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的實踐之路:建立以效率為目標的工作流程(上)

王大明
UX 萬事屋
Published in
Jan 24, 2024

2021年開始在跨國集團擔任設計經理,團隊人數從個位數到雙位數,遭遇疫情遠端工作,建立設計系統與流程,導入敏捷開發,跨國團隊溝通等等艱辛過程都是成長的養分,激勵且陪伴著團隊持續進步,來到第三個年末,有感而發,整理了一些筆記與心得作為反思。

考慮到篇幅,分為上下篇,本篇紀錄設計營運的演化過程,介紹使用到的三種基礎法則,包含 Milestone & Checkpoint 觀念的建立,例行會議的規劃,下篇則會接續說明第三個法則, ARCI 法則,並進一步說明,三種法則融入既有工作流程的範例。

希望一天有36小時

剛入職時人手不足,每個人常揹兩個或以上的專案量,而我除了有負責的專案s,也要面對多個不同的需求方,從上海到紐約,同時,團隊也正在導入新的設計工具, Sketch to Figma (🤯),與工程團隊的協作溝通也是免不了的,無數的會議,無數的 deadline ,無數的夜間會議哭哭(´;ω;`)。

Created by DALL·E 3

更有效率的使用時間

提高效率成了主要課題,實作上,試著建立明確目標:資訊透明,有效溝通,明確制度,像是,面試流程透明化(資訊透明),建立簡報模版(有效溝通),建立工作流程(明確制度)等等,因為篇幅關係,接下來將專注說明建立工作流程的三個基本法則。

1. 建立Milestone(里程碑) & Checkpoint(查核點)概念

產品的開發並不是線性的,往往需要反覆調整,只靠設計階段( Research/ Wireframe/Mockup )的敘述,很難直觀的了解當下進度或察覺問題,需要更精準且明確的敘述,來反映具體狀況才能幫助提升效率。

Milestone (里程碑),由對外的交付項目,對象與時間點組成,像是12月7號交付design spec給開發團隊,基於 Milestone ,再訂出相關的 Checkpoint (查核點),由內部的討論項目,對象與時間點組成,多數為會議形式,整體呈現如下:

🎯Milestone_12/7:交付 XX 專案的 Design Spec 給開發團隊

💪Checkpoint_11/20:新增元件的評估會議,專案設計師與設計系統設計師

💪Checkpoint_12/2: Design spec 初版 review 會議,設計團隊全員

每個專案(需求)可能有多個 Milestone ,每個 Milestone 可能有多個 Checkpoint ,專案(需求)依照 M&C 規則展開後,能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交付時間序與工作內容,確保團隊產出與工作量,進度無慮(´ΘωΘ`)。

用交付節點取代設計階段,提高資訊同步時的溝通效率與準確度。

在實際運用時會依據不同狀況調整方式或格式,但基本原則不變,以最小的資訊量( What, Who, When )精確地說明專案進度,透過 Milestone & Checkpoint 分為外內節點,促進跨團隊溝通,也幫助組員建立拆分需求的能力,在後續導入敏捷開發時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

Created by DALL·E 3

2. 規劃例行會議,先把時間空出來再決定要不要開會

一般都是有需要再討論(找人,找時間,找場地),當團隊愈大,專案愈多,每個人時間會被各種內外部的討論/會議切成碎片,當團隊需要內部討論大型議題或跨模組專案時,常常湊不齊人。

因此,除了每週固定的 weekly meeting 之外,建立多個設計團隊的例行會議,供團隊自由運用,不需要可取消,以週為週期,三種會議形式,五個會議時段:

  1. ☀️Weekly,週一,10am,全體設計師:檢視上週與本週的各專案狀況(透過Milestone&Checkpoint),另會同步團隊資訊,像用戶反饋,招募進度,公司福利,團建活動等等,減少資訊落差,對齊團隊目標。
  2. 🌟Critique,週二,10am & 週四,2pm,相關或感興趣的設計師:討論專案上遇到的議題或是分享所使用到的新知與技能,幫助設計師解決複雜的問題,且有助於共享專案背景並保持產品一致性,提高團隊產出質量。
  3. ✨Team meeting,週二,4pm & 週五,4pm,相關或感興趣的設計師:用途廣泛自由發揮,像是用來舉行專案相關的 Workshop ,討論面試題目與人選作品集,舉行生活分享會,桌遊時間,慶生與節慶活動,提供減壓的環境,好從創傷中復原(Σ(°Д°;),增進團隊凝聚力。

與第一點 M&C 結合,在制定 Checkpiont 時,盡量集中在週二與週五的 Critique ,把之前零亂四散的討論時間集中在一起,空出更多的完整時段,供個人思考與實作,也促進橫向交流,共享專案背景。

當疫情遠端工作時,這樣的模式也幫助團隊在工作型態的轉換過程中,節奏不被打亂太多,且保持同樣品質的產出。

上述框架僅是針對設計團隊的內部流程,並非是產品團隊或其他團隊的工作流程,另外每個設計團隊的外部流程/文化不盡相同,團隊定位與人數也不同,本篇文章僅作經驗分享,不建議直接導入原本的工作流程。

接續的下篇底加喔~

--

--

王大明
UX 萬事屋

產品設計師,喜愛研究新科技與設計趨勢的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