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後,我如何看待當初就讀台大圖資所的選擇?

經過碩一的第一個學期,有部分生活讓想像成真了,但大部分卻不如我所預期的「以人為中心」

Daniel Lee
UX/UI 新手村
14 min readMar 7, 2019

--

根據 Medium 給我的數據,我文章的原生搜尋流量最多的是來自於 2017 年年底所撰寫的碩士班推甄心得,此篇文似乎對於想申請清大服科的朋友有些幫助,同時也造成我在台大圖資有時會被問到「是不是有寫過那篇心得文」,或者「是不是對 HCI/UX 有興趣」之類的問題。

近來,也越來越多人詢問我在圖資過得如何?圖資在學什麼?覺得圖資好嗎?等等問題,因此決定撰寫此文作一簡單的說明。這篇文比較適合

  1. 非圖資本科的學生與想大概了解圖資在做什麼的任何人
  2. 對圖資與 UX 的關聯有興趣的人

同時本篇文不代表圖資所立場,純粹為我個人的想法,有任何錯誤或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留言討論。

圖書資訊學上課情境

非本科生在圖資所的第一個學期

我大學時讀的是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想當然耳是從未接觸過圖資相關的核心課程,台大圖資所的規定是,非本科生需修畢該所開設給碩博士生的補修課程,才能修讀該所的必修課,而補修課總共有三門:圖書資訊學、參考資源與服務、資訊蒐集與組織,以下將簡單描述這三門課的大概內容。我在這個學期還另外選修了台大商研所的新創事業投資評估,與台科設計所的訊息設計與視覺傳達,但由於希望專注探討圖資,在本篇文並不會多做敘述。

圖書資訊學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其實這門課就是在教身為一個圖資所研究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技能,也用較為全面性概述的方式講解了圖書資訊學所涵蓋的知識領域,學期末的時候需自己找出有興趣的研究議題,利用老師教授的研究技能產出一篇6頁中文的研究計畫書。圖書資訊學是一個研究「人、資訊、環境」的學科,也因此在這門課老師將課程主題分為「Artifacts、Organization、Technology 與 People」(人的思想產物、組織、科技、人)。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8 Fall Syllabus, Credit to 鄭瑋

相較圖書館學,圖書資訊學(LIS)事實上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學科名詞,原本的 Library Science 從 1960 年代末期才開始有系所加上了 Information,一直到了 1990 年代,所有的圖書館學系才都改名成圖書資訊學系。由於此跨領域的特性,在 LIS 領域的期刊中,有很多部分的研究是來自於非圖資系的科系,然而 LIS 除了在期刊中佔有主位以外(Walters, William H., Wilder & Isabelle, 2016),LIS 與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傳播、管理學等相近的學科所關注的問題與定義方式皆不同,理論架構、工具、方法也都不同(Saraservic, 1992; Bawden & David, 2003; Robinson & Lyn, 2003),因此雖然其研究範疇並沒有一個明確定義,但 LIS 毫無疑問是可以稱為一個學科。

參考資源與服務 Reference Services and Resources

Reference Services and Resources 2018 Fall Syllabus, Credit to 羅思嘉

在這門課我們學到了如何提供讀者專業的參考服務,以及如何有效運用各種參考資源,以學習如何發展有效的搜尋策略。然而究竟什麼是參考服務呢?根據 RUSA(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 Association) 的定義:

參考服務包含圖書館員提供的資訊諮詢(Reference Transaction),資訊的創造、管理與評價,以及其他研究工具、資源與服務

然而這是以館方角度思考的說法,以讀者角度而言,我個人喜歡簡化成:

參考服務就是透過規劃,來讓讀者更容易透過圖書館服務取得所需的資訊資源的活動

此時各位讀者可能會冒出一個疑問:「那麼參考服務到底跟圖書館服務差在哪?」根據美國大學與研究型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y,ACRL) 於 2015 年出版的環境掃瞄(Environmental Scan),其內容提及在館藏與採購、研究資料服務、探索服務、圖書館設施、學術傳播,以及圖書館對學生成功影響等各向度的評述,說明了在規劃圖書館服務時所需考量的層面有非常多,然而參考服務則聚焦在遞送給讀者的前線服務

資訊蒐集與組織(停修) Collecting and Organiz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這門課分成了兩個部分:館藏發展(Collection Development)和分類編目(Classification and Cataloguing)。

Collecting and Organiz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2018 Fall Syllabus, Credit to 張郁蔚

