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斷點及自我身份揭露 — Clubhouse 生態系的觀察一隅|系統思考實作(上篇)

Lucy Tan
UX 萬事屋
Published in
Sep 1, 2021

撰文:Lucy、Zalman

起心動念

算是個深思熟慮的衝動吧!當時我們一起從設計思考教練培育課程畢業,除了想要從生活的各個細節實踐設計思考的心態與技巧外,也認知到「有流程地解決方法」對於自我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思考模式的影響有多大,因此,我們希望可以持續探索更多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框架,正好,身邊的其他教練夥伴有人提起「系統思考」,並分享系統思考如何影響「綜觀」事物的視角,讓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可以更全面、更了解系統之間是如何交互影響,藉此找到最關鍵的問題核心,這也讓想要持續學習方法論的我們被深深吸引,因此下定決心開始探索,於是,我們買了書、通了幾次電話,決定一起嘗試踏入新的領域!

我們這樣做

一、目標聚焦

經過幾次討論後,我們期望可以藉由剖析一段並不久遠的事件作為系統思考的練習。透過盤點各個影響事件或產品發展的因素,了解究竟除了我們目前已知的面向之外,還有哪些尚未被關注的,以及這些面向之間又是如何相互影響,導致走向目前的結果,簡而言之,我們希望可以「看出脈絡」。

二、主題選定

那我們又應該要找到怎麼樣的主題才合適呢?在探索題目的過程中,我們最先給了這個未知的題目幾個限制:

  1. 題目牽扯的事件 / 產品希望可以有一定的知名度
  2. 使用者是我們能夠相對輕易接觸的(稍後說明)
  3. 我們都會感到興奮的(尤其重要)

首先,我們希望這個題目包含的主要事件或產品是能夠有一定的知名度的,畢竟我們兩位都是完全的初學者,從有知名度的題目下手,也更能夠影響共鳴並引發討論,甚至可以更容易找到前人的相關資料,判斷我們走的方向可以如何試錯與迭代(Trial and Error)。

又為何使用者要是能夠相對輕易接觸的呢?那是因為我們最終決定透過「訪談」的方式,來搜集繪製議題的素材(看法、使用體驗等),比起只用我們兩個的「已知疆界」做圖,我們更傾向透過訪談,一方面可以拓展我們兩人對議題的既有認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擬定訪綱的過程中,收斂在大議題下的子面向,讓資料搜集的路線可以越來越窄,透過一步一步的篩選,讓資料更精確、更容易整理。

最後,這個題目要是我們兩位成員都能夠感到興奮的,這點尤其重要,因為最初已經建立共識,這是一個「佛系專案」,我們希望可以提醒彼此不要有太大的壓力,即使久沒進展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有逐漸向前、長期而穩定的步伐,更能夠帶給我們收穫與樂趣,並保持探索的熱情。

綜合以上要素,我們最終決定研究的方向是「Clubhouse的崛起、巔峰與未來出路」,目標是可以透過本次專案,探討曾經紅極一時的 Clubhouse 崛起的關鍵以及巔峰的樣貌,並描繪一路到現在,Clubhouse 的未來,可以走向何方。

*本文內容皆已經過受訪者同意並授權對外分享。

什麼是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一個可以用來釐清複雜議題的工具,藉由將一個個相互影響的要素列出,並呈現彼此之間的關係、找到其中的迴路,可以幫助我們對於議題有更多的了解。這邊不會解釋太多系統思考的操作方法,但為了方便閱讀及理解,會簡要說明系統思考的一些基本概念。

系統是由一個個要素所組成,而要素 (element) 可以是任何東西,有形或無形的,例如生態系統中的某一個物種、免疫系統當中的某一個器官。又或者是病毒擴散速度、民眾對社會事件的觀感等。以我們選擇的主題來說,就會是「Clubhouse 使用者的使用頻率」、「Clubhouse 的應用程式通知數」、「使用者加入房間的意願」等。

而每一個要素彼此之間的連線為他們的因果關係和方向。例如「願意開 Clubhouse 房間的使用者數量」增加,則「Clubhouse 的房間數量」理應也要增加。

當 A 增加,B 也增加。A 減少,B 也減少。兩者的數量變化是同一個方向的,這時候就會用實線來標明這兩者的關係。如果 A 增加時,B 卻減少,或者相反: A 減少時,B 卻增加。這時候我們就會用虛線來標明兩者間的關係。

要素關係說明

當這些連線彼此串連,成為一個「圈」,便可以依據實線和虛線的數量來判斷這是哪一類型的迴路(loop)。如果其中虛線的數量為奇數,則我們會稱之為「調節迴路」(balancing feedback loop,以 B 標示),若虛線的數量為偶數,則我們會稱之為「增強迴路」(reinforcing feedback loop,以 R 標示)。調節迴路會因為各個要素之間的變化互相抵銷,因此逐漸趨於動態平衡。而增強迴路則是相反,在這樣的迴路之中,要素的變化都會因此被強化。

迴路標示說明

更詳細、具體的說明可以看這篇文章,但名詞翻譯有些不同。

【系統思考】簡單三步驟,在麥當勞畫出你的「系統思考圖」!

