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背後的生物相容性測試(ISO 10993):產品在被使用前經過了哪些驗證?

幾乎大多數的醫療產品,都需要經過生物相容性的驗證,然而由於細節很繁瑣容易忘記,太常需要在用到才找。本文是想寫給想瞭解從產品面上,怎麼看「生物相容性」的產品開發者、經理人,快速想起背後的脈絡與注意事項。

Coach Chiao (George)
Unmet Needs

--

底圖是「生物相容性」檢驗總表,source:wikipedia

為什麼要有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相較於其他產品,醫療器材因其功用特殊,容易接觸人體或有醫療行為,要去確認產品對人體不會有「害」,而這「害」就會包含細胞毒性、致癌性等,或是會不會早成身體的不良反應。

什麼是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當我們在說「生物相容性」時,主要指的是在國際準則上套用的是ISO 10993(總稱)這項標準,而實際上檢驗第一件做的是看總覽的ISO 10993–1,來核對是否「直接」或「間接」與病人接觸。如果是的話,會依照兩個大依據來決定要做哪些生物相容性的項目。

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的分類依據

依據一,與身體的「接觸方式」(Nature of Body Contact),其中又分為體表接觸(Surface MD)、體外聯通(Externally Communicating MD)與植入性(Implant MD)。

依據二,與身體的「接觸時間」(Contact Duration),分為極短(Limited)< 24 hr、短期(Prolonged)1 Day ~ 30 Day 和 長期(Long-Term)> 30 Day

透過上面兩大依據及其細項,分別會對應ISO 10993–2~-20的檢驗標準。

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必做的三項檢驗

透過上面兩大依據及其細項,分別會對應ISO 10993–2~-20的檢驗標準。其中直得一提的是三大基本項目、基礎三項測試,也就是俗稱的「老三項」,所有材料、產品一定會檢驗也一定要通過的三項試驗。

這三項分別是皮膚刺激性(10993–10)、皮膚敏感性(10993–10)和體外細胞毒性(10993–5),是如果要做醫療器材,一定要通過的三項檢驗。而甚於檢驗的重點,是對應所研發的醫療器材去找到合適的規範與測驗(然而,通常驗證公司都會包套)。

「生物相容性」在醫材開發流程中的定位

在進行醫材開發,相對其他產品中最為特殊的流程就是「產品檢驗」(Product Verification)中,相較於通用產品,要多做些跟「生物」相關的檢驗,來檢驗基本「單元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會說是「單元材料」,是因為當整個產品完成後,也要再做一次「生物相容性測試」,但這時就使整個產品去做「產品驗證」(Product Validation),在醫療器材開發的流程中是屬於不同階段。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2. Use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 10993–1,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 Evaluation and testing within a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

--

Coach Chiao (George)
Unmet Needs

Scrum Master / SDE @One Medical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