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耳?人工耳蝸?助聽器的世界可能遠比你想像得還要複雜

許逸翔
Unmet Needs
Published in
7 min readFeb 21, 2020
電子耳就是人工耳蝸,屬於第三級醫療器材,那什麼樣的族群會需要人工耳蝸呢?它究竟彌補了我們耳朵缺失的哪一項功能呢?一個人造的儀器,可以重現聽損患者失去的世界?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人工耳蝸的基本設計。
人工耳蝸 — 透視圖,維基百科

聽力損傷(聽損)

蘇軾〈石鐘山記〉提到:「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焦,可乎?」我們在認識這個世界時,眼睛與耳朵幾乎是同等的重要。

根據今年 3 月的 WHO 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有 4 億 6 千萬的人口屬於聽力損傷 (disabling hearing loss) 患者,而到了 2050 年,聽損人口的數字將來到 9 億,這代表什麼意思呢?代表你未來在生活週遭的人群中,每 10 個人裡就有 1 個人是重聽。

The difficult care of deaf-mute children in West Africa — RFI

但是聽損的患者裡,只有極小的比例是屬於小耳症,也就是我們上一篇提到的骨導式助聽器的主要適用族群。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屬於感音神經性聽損的範疇,這些人,主要配戴氣導式助聽器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助聽器) 即可。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重度的感音神經性聽損患者,也是配戴一般助聽器就好了嗎?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也是我們今天要來討論的主題。

感音神經性聽損是什麼?

在談到我們今天的主角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前述的感音神經性聽損是什麼。造成聽損、聽障的原因有很多,長期處在噪音的環境下,或是經由疾病、藥物,甚到老化、基因遺傳…等等都有可能引發。如果從耳朵病變位置的角度切入,聽損可以分成傳導性聽損 (Conductive hearing loss)、感音神經性聽損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 與混合型聽損 (Mixed Hearing Loss) 三個方向。(參考資料:1, 2, 3)

聽損類別 — 依病變位置分成 3 類

其中,感音神經性聽損又佔最大的比例,成因是我們內耳裡耳蝸的毛細胞受損,或是我們的聽神經纖維功能異常,造成聲音從內耳傳遞至大腦的路徑受到影響。這樣的患者,病情如果輕微戴上傳統助聽器就可以了,而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就可能會需要用到我們今天文章想要討論的主題 — 人工耳蝸,才有辦法聽見聲音。

人工耳蝸 (Cochlear Implant) — 主要工作方式

人工耳蝸到底是什麼?這裡的「人工」是什麼意思?跟我們常聽到的人工皮、人工心臟、人工淚液的「人工」是一樣的嗎? — 其實是類似的,人工都是有一種輔助增強、或是取代我們身體原功能的意思。

人工耳蝸主要就是利用一條長長的電極,進到我們耳朵的最深處的 — 內耳,繞過毛細胞,施予電訊號直接刺激聽神經,來達到「幫助我們恢復聽力的目的」

耳蝸內植入電極示意圖,圖片來源

人工耳蝸 (Cochlear Implant) — 設計原理

人工耳蝸的設計與改良,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電極與耳蝸聽神經之間的刺激關係,想要來探討其中的奧秘,我們可以分別從「1. 生物面」「2. 工程面」的角度去切入。

1.我們人聽到聲音這件事,其實機制是極其複雜的。內耳如何去處理聲音裡複雜的頻率,扮演了很大的角色。試想,我們在一場音樂會裡,為什麼有辦法同時聽到不同的樂器,所發出的不同聲調的聲音呢?

