並提案,並且透過匿名拉霸(如instagram中的Emoji 拉霸)表達想去程度,最後系統會安排一個最佳行程,並保證每個人的提案至少有一個會被安排進去。此外,若有任何問題,隨時按下HELP鍵,即會有專業人士前來協助。

此方案達成的效益:

如此一來,陳老師和朋友們就可以既不傷感情、又能快速方便的安排好行程,享受一個隨時隨地都很安心的旅遊!

Step 5. 成果發表

最後的最後,就是上台發表了!

這裡可以透過演戲及小道具來呈現,可以有人飾演陳老師、有人飾演平台,任何能使方案具體化的方法都可以,然而因為當日時間有限,所以這部分我自己本身的反饋較少。

好了,我們的旅程到這邊就要暫時畫下尾聲了!

希望所有讀到這邊的人,可以透過文字,和當日的我一樣,走進設計師的思維,試著從設計師的眼,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最後的最後,由衷感謝非常用心的工作人員、Jill講師、帶我們小組的Muse講師,以及很積極又很有才的第四組夥伴們!

--

--

Angela Ye
UI/UX DNA

Time flies, memories fade, so here comes words. Interested in UIUX Design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