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甲乙方公司做交互设计有什么不同

Yoh
UX Panda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Sep 19, 2019

前言

相信不少设计师在做职业规划时,一定考虑过是去甲方(in-house)还是乙方(design consultancy)。两边看起来都各有优劣,去设计咨询公司能广泛涉猎各个领域,而去个大互联网公司能深入做几个产品。然而其实两者的不同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在设计方法和流程上也会有所不同。这篇文章记录了在硅谷科技公司的设计师Yoh和在洛杉矶咨询公司的设计师Stella各自的工作内容,希望给做决定的朋友一些启发吧!

阅读本文将收获:

  • 在乙方(设计咨询公司)工作是什么体验
  • 在甲方公司工作是什么体验
  • 两者工作上有什么主要的差别

阅读时间:

全文10 mins;赶时间的小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个部分“主要差别”来看总结的精华内容哟。

Stella 🗣 → Working at Design Consultancy

我们的工作内容非常取决于在不在项目上,所以我就分开两部分来讲吧。

🚀在项目上

我们公司的项目可以分为三大类:概念创新产品孵化持续改进。简而言之,概念创新是一个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过程;产品孵化是有了这个产品的概念后,把产品从0到1建立起来的过程;持续改进是在产品上线后,进行敏捷开发和改进的过程。

在不同阶段,UX设计师的职责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概念创新阶段(3–4个月),我们将进行用户和市场调研来进行机会的洞察和创新,在不断对产品想法的打磨中,评估产品的用户需求、商业价值和技术难度。

UX设计师的主要价值在于,1)从用户的痛点出发对产品想法进行改进 2)将抽象的概念视觉化、具象化,帮助小组内的概念讨论和保持想法一致。UX设计师会有30%的时间在用户调研,30%参与产品头脑风暴和40%进行设计产出,包括原型设计、用户画像和旅程地图。

产品孵化阶段一般持续时间就比较长了,在六个月到一年不等。项目的成员人数根据项目大小会在15–25个人之间。里面的职能包括UX设计师、产品经理、开发、商业咨询和用户增长经理。这时候UX设计师的职责跟in-house里的设计师比较相像了。在项目一开始,会花1–2个月定义产品,MVP是什么,产品功能的时间线是什么。在把这个项目的每周工作定义好以后,我们会使用敏捷开发流程,两周进行一次迭代。

我大概九点半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首先项目的全组会有一个Stand up meeting。大家汇报一下各自工作的进展。一般每个人的发言在30秒左右,主要是看看有没有什么blockers(阻碍工作按原计划进展的因素)。在简短的全组stand-up之后,一般不同的工作流(e.g.设计、开发、产品)会有各自的小的stand-up,在上面就会比较详细地讲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回顾时间。早上半小时的check-in完了之后,大家各自开始做各自的事情了。一天的工作70%的时间是在做设计,另外30%就是开会了。会议的内容根据项目阶段来说有所不同。例如在前期定feature roadmap的时候,PM会召开全组的大会,集思广益。在之后敏捷开发阶段,会有一些小会来确保每个人对产品的认知是相同的。

在这个阶段,我们平均下班时间在7–8点,但特别忙的时候也会工作到凌晨。不过大家一般都不会呆在办公室里,而是各自回家加班。所以经常收到凌晨甚至一两点同事发来的邮件。

持续改进是产品上线后的下一个阶段。一般来说,咨询公司的项目会在产品上线后就交付给客户的新团队了,很少会经历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就跟in-house设计师的职责基本一样了。在产品上线后,PM会观察线上数据,提出和定义产品需求,设计师将解决方案做出来后,交予开发团队。

🏖不在项目上

因为在项目上的时候加班到很晚是常事,所以不在项目上就是很好的休息时间了。虽然说工作量少了很多,不过并不是无所事事。设计师可能会被拉入项目前期帮助Partner完善项目的商业企划书。或者设计师也被被拉入别的项目进行短期的支援。 对设计师自己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学习和总结的时间。

Yoh 🗣 →Working as an in-house designer

🚀在项目上

我们公司的设计项目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用户增长, 产品设计内部产品支援。简而言之,用户增长主要内容围绕:用户的获取、激活、留存、变现、传播,主要负责在这样一个用户增长的闭环中,通过设计来引导用户行为的转变来达到用户增长的目的。产品设计,顾名思义,是负责不同的产品线的设计。由于我所在公司是一个有多个产品线的平台类手机应用,而每一个产品线有不同的完成用户需求的设计要求。内部产品支援这个听起来有点难理解,如果分成不同的类型的话,就是internal tool, design system等等这类为由员工使用,为整个产品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的一类产品。

不同的团队工作的方式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这是由团队本身的职能还有团队的成员本身的组织能力决定的。我同时在用户增长设计团队和产品团队工作, 还在负责design system,如果横向比较的化,可以大概列举以下不同的工作模式。

用户增长团队的工作模式:

  • 项目性质:主要是设计实验性的项目,简单的说就是A/B Test。
  • 项目周期:一周或者两周完成一个设计。
  • 团队工作模式:根据业务指标(business metrics)提出可能的假设和实验计划,设计师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多为A/B test),程序员开发项目并且发布,等待数据成熟,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期实验结果做比较,进行可能的迭代或者将效果好的项目正式发布。
  • 最终产出:关于用户活跃度指标的提升。

产品团队的工作模式:

