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損「看起來」是如何?視覺化聽損者的生活,一窺聽損後的世界與困難

本篇文章從聽力的傳導途徑切入,討論我們常常說的聽損(感音型)的視角。如果從視覺來比喻聽覺的話,聽力受損的世界看起來會是如何、又是為什麼會難以重建,進而討論我們能為身邊的聽損朋友做點什麼。

George Chan
Unmet Needs
8 min readSep 11, 2020

--

研究人員用「視覺」來比喻「聽覺」,右邊正常視覺表示正常聽力,用左邊的馬賽克表示重度聽損。

如果說近視只是因為光聚焦位置不齊,而導致模糊,視覺化聽損者的世界,會是漸漸地,一個區塊一個區塊逐漸變成整片式模糊、解析度由1024慢慢變成800、320…,就像上圖一樣,漸漸變成一整片模糊的馬賽克。因此聽損並不容易馬上能被察覺到,但等到影響生活品質時,已經發生好一段時間了。

在耳朵上戴「輔具」的趨勢

在現代生活的我們,幾乎人人都有著手機,進而導致近視的年齡越來越下降。同樣的,也因為耳機的普及,從大人到小孩都相當常戴著耳機聽音樂,可預見的是,也將會有越來越多人在聽力上需要協助。面對這樣的趨勢,聯合國也帶著世界各國努力提升大家對聽損的意識。

聽損到目前為止仍是個不可逆反應,且不像眼睛,光學上透過「塑形片」或「雷射手術」讓近視恢復。其原因主要是聽損大多是毛細胞的受損,也就是感測器在接受上不完全,當訊號接收不完全,我們又難以對大腦重建這些外部聲學訊號時,對應聽損後就也難以回到原本的世界。現在也有透過細胞培養想重建毛細胞的研究,不過距離臨床應用還有好長的一段路。

聲音傳播的途徑

為什麼聽力難以重建?

在討論聽力難以重建背後的技術困難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聲音是怎麼傳到大腦的。一般來說會分成「周邊」與「中樞」的神經傳導途徑,大致上,周邊是聲音一路從外部進入到耳內,轉變為電訊號的部分;中樞神經則是電訊號傳到腦袋的所經途徑。

聽力的周邊傳導途徑

理解上可以想成我們常見的「外耳」、「中耳」與「內耳」。我們的聲音就是一路從「外耳」的聲波傳遞,到「中耳」的三小聽骨轉成機械波,進而到「內耳」轉為水波(液態波),進而「耳蝸」內的毛細胞對應吸收不同頻率的電訊號,往中樞去傳送。這段之複雜,不得不佩服造物主、大自然,在耳朵設計上的精巧,實在難以被複製,如果說是演化上的巧合,那也真的是很美的結合。

聽力中樞的相反途徑,pic source: wikipedia

聽力的中樞傳導途徑

成為電訊號後,就會隨著中樞傳導,順著聽神經一路走入腦幹,接著一路到大腦的聽覺皮質(主要在顳葉的部分)。而中樞聽覺的傳遞上,主要是接著做電訊號的傳輸,也是我們常見的電生理訊號。

傳導型聽損:好發於周邊接收上

現在指的傳導型聽損大多在中樞部分是相對健全的,也就是如果有完整訊號,傳遞沒問題,但最難過就是周邊的訊號接收不完全。而主要後天好發的聽損,指的受損部分,主要指的是周邊神經的毛細胞上,而內耳整個部分的傳輸,也恰巧是最為精巧的部分。我們現有的聽力輔具都難以重現其精巧,這也是為什麼聽損想對難以回到正常生活的原因之ㄧ。

主要是表示聽損後像是在水內的狀況,沒有業配的意思,也歡迎推薦更好的影片!

聽損的世界

那究竟聽損的世界長什麼樣子?有人說是想像是在水中聽別人說話,每一句話都像是蒙上一層層的面紗,但又揭不開,喜歡聽的音樂也漸漸變得難以欣賞,更甚至開始覺得像是壞掉的樂器,但又怎麼樣都修不好。

「看到」聽損

而受損後的世界,如果用我們視覺來想的話,就會像是圖中的雕像一樣,聽力正常的我們,就是看到完整的雕像,解析度上很足夠;但在聽損者的耳中,就如同看訊號都被重重的打碼,當收到的訊號就相對模糊,再好的技術也難以重見。

聽損的世界

目前針對較嚴重的聽損,我們常用電子耳,又稱「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電子耳的原理

