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夢幻工作不再「夢幻」,離開真的是唯一解法嗎?
職業倦怠?工作不理想?在這個不景氣的時節裡,離職不一定是你唯一的選擇。
如果有看上一篇文章《誤闖科技寒冬,下一站去哪?》你已經知道我離開了非常喜歡的顧問公司,但其實我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嘗試、探索(一年半),才決定踏出職涯的下一步,這篇文章想跟在職業倦怠或迷惘的妳,聊聊一些可以嘗試的方向。
離職並不是唯一選項!
這篇文章適用於你還處在健康的工作環境,如果你的工作環境非常toxic,如嚴重的內鬥、歧視、人身或人權的侵犯等等, 逃,快逃!轉組或離職對你的心理健康會是最好的解方。
但如果,現在這份工作曾經高度吻合妳夢想工作的樣貌,但現在卻感覺有點偏離,有點走味,有點倦怠,其實可以試著溝通與協商,畢竟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好的同事與投緣的主管,可遇不可求。
首先:釐清自己理想工作三個最重要的特質
聊職涯時,我最常問的問題是:對你而言一個好的工作,應該具備哪三個特質?這三個特質的優先順序為何?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會反覆思索與回答,有時答案清晰可見,有時焦慮的很模糊,當很模糊與不確定時,我強烈建議讓自己先緩緩先沈澱,你可以自己思考,可以跟同儕討論,可以聽聽設計前輩的見解,也可以嘗試不同工作環境後慢慢調整。做重要職涯決定時,三個重視的特質必須是清晰的。
以下是我從2017年來加拿大開啟設計師職涯對理想工作的追求:
初為海外設計師時(2017):
- 互相幫助的團隊
- 允許成長與學習
- 信任彼此
中途迷茫的我 (2021)
- 工作職責 — 設計 vs 研究終極二選一:只做設計不研究了?
- 更好的薪資與職稱?
現在的我(2023):
- 互相幫助的團隊
- 設計的影響力
- 穩定度
在科技業寒冬前,有一段時間,北美新創公司大量蹶起,大型科技公司瘋狂招人,設計職缺遍地都是,頭銜一個比一個大,薪水一個比一個高,當時的我也是在自媒體非常活躍的時候,正向的學習很多,但或多或少也造成一些自己對職涯發展與成長的焦慮。所以在2021,有一段時間我很迷惘,當時的我對理想工作的描述非常瑣碎與不確定,於是決定給自己一些時間沈澱,離職不是我的第一個選項。
混沌時:停看聽
在顧問公司時我有很好的同事與主管+鼓勵成長的環境+尊重專業的客戶,是一個完全符合我初為海外設計師時夢想的工作環境,也是一個讓我很有安全感的環境,也建立了很珍貴的人際關係。但隨著經歷的增長,身邊的同儕開始升遷外,也漸漸發現自己對想要更深入的專業開始有了明確的想法,所以開始動搖(叛逆了,如果妳也靠近職涯的動搖期或技能的分岔路,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步驟:
1. 正視內心的變化
在顧問公司的日子,Qualitative research、UIUX design 、Product design、Service design, 多樣的涉略與不斷地學習,讓我感受到自己快速的在成長,但也開始意識到自己有很明確的強項跟喜好,在做設計與prototype的時候,我很享受,一開始發現自己有偏好的時候,迷茫佔據了我大部分的思緒,而且直覺反應貶低自己「阿!原來我是個樣樣都懂但樣樣都不精的傢伙?」
2. 認識業界其他設計師的觀點
當時的我很好奇其他設計前輩是不是也有遇到相似的時刻,而他們是怎麼做選擇的,聊天的對象有:顧問公司資深的同事們、ADPlist上有研究又有設計背景的設計師們、創作者們:喬治當時還是喬治先森,Product design 1 on 1 的Rice跟Liya等等。 我的結論是:有擅長跟喜歡的事,很正常,而且很有價值!嬰兒抓週時都可以有喜好,為什麼長大後的我們不可以?不同的是,只是在職涯的路上,我們要有意識做出取捨!