  • 项目性质:主要是完成用户需求的项目。
  • 项目周期:取决的项目本身的范围和需要达到的目标,短则一两周的修修补补的小项目,大则需要动用公司大量资源持续一个季度的项目。
  • 团队工作模式:前期可能需要User research提供一些可行的方向,针对一个用户的问题进行设计,需要和产品经理工程师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想法的讨论,确定可行性之后,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计划。其中在开发之前会有很多设计的迭代,之后会发布一个能够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
  • 最终产出:一个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

内部产品支援团队的工作模式:

  • 项目性质:主要是为用户遇到的问题提供支持的项目。
  • 项目周期:取决于项目本身,周期一般较短。
  • 团队工作模式:由于有很多API和第三方平台的内容需要整合,项目本身更多的是在这些API的限定条件下进行可能的迭代。多为产品经理提出需求,设计师完成功能设计的模式。
  • 最终产出:一个能够支持内部员工使用的工具。

细化到每天的工作内容,早晨会从standup开始,同一团队成员之互相沟通昨天完成的工作和今天将要做的工作,剩下的时间根据不同的项目会有不同的时间安排。如果有很多策略方面需要讨论的话。有时候沟通的时间能够占到70%,只有很少的时间可以做实际的工作,这种时候如果有硬性的截止日期,就需要加班完成工作。同时每周有定期的设计互评,向其他设计师寻求意见和建议,保证自己做设计的时候不是闭门造车。每隔两周也会有跟CEO的设计展示和讨论,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会选择一个近期的项目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设计展示,CEO不光给具体项目提供策略上的参考,同时也会提出一些UX/UI方面的意见。

🏖不在项目上的

  • 找人donut chat, 也许这是一个我们公司的传统?slackbot 会匹配一些其他部门的人安排聊天。由于不同的人平时很难有机会交流,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公司正在发生什么的状况的方法。
  • All hands meeting(全员大会). Leadership team和员工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员工进行展示的平台。
  • 公司团建活动,设计团队团建活动,比如调酒比赛,黑客马拉松。
  • 面试别人,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评价设计师能力的技能还有很多面试策略。
  • 参加UX conference,了解业界最新的动向,向业界牛人学习新知。

❗️主要区别

大家经过上文已经对甲乙方公司设计工作有个大致的了解了,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些key difference,方便没有时间的朋友直接跳到这个部分来阅读。

  1. 改进产品 vs 从0到1建立产品

在甲方公司(in-house designer),一般都是优化现有产品;而乙方则是从0到1设计产品。

这个区别导致了在甲方公司的设计师会对某个交互点思考非常深入,因为有线上数据的验证,最后出来的方案可以说是基于商业目标的“最佳解”了。同时,甲方绝大多数需求只是聚焦于一个点的优化,很难触及到产品的全局。

而乙方公司(design consultancy)做项目时,正好恰恰相反,往往是从一个全局出发,再聚焦在点上。例如,在做一个轮船上的仓储管理系统时,往往设计师会先把所有页面的wireframes画出来,交互流程图也做出来,然后再去细化每个页面上的具体设计。

2. 定量数据 vs 定性数据

在甲方公司,因为是对上线产品的持续改进,所以每次设计后都能看到其对用户数据的改变。而在乙方公司,由于是从0到1设计产品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更依靠定性数据(例如用户访谈、问卷等等)来获得设计反馈。

别小看这个区别,它导致了很多设计流程的不同。例如,在甲方公司,需求的来源通常是产品经理根据线上数据发起的;然而在乙方公司,由于没有数据,所以需求的起源往往是基于用户调研。在甲方,由于一上线就能直观地看到产品数据的改变,所以评价设计的好坏更多是基于其对商业目标的实现。而在乙方,在项目最终完成以前,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凭借对用户的了解和设计理论来评判设计的好坏。

3.术业有专供 vs 什么都做

团队的大小导致了乙方设计师往往成为多面手,而甲方设计师则专精于某个领域。

乙方公司一个项目通常只有1–3个设计师,所以就要求每个设计师都是全能手 — — 既要负责用户调研,又要做交互设计,还要完成视觉设计。有时候为了更好地展示产品给用户和客户,还需要制作产品视频。在各种磨炼下,乙方设计师成为多面手。

甲方的话各个设计师的职责分得比较细:会有专门的交互设计师、用户增长设计、视觉设计等等。因此甲方设计师往往在其领域是绝对的专家。

4.同一个地方 vs 经常出差

另一个在工作上的大区别就是,乙方设计师往往要去各地出差,而甲方设计师的工作地点比较固定。

新手设计师提起出差总觉得很兴奋,能去不同的地方旅游。不过也要提前打个预防针,出差可没有这么多自由的时间,而且有时候出差的地方可能并没有这么的“诱人”。我做过几个oil&gas的项目,出差地点包括韩国某个偏僻小城的钢铁厂,当时面罩和衣服都裹得严严实实的,进入高温的钢铁炼造厂,出来后大汗淋漓头晕目眩,也是一次开眼界然而不想再去第二遍的经历。

相对来说,甲方工作就比较稳定。有固定的工作地点,时间也比较固定,项目的时间规划也比较好。这个就看大家取舍了~

看完全文,相信你对甲乙方公司的交互设计工作有了个大致的理解。不过不同公司之间的设计流程/文化还是有些细微差别。欢迎大家来跟我们探讨一下,你们公司做设计的体验又是如何的?欢迎微信留言哦!

请关注公众号: UX Panda 定期发布在美国的中国设计师的设计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