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UR 新手指南 — 沈致軒

Ian YC Lin
UXcube
Published in
5 min readJun 10, 2018

沈致軒
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工設組畢業
曾任職應用劇本實驗室(Scenario Lab)

「欸…… 其實不確定我的職位是叫設計師還是研究設計師還是設計研究員欸(大笑),就看官網上怎麼寫吧!」

怎麼跟使用者研究結緣:使用者研究是設計的前身

以前大學的時候學設計學到有點不踏實,會覺得有點空虛的感覺,可是碰到使用者之後,發現那個空虛就是缺了前面研究的部分。以前想設計就是空想,路上經過看到什麼東西,就完全從自己的角度去想這東西可能需要改善。可是學使用者研究之後,你必須要把自己放到一個角色,或者是切換視角,第一次就會覺得從別的視角看東西竟然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研究所進去之後碰到使用者研究的課程好像才碰到一絲曙光,就往這邊去。

怎麼樣的人適合使用者研究:思維是核心,工具是媒介

要非常有同理心的人。

不能太過自我中心,你要放下自己的成見,願意把自己放到別的角度去看事情,願意放下自己的話,你才有機會透過別的角度去看事情。

我反而覺得領域並不是個限制,因為像現在也看到越來越多背景的人加入這個圈圈,像我以前的學長姐,有很多從機械、化學、化工等的背景來的,並不是設計或是心理方面的人,反而表現的比從設計背景來的人還要好,我覺得他們恐怖的地方在於他們雖然一開始沒有設計的技能,但他們在思維和知識上可能比我們懂的領域還要廣,所以他們進來後學了使用者研究的方法,又補強了設計的技能,綜合起來的效果是很強大的。純粹設計領域可能比較重後面的技能,在思維上面就比較沒有辦法跳躍這麼大。

另一個例子是,之前碰過業界有經驗的老前輩,他本身就是從後端的工程端切入,工程端的人接觸到這種 Design Thinking 以及使用者研究領域的方法,就開始就往前面做,他還是可以做得很好,因為他有後面那一些很實務的經驗,再結合這些思維,效力我覺得好像從原本是設計或是前端的人來做,還要來得更好。

也就證明領域不會決定這一切,很多真的是靠你的態度跟你的思維。你有這個思維的話,你就會用這種方式做事情,領域只是表現你有哪方面的技能,那這個思維就能透過你的技能表現出來。

如何展開使用者研究職涯

如果是怎麼樣的機緣進入這個領域的話…… 我覺得真的要靠關係啦。像我是因爲選了我的碩士班指導教授之後,才第一次有機會可以用自己學的方法去做到外面業界的案子,然後才有機會進入這個圈圈吧。

這種關係好像也不是種壞事,因為關係就是讓你跟別人建立關係,就是建立讓別人更認識你、更了解你的機會,那一定會比你就突然莫名其妙地給對方履歷,然後對方要透過這個白紙去認識你 ; 透過面試,也可能不一定真的了解你。但是透過譬如實習、課程,或是辦活動這種長時間的相處,對方一定可以看到你不同的面向,然後他就會更了解你這個人,就會知道你是不是他需要的那個人。

像後來會進應用劇本實驗室是那時候看學長姐在這邊實習,會覺得這邊做的事情很有趣也滿想要接觸,可是也不知道該怎麼接觸才好。這時候剛好有個機緣是應用劇本的余總監來到我們所上來開課,就是透過上那一門課,讓對方也認識到我,知道我的能力,所以課堂結束後就直接問說:『欸你暑假要不要來實習?』所以就這樣子建立了關係。

從學習用研的學生變成用研從業人員,有什麼落差?

現在就回想起來以前在碰使用者這塊就有很多憧憬啊,覺得哇好像有一道曙光在那裡,就會想要一直往那邊前進。但是進業界之後就,你就進到那光裡面,被那樣的光刺久之後其實有點…… 就有點麻痺還什麼(大笑)。

因為進到業界就會碰觸到更多真實面的情況,以前學生就都還在探索嘛,覺得這個方法真的是很完美很無敵啊,用這個就絕對沒錯。可是進到業界你才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那麼單純啊,光有這些好方法好理論,你要去實踐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絕對會有碰到一些現實的考量,像是碰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客戶,就有不同狀況。以前學方法,可能有一套程序,可是到業界之後發現這個程序可以隨時被打亂或打掉,或者是你產出的研究結果竟然可以因為對方的考量去做修改,就會覺得欸那我幹嘛要用這個方法去做,直接照業主原本期望的事情去做不就好了,就是會有這些現實面的問題,所以就更需要知道的一些眉眉角角才能夠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好。

像是在案子進行的過程中引導轉型對方,譬如說去找用戶訪談的時候,也邀請對方的人,甚至是老闆一起加入,這樣他至少可以從旁去看,不是我們自己做完研究然後只給老闆看到最後研究呈現,而是讓他在過程中也有接觸到,也就像在建立關係啦!讓他慢慢的去認知這件事情跟他原本想的不太一樣,透過這樣的方式就有機會慢慢改變對方的思維。如果說沒有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關係的話,有滿大的機會是對方最後不認同你就是不認同你。所以,絕對不能前面接了案子之後就悶著頭這樣做做做,到最後才給對方看,中間完全沒有建立關係。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希望補起來的?

現在的話我覺得,是設計力吧!

像現在這個時代,越變化越快,以前學工設主要只做產品設計,可是像現在會發現,你要展現你的想法就不能只靠一個產品的樣子或美美的圖,你可能還要透過像是用影片的方式,或是透過經營網路社群,或是活動這類事情去展現你設計的價值。也許過去有一些社團經驗,要辦活動的話,這些經驗對現在的我來說就滿幫助的。

如果重新來過的話,可能在學生的時候就多把這些方法直接實踐在自己的生活中,像是創業那種吧,因為破釜沈舟,你就把自己丟下去了,為了活命為了養活這孩子(創業),你就會想盡辦法要用盡你一切力氣去讓他活著,這時候才是最接近真實的狀態,而不是在學校的溫室裡面學習,這樣才會碰到比較真實的情況。

而且搞不好有這些實戰體驗就不一定要成為別人員工了(大笑)。

--

--

Ian YC Lin
UXcube
Editor for

Hello, I’m a User & Customer Researcher in BenQ corp. Ideas, personal reflections, and research experiences would be sha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