簡略說,就是直接將聲音蒐集起來,創造電訊號直接傳入內耳,刺激毛細胞,CI要能夠根據不同聲音的頻率,去刺激耳蝸不同部位的聽神經。(延伸閱讀:電子耳如何重現聽力的世界?人工耳蝸的設計原理)

而我們常聽到的電子耳,聽起來的聲音又是如何呢?一樣如同在水中,而更為不同的是,聽到的是不全的廣播音(調頻不到位的廣播),隨著聽力受損的程度,廣播就也更加模糊。

電子耳聽起來的世界

現在CI發展的最大問題:(一)音樂、音調與噪音;(二)三維空間的聆聽與降噪(「多人對話」與「噪音或開放環境下聆聽」)

音樂、音調與噪音

主要是指的是難以聽音樂、對話音調聽不太到,以及難以清楚分辨噪音。在這邊特別想介紹是「中文語調」,在聽力中我們常常會用「聽力圖」來辨識我們的聽力狀況,而我們通常講話會用到的語調與音調分佈極廣,就像鋼琴需要調音一樣,要讓電子耳能分辨這區域內的所有聲音,也是對應相對需要不斷調整的。這也是電子耳發展中的大困難之一。

三維空間的聆聽與降噪

我們耳朵有個很強的功能是「聽音辨位」,能幫我們辨識出聲音來源的方位,並選擇主要要聆聽哪方位。傳說中的雞尾酒效應,說明人們能選擇性忽略其他雜音,只聽到有興趣、跟自己有關的的話題。就是這個道理。而儘管現在有了指向性麥克風,但在「指向」時,到底要指哪個、哪個是重要的?這個就還是在彌補中的鴻溝。可以想像是相機的對焦能力很強,但目前仍得由我們來選擇、決定要拍的主體是哪一個。

語言香蕉區( pic source : Speech Banana

聽損的難題:個體神經的角度

聽損往往是漸進才發現的,往往都從聽力退化開始,小地方(像是日常的冷氣低頻環境音、風吹葉子的聲音、公園鳥叫高頻音等等)其實我們不太會察覺。就算家人漸漸開始講話或電視開比較大聲、或是聽不到我們說話也往往到了一定程度才會「發現」,而這時很有可能已經過了數年,而聽損一旦到重度與極重度的人戴電子耳,就像上面說的一樣,也難以回歸正常生活。

那從個體的角度,聽力本來就是會漸漸退化,而越不擅長使用的器官,會漸漸失去敏感度,耳朵也是,而我們對聽力的理解主要是在「大腦皮質」,但隨著成長,一但超過皮質的關鍵期,進而也難以在語言的認知、理解上有大幅度的進步(用進廢退)

Photo by JD Mason on Unsplash

面對聽損者,我們可以…

助聽器、電子耳並不完美,他們會需要協助。如果環境很吵雜,盡量找安靜的環境,這樣比較能將意思傳達給他們。此外,有些聽損者會比較從視覺上彌補聽力的不足,也就是說他們會比較靠「看我們的嘴型」來理解我們的意思與溝通,所以在可以的情況下請盡量開視訊或拿下口罩或使用透明口罩、傳簡訊取代講電話,讓雙方得以順利溝通。

以下是跟聽損者溝通,可以參考的幾種方式:

  1. 重複訊息,重述幾次
  2. 提供視覺線索,像是露出嘴巴或手勢
  3. 換句話說,詞彙的「更能」讓聽損者得到更多資訊
  4. 改變語句難度,用簡單的內容
  5. 主動詢問「你聽到什麼?」
  6. 降低背景噪音,或換地點。

更重要的,是理解聽損真的不是「戴上眼鏡」就好的事。如果身邊有些聽損者,當在相處時如果有些不順,可以確認一下是不是傳達上的不清楚,有些聽損者不太喜歡「差別待遇」,但多一點點的核對是可以接受的。需要的不是過多的憐憫,而是包容差異性,多耐一點點性子與對方溝通,試著將自己的關心與同理傳達過去,對方會感受到的。

結語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聽力健康真的很重要,聽損後世界的艱困是我們真的難以想像的,儘管這次透過視覺的方式讓大家多一點點瞭解,但現實中的障礙(科技的、個體的)仍是存在。多一些些的保護,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撰稿:
詹喬智、魏羽庭

審稿:
郭文瑞|陽明大學神研所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Pushing the Envelope of Auditory Research with Cochlear Implants Matthew J. Goupell
Neuronal development of hearing and language cochlear implants and critical periods.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eech_banana

--

--

George Chan
Unmet Needs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