館藏發展從圖書館的任務出發:「儲存與傳遞知識」。專注於探討如何讓館藏能夠符合讀者需求,牽涉到選書、買書、館際合作、期刊訂閱、評鑑書籍、淘汰書籍等等。我只上了館藏發展的部分就因為覺得太無聊(和 Loading 太重)退掉了,不過其實之後我還是需要重上一次,因為沒有修過補修課就沒辦法選必修。

因此分類編目的部分我請到班上同學來說明:

「資訊蒐集與組織」這門課更是希望可以為非本科生在第二學期修習必修課「資訊組織研討」做好鋪墊。 「資訊組織」(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是要組織任何資訊記錄或資訊物件,為之替代性地記錄,以利使用者的查詢、辨識、選擇及取用的程序。在獲得了大量館藏之後,如何將其有效的組織起來,並讓使用者可以檢索並獲取,就是下半學期的內容,其實也是「資訊組織研討」整個學期的內容。

「編目」(cataloging)和「資訊組織」基本可以認為是同義,在古早的時候只有紙本書目,編成目錄以利查詢就叫編目。隨著科技發展,館藏形式越來越多,「編目」的字面意思以及無法含括這項工作的全部內容,因此改稱「資訊組織」。傳統的編目分為「記述編目」(descriptive cataloging)與「主題編目」(subject cataloging)兩個部分。「記述編目」指對一件圖書資料作形體上的分析,以描述圖書資料形體上的特點,主要的方式就是照錄書名頁。常見的方法包含英美編目規則(AACR2)、機讀編目格式(MARC21)、中國編目規則、FRBR、RDA。「主題編目」是對一件圖書資料內容的主題加以分析,以決定其標題及分類號;在這塊,老師分別介紹了杜威十進分類法(DDC)、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CC)和中文圖書分類法,並佈置了作業練習。 (圖書資訊學導論 2nd Edition;王美玲,謝寶煖著; 五南,2014)

在上了一部分的課程之後,我開始體悟到一些「怪怪的」地方 —— 雖然說許多圖書館所進行的規劃皆是考量到讀者的「需求」才進行,但同時也混入了圖書館經營者自身的思想與需求,也就是在服務的規劃考量上,事實上是需要考量多方利害關係的。而在我所接觸到的研究中,有些人對於「讀者需求」的定義並不明確,更甚者有時會讓我覺得其實那些只是作者或經營者「自認的讀者需求」,我開始感受到,圖書館並不是那麼的「以人為本」,更精確一點說,是不那麼「以讀者為本」

至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我認為這跟圖書資訊學學術觀點的發展有很大的相關。

使用者中心思想萌芽:圖書資訊學的典範轉移

典藏觀點與服務觀點

在傳統圖書館學的觀點中,圖書館是用以「收藏與保存人類思想產物,並提供相關服務」的地方,是為典藏觀點。此時 Web 技術剛開始盛行,雖然圖書館可能建立了網站入口,但是在資源上仍強調擁有權(Ownership)的概念(Bhattacharya, 2016),大部分都是實體資源,作業上以人力為主,讀者必須到館接受服務,且資源多以採購方式獲取(陳雪華,2008)。

一直到 Web 2.0 的時代,開始強調分享、參與和雙向互動以累積使用者經驗,進而影響了 Library 2.0,形成了所謂的服務觀點,圖書資訊學才開始更加重視使用者中心的概念。至此,上述的人力作業進步成人機協作,到館服務加上了網路服務,實體資源也加上了電子資源,除了採購,也開始有了自製資源(陳雪華,2008)。

因此,要講圖書資訊學如何開始思考使用者中心、人機互動相關的連結,應該要注意圖書資訊學中的典範轉移如何產生。細究 Library 1.0 如何轉移至 Library 2.0,再由 Library 2.0 邁入現今正在成形的 Library 3.0,事實上都是受到 Web 技術發展的影響。

由 Web 技術發展驅動的圖書館服務

網路技術的發展已來到 Web 3.0,開始注重個人化行動網路和使用者的行為與其投入,資訊的變化也因此更加動態(Kwanya, Stilwell & Underwood, 2013)。

Web 1.0、2.0、3.0 之比較 (Bhattacharya, 2016)

因此 Library 3.0 相較 Library 2.0 較為注重資訊的「量」,更注重資訊的「質」,個人化的部分體現於搜尋時除了辨識關鍵字更能進行語義分析,除此之外,也提供個人化的圖書館環境、更開放、可及(accessible)的網站。

Lib 2.0 與 3.0 之比較 (Kwanya, Stilwell & Underwood, 2013)