3. 主動了解公司未來發展的策略
可以利用與管理者一對一的時間,聊聊她們對未來專案類型的規劃是什麼?建議大家不要預設立場,或悲觀的認為不理想的狀態會一直延續。好的領導者會很開放的分享與聆聽員工的需求,我在與顧問公司領導者的面談中了發現,她們有意識到疫情過後,接的案子多偏向研究為導向,她們正在積極物色大型的設計專案,讓公司的營業項目更平衡發展也是長期的商業目標之一,所以中大型的設計專案指日可待!
溝通,讓理想的工作可以延續
權衡可學技能的重要性
如果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那麼滿意,不妨可以想想下面兩個問題:
- 還有什麼是這裡可以學到,但其他地方很難學到的事?
- 這些知識/技能,對下一個職涯目標的幫助或重要性有多少?
平心而論,當時顧問公司的管理階層都是非常厲害的研究員,非常擅於制定策略、與多方厲害關係人溝通、設計工作坊,這個軟實力,在成為資深設計師的路上不可或缺,也不容易在其他地方學到,設計師永遠都需要跟人打交道,現在不跟她們多學點怎麼可以!
謙卑的協商自己的需求
下一步就是跟領導者與主管溝通/協商,記得訴求明確才可以進行有效溝通。所以,溝通前可以先思考:
- 提供背景資訊
- 潛在的機會
- 現階段可以做且對雙方都有價值的事。
以這次的例子,我簡述了自己在職涯上新的想法與遇到的困境,我很渴望能有更複雜更有挑戰性的設計專案,可以是長期的產品設計、多渠道的電商平台、公共服務的數位化等等,在成為資深的設計師的路上,如何協調厲害關係人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技能,轉化成顧問公司的職責,可以是更多的客戶溝通與需求協調與參與工作坊的設計與引導,工作項目我還是依樣保持多功能,繼續提供自己的價值,並從中學習。協商是找到一個雙方都能舒適的點,不可能只做你喜歡的事,然後公司不賺錢是吧!
改變並不是一夕之間發生,要有耐心,過程中我還是做著研究相關的案子,但這些分配給我的案子都有個共通點:都與服務/產品的策略有關,也開始負責主導專案與客戶溝通,漸漸的設計的案子真的變多了,議題也更複雜,所以我就快快樂樂的在顧問公司又待了1年半的時間,期間累積了很多很有挑戰的服務設計與產品設計經驗,也培養了職涯下個階段的技能,迎來了下一個理想工作的轉換期。
職涯的決定,主動權依舊在你
當工作不如意時,離職應該是讓人最能感受到控制權與主動權在自己的行動。但其實試著溝通,讓工作可以更貼近自己的理想,雖然需要花點時間,卻也是很主動並讓我感到比較踏實的方式(尤其在這個就業市場不景氣的時代)。
如果你在去年問我,理想工作的特質,我會依舊跟你分享初為海外設計師時的那三個堅持,但前些日子搬家與求職的插曲,我意識到,理想工作的描述是會改變與調整的,在大環境裡與人生不同的階段,會遇到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故事,這些洗禮讓我們有時陷入混沌,有時讓我們更有耐心。如果你正在經歷夢幻的工作不在夢幻,不仿停下來思考,屏除外界的雜音,安撫自己的內心,將生活與心理的狀態納入考量後,Iterate理想工作的特質,相信你會更有勇氣做決定,不管是要協商或要離職,沉澱後下的決定,能幫助你更願意承擔改變可能帶來的危機與恐懼感。
P.S. 前陣子讀到一篇文章提到2022年底有大量的離職潮,依據調查有80%的人陷入”Great Regret”,後悔離開上一份工作,也偶然看到這篇文章“Taking that new role? Ask yourself this first” ,提供給有興趣延伸閱讀的各位(各位真的不要離職一時爽,事後火葬場啊!)
👉 想要確保自己理解設計職涯、全面破解求職嗎?
📩《設計時代》全面徵稿中!如果你也有故事想分享,歡迎來信至 admin@unblock.team
投稿步驟:
- 請統一以 Google Docs 連結(為方便編輯,請將權限設定為公開),涵蓋標題及內文。
- 我們建議字數控制在 1500–3000 字,如有文章配圖請以jpg.形式附上,並於文末附上 150–200 字的個人簡介(含欲發表名稱,建議附個人照,但非必要)。如有個人帳號/網站要宣傳,也可一併附上。請以中文書寫為主;如欲以英文投稿,歡迎來信與編輯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