此次練習的限制

這樣的資訊呈現下有著諸多限制(因為我們很 Chill 地當練習),就資料的蒐集而言,我們訪談的對象數量有限,且他們使用 Clubhouse 的方式相當類似:身份都偏向聽眾、目前都已經停止使用 Clubhouse 等。我們沒有進一步去了解在 Clubhouse 上頭活躍發言的使用者的觀點,也沒有觸及那些長期活躍使用 Clubhouse 的對象。僅限於了解台灣人的使用方式,有著厚厚的同溫層可能也難以令我們看到全貌。

同時,此篇文章的內容不僅止於訪談的洞察,也揉合了我們對於這個產品的觀察及見解,作為一次實際操作系統思考的練習,其中仍有許多部分是我們需要逐步探索及進步的。

在了解我們的洞察前…

以下將會分享幾個洞察,是我們在繪製出系統圖之後發現的、值得分享的有趣結論。而根據訪談的結果,這些洞察有幾個大前提需要事先說明。首先,我們這次找到的受訪者都期待在 Clubhouse 獲得具有深度、高品質、專業的內容,並且是因為想取得這些內容而選擇註冊 Clubhouse,所以我們特別關注 Clubhouse 內容專業程度 這個要素在系統之中和其他要素的關聯。此外,Clubhouse 之所以在當時有相當高的話題性,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個新的數位互動方式,所以互動行為也是我們特別關注的。

在完整的系統圖中,我們也了解到,以此次蒐集到的資料而言,使用者對內容的興趣是系統當中的核心,許多要素都會和它有所關聯。

「身份揭露」及「發言意願」的關係

「身份揭露」及「發言意願」構成的調節迴路

透過這次的訪談還有繪製系統圖的逐步盤點,我們發現到 Clubhouse 的這一段起落,可能也跟其中你我的個人頁面有相當大的關係。不曉得大家曾否觀察其他人的個人頁面寫了什麼呢?而你自己則寫了什麼呢?多數人不外乎寫了自己現在的職稱、任職的公司、過去的一些經歷以及個人參與的社群及亮點,如果說 Linkedin/Facebook/Instagram 這幾個社群平台的個人頁面性質座落於一個隱私性的光譜之上,則 Clubhouse 介於 LinkedIn 和 Facebook 之間。這個現象可能跟 Clubhouse 的早期使用者有關,這群人以科技、新創領域的名人為主,傾向在 profile 讓大家知道自己的真實名稱、任職的公司,這樣的開頭為後續使用者的 profile 內容撰寫定了一個方向,並逐漸成為一部分族群的常態。

各個不同產品的 Profile 隱私性光譜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使用者起初就是受 Clubhouse 上的專業內容吸引,例如職涯發展、產業秘辛等,在參與這樣的場合時,會更傾向呈現自己較為專業的那一面。就像是你不會穿著睡衣、拖鞋進到一場所有人西裝筆挺的商業論壇一樣。

這樣的 Profile 內容衍生的結果是:在 Clubhouse 上個人身份的隱私性是相對低的,許多人會讓其他使用者知道關於自身的真實資訊,也因此在房間內的發言更為代表「個人」,甚至是我們所屬的身份、任職的公司,而非只是網路上的一個匿名身份。在揭露更多個人資訊後,發言的壓力也隨之增加。相對應的,這樣的壓力提高了發言的門檻,降低了發言的意願。假設發言意願的降低,也減少了對話的總數,則深度對話的總數可能也是減少的。

Clubhouse 的特點是多方對話,人人皆有機會可以舉手作為發言者,而非只是單方面由少數幾位講者發表,也因此聽眾的發言對於 Clubhouse 的內容品質具有一定的影響。當發言門檻高,「深度對話」的「對話」不再存在。當對話減少了,使用者原先期待的深度內容可能也相對應的減少,進一步影響使用者在 Clubhouse 上的留存。

但如果你稍微熟悉系統思考,仔細看上方的迴路就會發現「不對!」。如同我們前面所述,奇數的虛線代表著這是一個調節迴路,即便 Clubhouse 內容的專業程度在第一輪的迴路中有所下降,由於較低的 Clubhouse 個人頁面真實性將會提高使用者身份的隱私性,在這個迴路進行到第二輪時,系統的整體趨勢會是以完全相反的走向發展。在各個要素的相互影響下,最終這個迴路將會趨於平衡。

明顯可見,這個迴路僅是整座龐大冰山中的其中一角,即便這個迴路當中的要素會使得系統出現波動,但可能僅是這一陣起伏當中的微小震盪,其他對於 Clubhouse 有著更大影響的要素,在這次並沒有機會相互聚攏形成迴路。如同你在整張系統圖可見,我們以 bottom-up 的方式蒐集到了 30+ 要素,在我們有限的時間及知識下,大多數的要素是零碎、沒有形成迴路的。

但可以明確推測的是:對話的減少,使得 Clubhouse 和其他平台的差異弱化,若人們只是想要聽少數幾個人的對話,可剪輯的 Podcast、功能靈活豐富的線上視訊會議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對於內容產製者來說,可能也更好把控內容的品質。若未來有機會可以進一步了解活躍發言、開啟房間的使用者的觀點,或許可以對於這方面有更多的認識。

以上是我們所獲得的第一個洞察,在文章的下半部分,我們將分享究竟是哪些要素影響著 Clubhouse 內容的價值。

--

--

Lucy Tan
UX 萬事屋

在新加坡打滾的產品設計師,用寫作來沈澱自己 ♪( ´θ`)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