圖書館服務的未來

由於觀察到上述變化的模式,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大膽預言,Web 4.0 的發展將造成圖書資訊學的下一波典範轉移,形成 Library 4.0。簡單來說,Web 3.0 強調的是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與物聯網/普適運算(IoT/Ubitiqous Computing),而 Web 4.0 正是由已經紅起來一陣子的人工智慧(Artificail Intelligence) 與大數據(Big Data) 所驅動;基於此發展,已經有部分學者開始提出 Library 4.0 需注意的發展方向(豆洪青 & 劉柏嵩,2017),其中一個重要概念,是如何從專注於圖書館服務,轉移至不同領域的空間進行生態系的整合,並且更強調 O2O(Offline to Online);由於場域與活動的複雜性大幅提升,參與進生態系的顧客族群也越來越多樣化,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支援更廣泛的讀者旅程成為了必然。舉例來說,發展創客空間、商業場域等等,在服務提供的範疇上已經超越過去於「思想產物」的專注,而是更加強調塑造與持續發展「當地社群的生活型態」,並且都已經有研究支持這些發展方向的可行性。國外也有許多圖書館進行服務創新的案例,可以看出其中的趨勢是規劃圖書館服務的從業人員們,正在重新思考圖書館角色與空間的意義

很可惜的是,服務設計與創新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在 LIS 領域並不是顯學,目前僅有「Journal of Library User Experience」這個一年一期的期刊專注於探討使用者中心設計觀點的圖書資訊學。在這個期刊內,跟服務設計相關的議題,主要都還停留在討論設計思維應用於圖書館的行政或改善流程當中的價值,並提供了許多案例,然而這些案例同時也顯示了改善的起點多數是 Top-Down 的外部導入而非 Bottom-Up 的草根 UX/SD,顯示了要塑造讓圖書館職員都具備以人為本觀點的文化,並藉以驅動整體圖書館服務的創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裡沒有理想的使用者中心設計,卻有提早看見現實的機會

在進來圖資系之前,我的確對圖書館的運營與管理非常不熟悉,認為圖書館把精力都專注於提供好的服務給讀者,然而在館藏發展讀到的每篇論文,都會點出好的館藏發展策略能讓圖書館在申請經費時取得更大的優勢,同時顯示了圖書館在運營管理上的問題的現實面:沒錢。

也就是說,事實上在 LIS 的領域要發展服務,必須同時考量圖書館的運營層面,更像是現實生活在職場上的工作,讓商業目標與使用者目標契合,並且以可行的科技落地。在 LIS 領域知識的發展脈絡下,典藏觀點的部分論述角度仍然留存於現今,更加重了圖書館優先以館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的可能性和疑慮,所以要在這裡建立理想中讀者是第一優先的體制或服務規劃,短期內似乎機會渺茫,也不一定是 LIS 認為該塑造的文化。

就我的個人觀察,圖資是真的非常跨領域的一門學科,但同時也都是從圖書館學向外延伸。圖資的基礎訓練事實上很像社會科學院,需要閱讀大量的文本,寫許多頁的報告,強調二手資料蒐集的方法與過程,並且如果在課程產出中有訪談或田野等親自蒐集的一手資料,往往會受到讚賞與重視。有一個有趣的觀察,是我在博士與碩士生的共同研究室裡,發現每個人的桌上一定都有一本社會學研究方法,不然就是質性研究方法書籍,顯示了社會科學對於 LIS 知識領域發展的影響頗深。而由於需要管理圖書館這個龐大的組織,管理學等知識開始引入圖書館學領域,又由於為了持續提供良好且符合讀者需求的服務,開始運用資訊科學領域的知識;設計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於 LIS 的範疇中發揮影響,期望在未來能看到人們藉此為每個圖書館打造創新的生態體驗。

我知道有許多剛接觸 UX 或者設計科系背景的同學對著使用者導向創新設計有著某種憧憬,例如用戶最大,產品服務做得好,市場自然有人用或會被接受等等想法,而不希望在設計的過程中摻入太多商業化的思維;然而現實中除非自己負責成敗,要不考量商業層面的問題實在是有些不切實際,因此如果能接受台大圖資非常非常非常傳統的圖書館學訓練,並努力看成是在嘗試達到商業、人、科技的三者平衡,或許大家會喜歡上圖資系,並從中獲得許多受用的知識。

--

--

Daniel Lee
UX/UI 新手村

Global Growth Product Manager @ Jodoo | UX/UI 新手村村長,清大服科所。最新文章:https://daniellee.work/