簡單來說,內耳分辨頻率,是利用你我都耳熟能詳的「共振」原理。國中曾學到,一個物體的自然頻率如果與外力的頻率接近或一致,那物體便會不由自主的擺動起來,且擺動的幅度非常大。最著名的案例有 Tacoma 吊橋倒塌事件,風的頻率與吊橋的自然頻率很不巧的達到一致;還有英國步兵過橋時由於步伐太過一致,造成的吊橋倒塌事件

Tacoma 橋紀錄片 — 片段

而平常外界的聲音從外耳傳到中耳、內耳時,我們的鐙骨 (聲音在中耳的終點) 會開始不斷敲擊耳蝸的卵圓窗 (聲音在內耳的起點),並對耳蝸內的淋巴液產生擾動 (行進波,Traveling Wave),從耳蝸的基部 (Base) 一路傳遞至耳蝸的頂部 (Apex)。然而,我們耳蝸不同部位的基底膜 (Basilar membrane)對傳遞過來的行進波的反應都不太一樣高頻的行進波,會引起耳蝸基部基底膜的共振低頻的行進波,會引起耳蝸頂部基底膜的共振。由此一來,我們可以理解,不同頻率的聲音,會引起耳蝸不同的地方產生大幅度的振動,這些振動,會再帶動該部位的毛細胞擺動,進而刺激聽神經產生動作電位,傳遞至大腦。(更詳細機制可參考)

耳蝸內部基底膜對於不同音頻的共振關係,圖片來源

我們的耳蝸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對不同頻率的聲音進行拆解,再藉由聽神經將拆解後的訊號傳入大腦,使我們感受到了聲音的高低起伏。

耳蝸不同部位的基底膜對不同的聲音頻率產生共振

2. 我們理解大腦是如何透過耳蝸感知到這麼複雜的聲音後,就可以開始從工程面去思考如何設計人工耳蝸的植入電極了。首先,因為重度感音神經性患者的耳蝸毛細胞受損,基底膜共振的時候就不能帶動毛細胞擺動,引發該部位的聽神經產生動作電位。

所以我們就需要有一根長長的電刺激器取代毛細胞,它要能夠根據不同聲音的頻率,去刺激耳蝸不同部位的聽神經,另外它也要是柔軟的,能夠沿著耳蝸的螺旋形狀從基部一路延伸至頂部,而電刺激器上的電極陣列也是一個重點,電極數越高,代表越高的頻率解析度

電刺激器放大圖與在耳朵中的位置,圖片來源

3.講完電刺激器後,難道就討論完人工耳蝸了嗎?其實還是不夠的,想讓重度感音神經性患者恢復聽力,人工耳蝸還需要其它物件

除了電刺激器外,我們還需要一個訊號接收器 (Receiver),它的作用除了要可以接收來自體表的訊號發射器所發出的無線電波外,還要擁有基底膜的功能,可以從無線電波解碼、分離出不同頻率的聲音訊息,之後再傳給電刺激器,進一步形成驅動電極的指令。

通常一個戴有人工耳蝸的聽損患者,耳朵後方還會安裝麥克風 (Microphone) 語音處理器 (Audio Processor)麥克風就相當於人造的外耳,可以接收外界的聲音,並經由語音處理器的濾波後,無線傳遞至皮下的訊號接收器,最後形成前述提到的 — 能夠刺激聽神經的訊號。

人工耳蝸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

結語

以上就是我們對人工耳蝸簡單的討論,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後,可以瞭解人工耳蝸幾個重要的設計要點,與在人體中扮演的角色。

其實在設計每一項醫材時,工程面與生物面的考慮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讓工程的裝置符合我們人體構造的需求,同時藉由儀器的刺激讓我們人體產生原有的知覺…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工程師與臨床人員不斷交流,細細去耕耘的。我們也希望可以藉由這篇文章,讓讀者瞭解一項醫材產品是如何因應臨床需求而去設計,並且需要哪些水平知識的連結

補充:若正在閱讀文章的您正是電子耳使用者,或是您有認識配戴電子耳的親朋好友,歡迎加入陽明大學神研所有關電子耳的研究,一同為了更優質的聽知覺品質努力!詳情可以參考:連結

撰文:許逸翔

核稿1:賴穎暉|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 助理教授

核稿2:郭文瑞|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教授

--

--

許逸翔
Unmet Needs

陽明醫工|台大生醫電資所|Email:cure845612345@gmail.com|興趣:臨床工程、寫作、閱讀、網球、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