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黃約翰醫師:臨床與工程的結合,放下自己的固有思維是關鍵!

UnmetNeeds
Unmet Needs
Published in
7 min readOct 16, 2018
身為台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的黃約翰醫師,在冷靜又富熱情的採訪過程中,緩緩分享了自己對臨床工程的看法。同時道出了台灣大環境所面臨的困境,以及我們工程人才、臨床一線人員能試著著力、改變的地方。
黃約翰醫師│台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圖片來源: UNMETNEEDS平台期初交流會

Q: 醫師您覺得,究竟什麼是臨床需求?如何發現?

「臨床人員做得很不順手的物品」就屬於臨床需求。 像我是外科醫師,最有感觸的就是「單孔內視鏡的器械」,為了讓病人的傷口很小,器具上我們使用起來各種不順手。

要發現「不順手」,首先要能發現自己的「框架」。 就像是筷子之於東方人,我們要意識到,對應不同狀況,「筷子」(框架)之外的選項。舉例來說,當我們吃稀飯時,發現不好用筷子夾起,這個事件與原有框架產生衝突,因此我們試著去想,有沒有其他可能性能讓我們更方便吃稀飯,而湯匙,就是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法。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框架」都適合跳出,臨床上要遵守的SOP必然有它的原因,但不管如何,都要先發現這樣的「框架」(例如吃飯要用筷子),提出對「框架」的疑問,再去想其他可能性。

“two women using chopsticks for eating” by diGital Sennin on Unsplash

Q: 為什麼醫師會想要投入「unmet-needs」的開發呢?

我覺得,最主要還是,「幫助台灣」。國際大廠做的產品,能符合大部分當地的使用者,不過不一定能符合更在地的需求。台灣市場這麼小,也很難要求說一定要做什麼改善。所以,我們就自己來,不敢說擴展國際,就是,想要改善現在的環境罷了。

Q: 那要怎麼樣提出一個「較好」的臨床需求呢?

嗯…我覺得需要先定義什麼是「好的」臨床需求。 醫療器材的最終,就是要幫助病人。換句話說,能「更有效率」地幫助到病人的臨床需求,即是「好需求」。不過好需求並不多,因為臨床上的框架,大多都是有著前因後果的。 所以要找到「在現有制度下創新,並更有效率地幫助到病人」的「好需求」是不容易的。

我最近漸漸覺得,需求的重點是要「明確」:我們要定義好,這個需求是為了解決「誰」的「什麼」問題?

Q: 醫師是怎麼發展您的「臨床需求」呢?

我們要先想想, 解決臨床需求需要什麼元素(工程、制度、人…)?

好需求是第一步,而好的工程是第二步。 剛剛有提到,好需求其實不多!有一個「好的問題」,接著就是有願意一直嘗試的人。醫師在團隊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盡力地敘述「需求」是什麼。對於研發來說,我們就是那第一線的使用者。

至於臨床工程合作案中的必要元素…我覺得一定要「跨領域」,跨出原本的純醫學/工程領域,才能幫助看到彼此的盲點、才有突破。此外,專案進行中如果有個兩邊語言都懂的人(跨領域者),會很適合做中間溝通的角色。再來就是,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願意配合的使用者(臨床人員),能不斷修正自己的需求、讓需求更明確。

而其實我覺得現在環境需要的, 本質上,是讓既有的思維「轉移」,需要的是「好需求」。 目前有的教育與研究上,工程其實都很厲害很厲害了,只是被思維卡住。其實相同技術,轉換到不同的「需求」,那就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不過做法上,需要的就是讓「資訊」更流通優先,讓更多人知道臨床有這樣的需求&工程有這樣的技術。

“two person holding smartphones”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Q: 醫師您平常都怎麼開始解決臨床需求呢?

過往就是透過和學校開課,和老師與學生合作。做出來的成果都相當好!

Q: 那這樣跟學校合作,成果不會太簡陋嗎?真的能解決臨床需求嗎?

我覺得要看從什麼角度切入,就prototype程度而言,做出的成果是相當相當夠。而且對於臨床, prototype正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臨床幾乎沒有prototype的專門人員,外面廠商又過於高價、不好配合。 我們需要的只是個prototype,當prototype一多,各種計畫、研發能執行下去自然會多。

而臨床上的工程需求,其實相當相當簡單,大家都覺得「臨床」很難,其實不然,實際參與就會知道,自己都是很厲害,足夠做出許多東西的。 此外我想澄清一下,其實我從沒有「解決」過臨床需求,我只是提出我的疑問,然後和同學們發想可能性。

和同學們發想的「可能性」,往往就是prototype性質。

“three white wind turbines miniatures on tables”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Q: 那醫師覺得從您的角度,會推薦其他臨床人員參與「臨床需求平台」嗎?為什麼呀?

當然會,我們先不管後續商業等太多,先回到最基礎的「臨床需求解決」:我(臨床人員)想解決怎麼樣的不方便?

畢竟以前解決臨床需求的方式,是跟學校合作。 進度上通常較為緩慢,畢竟有「學期」、「老師想法」、「課程目的」等等的限制。 常常同學們當成一門課,一個學期就草草結束;或是合作中有其他專家想法的比例佔太重;或是說課程本來即是創業系列課程,需要考慮很多現實面。

此外,過去方法的共同困難點在於,是一次性地「配對」臨床及研發,去解決臨床人員的一個需求,不太考慮本身興趣走向,而放在「實作」的部分通常不會太多。就如同傳統做媒,媒妁之言為重,沒有太多時間能暸解彼此背景,就草草地想成婚。

所以我相當贊同你們這樣的一個平台:「將需求放上網、招募全台灣、有興趣的研發人員來做」。本身提高了媒合的效率,節省了時間,又可以廣泛、持續的接觸更大的客群。此外、願意來一起做的人,動機都會相對更強烈。

Q: 那想請問您,能對您在「臨床需求平台」上的研發合作做簡單的經驗分享嗎?

我和研發人員目前都是這樣合作的,首先要有共識,把這當作學習、體驗的機會。不要受限於「學校」、「學期」。就像是「社團」、「課外活動」的實作機會。無負擔的學習法。我提出想法,有興趣的人來試著解決,接著,自然就會不斷調整合作方式。

那你們可能會有想問,到底什麼樣的合作節奏才是適合的?其實工程師有他們要解決的問題、重點就是將「臨床」翻譯到他們能懂的技術需求。所以醫師實際參與的時間,並不用太多,讓他們做完使用者訪談,即可以去發展他們的工程。

在這樣的過程裡,我覺得「跨領域」的思維十分重要,要能跳脫框架,思考兩邊所說,確認需求是否正朝著目的「幫助病人」邁進。我很幸運,遇到的研發人都很有跨領域思維。

Q: 最後,黃醫師您有什麼想對想踏入臨床工程的人們說的話嗎?

把這當作學習、體驗的機會。不要受限於「學校」、「學期」、「醫院」等自己的框架。我們是很厲害的,要相信自己。

“Do Something Great neon sign” by Clark Tibbs on Unsplash

撰稿:George ChanEric Syu

--

--

UnmetNeeds
Unmet Needs

串連臨床與工程端,主要協助臨床工程的專案進行,以及醫療器材設計知識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